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別小看我! 希望 自信 生命力!

2012年最後一集,NGO觀點製作單位特別把今年「發現NGO」專題,集結成特輯。其中有跨越世代的交流、服務家鄉的熱情、突破身心障礙的勇氣,還有重建自我價值的努力,每一個故事都蘊含著希望、自信及生命力。

跳舞,可以融合老少,也可以世代傳承。台灣有248萬老人,80%健康無失能,透過代間融合的概念,活化長者的活動力,也能減少未來長照的負擔。「活力跳跳堂」是青春少女與資深熟女同台尬舞,精彩的表演熱力四射。

台東都蘭的小花老師,看到部落內長期有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學業中輟等問題,十年前就構思以「KASUY」(薪火)為名組成薪傳舞團,教孩子們阿美族歌舞蹈,既傳承了傳統文化,也建立孩子們的自信心,教他們看重自己與自己的文化。

音樂是全人類共通的語言,一個音樂指揮家,遇見一群慢飛天使,他用音符敲開他們的心扉,也喚起自己的童心,共同譜出一段美妙的音樂奇緣。

身心障礙者,只要有人耐心教導,就可以學會按摩技巧,去幫助需要長照的人,進行肢體復健。他們不是社會的負擔,他們用一己之力去回饋社會。

離鄉來台的婦女,需要各界的鼓勵與協助。一碗越南海鮮麵、一個越南小吃舖,吃到的是滿滿的愛,還有對弱勢婦女的關心,及對社會公益的支持。

顱顏小孩們藉由溯溪活動挑戰體能極限,他們相互打氣、一起往前進。透過闖關設計,讓他們從中建立自信;在互助之中,蘊孕出團結助人及自我挑戰的精神。

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些充滿希望、自信、生命力的小故事。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心靈海嘯來襲!鬱卒台灣 解藥何在?



首播 12月20日(四) 晚20:00
重播 12月23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精神健康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 楊聰財
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 胡海國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李怡青
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 孫友聯

頭痛、睡不好、心情低落,許多上班族都有這樣的現象,長期下來不只工作效率下降,心靈健康也在逐漸惡化。最近有一項針對國人精神健康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景氣低迷、社會局勢不安,國人精神健康狀況驟降,如同遭受「心靈海嘯」襲捲!有將近300萬人欠缺「心理韌性」,遇到困頓不容易重新振作,其中有95萬人在心理韌性上非常脆弱,如果環境動盪再加劇,這些人會是精神崩潰的高危險群!

台灣人到底有多鬱卒?在這失落年代,不景氣、加薪無望,竟意外造就「療癒商機」,像是吃了會讓心情變好的巧克力,今年銷售額首度突破50億元;藥妝通路也發現,助人舒眠的保健食品比去年成長七倍,今年就賣了50萬顆。根據中研院所做的社會趨勢研究,這二十年來,罹患焦慮症與憂鬱症人數倍增,幾乎每四個台灣人中,就有一個患有焦慮、憂鬱症狀。同期失業率和離婚率幾乎增加兩倍,自殺率增加一倍多。誰剝奪了台灣人的幸福?摧殘台灣人的身心健康?這全都是『經濟』惹的禍?

心靈海嘯襲捲台灣社會,能笑、能動、能睡,就能扺抗心靈海嘯?媒體報憂不報喜,社會充滿負面訊息,人人身陷其中。今年選出的年度代表字「憂」,恰恰反映這種集體心理狀況。究竟每個人該如找到情緒的出口、增進自己的心理韌性呢?

海嘯通常來得又快又急,而且造成毀滅性破壞,人人都得安頓身心避免被吞噬。精神健康基金會以每年12月的第三個星期六,做為「台灣精神健康日」,呼籲民眾每年自我檢測精神是否健康,必要時得主動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

展望2013年,新年新希望,但元旦起除了勞保、公保費率雙漲,二代健保也即將上路,人民的負擔越來越重,景氣在短期內還看不到翻轉,民眾該如何面對?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一起找回幸福、健康與快樂!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薪情差!稅不公!人權治國淪口號?



首播 12月13日(四) 晚20:00
重播 12月16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中華人權協會人權指標委員會委員 劉佩怡
稅改聯盟召集人 王榮璋
自主工聯執行長 朱維立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惠林

馬英九總統自從2008年競選總統以來,便強調以「人權治國」為目標。2009年立法確認,讓國際人權兩公約具有國內法效力,施行迄今已近三年。今年4月20日,總統府更公布首份「國家人權報告」。但是,中華人權協會公布2012年台灣人權指標調查結果,卻顯示台灣人權整體評價退步,只有三成八民眾對台灣人權持正面評價。和去年比較,去年還有五成九的民眾正面肯定人權表現,今年卻驟降兩成!為何政府的努力,得不到民眾認同?我們該如何解讀這現象?

仔細分析人權指標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認為退步最多的是「經濟人權」,持負面評價的民眾高達76%!其次是「勞動人權」,負面評價的民眾高達56.51%,第三是司法人權,負面評價 的比例有53.53%。民眾對政府的產業政策、對弱勢勞工的社會保障評價為何最差?這是受全球不景氣國內經濟低迷導致?還是政府賦稅體制和產經政策不當?過去十年來台灣GDP持續成長,但民眾薪資卻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十四年。為何經濟碩果普羅大眾享受不到?卻見企業財團愈來愈壯大?起薪越來越低,物價越來越高,台灣勞工薪資及工作機會等等問題,政府為何拿不出對策?又該如何提升勞動人權?

退休軍公教人員年終慰問金案,研考會民調都顯示,有將近六成民眾「支持停發」、六成多民眾「不支持續發」,結果政府還在舉棋不定歹戲拖棚。行政院說未來可能會把將景氣指標,納入退休軍公教人員年終慰問金制度化方案中,但是對基本工資調漲卻拍板定案小漲一個茶葉蛋的錢,這樣符合公平正義嗎?

「相對剝奪感」造成台灣社會不同群體之間的緊張關係,租稅改革能達到什麼效果?馬英九總統勝選時承諾,未來將更重視分配正義、縮短貧富差距,究竟該從何下手?何時才能看到?

人權不應淪為口號!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一起來檢視『人權治國』!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勇報愛滋‧擁抱愛之 幸福無懼!



首播 12月6日(四) 晚20:00
重播 12月9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愛慈基金會董事長 張麗淑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林宜慧
陽明大學愛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主任 陳宜民
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行政中心主任 莊苹
愛之希望協會秘書長 柯乃熒

愛滋感染者馬修(化名)和他的母親,去年曾經一同拍攝紀錄片《愛的希望‧愛的福阿》,呼籲感染者定期服藥治療。但是在媒體曝光之後,一年多來面臨龐大的社會壓力。馬修表示,同事剛得知自己受感染時,原本親近的講話距離逐漸拉開到1.5倍手臂之外;原本肩併肩吃飯也變成對桌聚餐。

台灣在1984年出現首位感染愛滋病毒的外籍患者;1986年出現第一位台灣本土病例。這29年來,台灣在公衛宣導、疾病防治、大眾教育等各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大多數的人為何對愛滋病還是有莫名恐懼?

愛滋病毒和B型肝炎病毒,都是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染,愛滋感染者服用抗病毒藥物之後,抽血檢驗便測不出病毒。愛滋病毒投後控制良好、不會發病,就像控制慢性病一樣,然而還是有不少人對愛滋病聞之色變。根據一項調查發現,有超過八成的愛滋感染者,願意告訴親友病情。但是在表白之後,有兩成七會被親友排斥或排擠;更有三成三遭到惡意攻訐!因此,有超過一成的愛滋感染者,寧可選擇誰都不說。每個人都有心事,都需要有可以傾訴與寄託的對象,這些被排擠的愛滋感染者該何去何從?

根據統計,國內感染愛滋的人數累計有2萬4千多人,其中發病的有9千多人,最後死亡的有3700人。在新增感染者中,以20到29歲年齡層最多,佔了四成。愛滋病友為何會朝年輕化趨勢發展?政府和民間該怎樣來因應?防治工作又該如何加把勁?

疾管局統計,從1997年提供愛滋感染者免費的「雞尾酒療法」以來,發病者死亡率已從40%下降到4%。愛滋感染者必須終身治療、定期追蹤。根據疾管局估算,每新增一名感染者,以治療40年來計算,得花上千萬元的醫藥成本,如何才能達到「零新增患者、零愛滋死亡」的目標呢?

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愛之無懼‧無懼愛滋!我們一起來學習了解、接納與尊重。

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台東愛馨會館 一碗麵愛的力量




台東的愛馨會館中午提供配料豐富的越南海鮮麵,讓客人吃得津津有味,這碗麵不但營養美味,還帶著弱勢婦女追求自立自強的故事。

離鄉來台的弱勢婦女,很需要各界的關心,一碗越南海鮮麵,一個越南小吃舖,吃到的是滿滿的愛,還有對弱勢婦女的關心,及對社會公益的支持。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打是情?罵是愛? 鴛冤相暴何時了!


首播 11月29日(四) 晚20:00
重播 12月2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 姚淑文
台灣防暴聯盟榮譽理事長 周清玉
勵馨基金會性別平等委員會總召 郭育吟

民國82年,台灣社會發生鄧如雯殺夫案,鄧如雯未成年時,遭到性侵懷孕,在當時社會氣氛下,不得不下嫁給對方。婚後面對的卻是長達六年的家暴,父母、姐妹、兒子全都活在丈夫的暴力陰影下,她最後實在忍無可忍,殺死了丈夫!

在審判過程中,婦女團體一路聲援,最後鄧如雯被判刑三年,服刑一年半後假釋出獄。這個個案也促成了民國八十七年,<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立法通過,台灣也成為亞洲第一個有民法保護令制度的地方。

六年前,擁有碩士學歷的大陸配偶趙岩冰,因為不堪大她廿三歲的丈夫長期施暴,她殺夫後自首,被判刑一年六月定讞,成為首件符合「正當防衛」而減刑的家暴殺夫案,她在入獄服刑三百七十九天後獲准假釋,但隨即遭到驅逐出境。她來台十年,心酸血淚的滄桑路不堪回首。

台灣社會接連發生多起重大家暴刑事案,撼動社會人心!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8月家暴通報案件超過七萬件,其中以婚姻、離婚暴力最多,被害人也以女性居多。家庭暴力防治法自民國87年公布施行至今已有十四年之久,為何家暴事件仍舊頻傳?

傳統男尊女卑的性別角色觀念,以及「家醜不外揚」、「清官難斷家務事」等文化迷思,導致被施暴的婦女寧願隱忍也不求援?台灣家庭暴力案件的加害人以男性為主,佔所有案件數的八成多,加害人年齡層集中在30至50歲,且男性加害人有年輕化的趨勢,這又是怎麼回事?

1999年開始,聯合國把每年11月25日訂為「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2006年台灣也向聯合國申請,成為全球第184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的地區。六年了,台灣為這個目標做了哪些努力?還有哪些不足之處?

誰說打是情、罵是愛,千萬別讓親密關係變致命危機!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終止婦女受暴,就從你我開始做起!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民意大講堂(三十六):從新娘到老娘 自他鄉到故鄉


主講人:
南洋台灣姊妹會副理事長 洪滿枝
南洋台灣姊妹會執行秘書 邱雅青
南洋姊妹劇團執行秘書 李佩香
南洋姊妹劇團團長 洪金枝

與談人:
南洋台灣姊妹會名譽監事 黃淑女
南洋台灣姊妹會名譽理事 鄭如棻

南洋台灣姊妹會成立於二○○三年底,姊妹會透過各種管道和方法,讓新移民姊妹突破現實限制,在台灣發光發熱,並致力於組織培力、社會教育、法令政策倡議等三大重點工作。

姊妹會一路走來,從「外籍新娘」變成「老娘」,以投身修法倡議、劇團巡演、東南亞多元文化推廣、培力新移民等各項工作,讓台灣從「他鄉」漸漸變成「故鄉」,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這群台灣的新夥伴!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民意大講堂(三十五):宜蘭小田田 青年進鄉種田計畫




主講人:
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 林樂昕
小田田農夫 吳佳玲
小田田農夫 毛祥年


有機種植、無毒農業是一個辛苦的過程。不景氣、年輕人求職無門,一股青年回鄉種田的熱潮開始發酵。

他們放棄上班族、讀書人的角色,轉而「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當「小田田」農夫,實踐無毒農業、多樣性栽植的理念,追求生態平衡,愛土地愛地球,我們來聽聽他們經營開心農場,一起招募股東(穀東)的故事。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音樂!創意!鐵花村好有fu



台東好山好水,擁有豐富的原住民文化元素,藝術發展的空間很大,需要一個好場地來展演。

三年前,台灣好基金會與交通部觀光局合作,向鐵路局承租鐵花路旁的舊宿舍,把五百坪大小的空間重新設計,轉變成結合音樂表演,及創意市集的聚點。

「鐵花村」活化了老建物空間,也帶給遊客不同的感受。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長照悲歌:我好累!孝子 孝女也失控?!



首播 11月22日(四) 晚20:00
重播 11月25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婦女新知政策部主任 覃玉蓉
署立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 沈政男
家庭照顧者總會理事 陳維萍

嘉義江姓男子長期照顧母親身心俱疲,親手勒死母親。宜蘭林姓男子自幼就照顧殘障的弟弟,因得知自己健康亮紅燈,擔心無力再照顧他,而為了避免拖累年邁雙親與妻小,遂以極瑞手法,先槍殺障弟再自刎;台北王老先生長期照顧生病的妻子,最後選擇用螺絲起子釘死妻子;高雄一名媳婦長期照顧癱瘓的婆婆、壓力太大而下手殺害她…凡此種種的家庭悲劇,為何一再重演?還要發生多少長照悲歌,才能讓政府看見家庭照顧者無法承擔的身心壓力?

長期照護病殘家人,是何其艱難的「長期抗戰」,那是財務、體力與心靈的無盡煎熬。家庭照顧者總會估計,家庭照顧者去年從72萬人,增加到90萬人;平均每天照顧生病或失能家人長達14小時,他們放棄工作或正常生活,長期累積下來,八成家庭照顧者精神耗弱。對於這些任勞任怨的家庭照顧者,政府該提出哪些具體支持策略與服務內容?

外籍看護工不是人人請得起,申請居家服務,最高補助每個月只有90小時;喘息服務最高補助每年也只有21天,這樣如何能支撐家庭照護的壓力?家庭悲劇發生時,地方衛生局官員表示,家庭照顧者「若懂得尋求幫助,或許不會走上絕路」然而,政府目前提供的協助,真的能及時又足夠地幫助這些家庭嗎?

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讓愛喘一口氣,別讓人倫悲劇再發生!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上學…難!校園排礙 還我受教權



首播 11月15日(四) 晚20:00
重播 11月18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教育平權遊行」發起人 劉俊麟
全國特教學校家長協會秘書長 林奇玄
全教總特教委員會顧問 謝曼莉
新北市埔墘國小特教老師 林國永

十二年國教即將上路,但對身心障礙學生來說,九年國教都不完善了,根本無法期待新的改革。為爭取平等受教權,上千名身心障礙學生以及家屬,上周六高舉抗議布條,頂著艷陽走上街頭,一路從台北市西門町走到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他們沿途高喊「教育平權,基本人權!」、「只有障礙的學習環境,沒有障礙的學生!」。

障礙生在就學上究竟有多困難,超出你我想像!以身障生為例,沒有人力協助換教室、沒有無障礙廁所,在校時只好憋尿或不敢喝水,甚至包尿布上學;再看聽障生,老師不懂手語,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權利。從教育硬體到軟體處處不足,教育部該如何排除障礙?教育資源要怎樣分配才符合正義?

特教生的各別差異大,在教學上無法像普通生一樣,用相同的教材與評量標準。根據特殊教育法規定,學校必須針對特教生提出個別教育計劃(IEP),用適性教育保障身心障礙學生的受教權,但是很多學校根本沒有能力、預算設置資源教室、延聘專業人員進入教育現場,去落實每個孩子的IEP,難道法律形同虛設?還是教育體制內的資源不夠?

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要討論如何排除障礙的學習環境,還給身心障礙學生公平而完整的受教權!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醫療大崩壞!誰來救人命?



首播 11月8日(四) 晚20:00
重播 11月11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醫改會董事長 劉梅君
醫勞盟發起人 陳家如
台灣女人連線創會理事長 黃淑英
萬芳醫院心臟外科主任 李紹榕

一生中,誰都不免看病求醫,但卻常常發生掛了號,還要等上好幾個小時才看到診,甚至生重病排不到病床只能在急診室走廊等待,家屬焦急的找人關說喬床位…,在台灣看病也要拉關係、找特權已屬常態?一堆就醫怪亂象,重創醫護人員形象。

另一方面,醫護人員上班壓力大,沒時間吃飯、喝水、上廁所,竟然連生病權利都沒有,只能吊點滴硬撐。實習醫生每周工時112小時,住院醫師120小時,超時過勞竟是常態!當醫護人員身心俱疲,就如同疲勞駕駛,病人的就醫品質誰來顧?醫護過勞造成的醫療疏失,又是誰之過?

今年六月,法官李英豪因為膽囊息肉手術,控告台大醫師胡瑞恆,以及歷年為他健檢的四名醫師,病人告醫師的案例時有所聞,醫病關係也因此更加緊張,有醫師統計資料,台灣醫師揹負刑責的機率,是日本的七倍。病人被救活後反過來要砍你、灑冥紙、甚至要告你,這是怎樣的悲哀?台灣醫病關係為何這麼差?問題究竟出在哪?

根據醫改會統計顯示,近11年來累計共接獲近4000件醫療糾紛申訴,推估年約1萬8000名受害者求助無門。發生醫療糾紛,民眾有四分之一遇過申請病歷有困難,而且六成民眾認為拿到的病歷資料不全或是可能被改過。病人認為醫醫相護,該相信誰能公正判定是非?

醫病關係惡化、醫療環境崩壞,愈辛苦的科別,醫生被告風險也愈高,沒人敢治重症病,病人只能自求多福?醫師曾是人人稱羨、地位崇高的職業,如今竟淪落到人人避之惟恐不及,未來怎麼辦?

司法程序煩瑣、漫長,光是醫療鑑定就六至九個月,甚至一年,這對家屬所造成的傷痛是無法撫平的;另一方面,也會影響醫師執行醫療行為的心情,一旦走到這一步就已經讓醫病雙輸!究竟該如何兼顧醫病雙方權益?建構一個病人安全體系,減少醫療疏失,並且給醫療人員一個安心工作的環境?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醫療大崩壞!誰來救人命?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惡火奪命! 醫療照護安全抓漏



首播 11月1日(四) 晚20:00
重播 11月4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醫改會董事長 劉梅君
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理事長 郭外天
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系助理教授 曾偉文

九九重陽節,署立新營醫院北門分院,卻發生了醫療史上最嚴重的醫院大火意外,雖然緊急疏散一百多位住院療養老人,但仍有十三名住院的老人,因為睡夢中逃生不及,被濃煙嗆死。這次傷亡為何如此慘重?原本想讓家裡年邁的爸爸媽媽,在醫院安養中心受到專業照護,卻不幸葬身火窟。安養院竟然難安養!

台灣大小醫院失火,近20年已有22人死亡,為何我們就是學不會教訓?究竟還隱藏什麼樣的隱憂?內政部今年抽查全國118家醫院消防與營建管理,每一項目都合格的僅佔25%,其他75%的醫院至少有一項不合格。就連署立醫院合格率都只有17%,照護場所安全漏洞有多大?就算合法的醫療機構也不見得安全?

目前護理機構設置標準,每15床要有一名護理人員、每5床應有一名照顧服務員,護理之家患者多達69名,應該要有五名護士,十三名看護才符合標準,然而當天晚上醫院卻只有兩名護士以及兩名不具備照顧服務員資格的外勞,北門分院的護理之家未依照人力配置規定,是導致這次傷亡如此嚴重的原因嗎?還是這現象早已普遍見怪不怪,只是沒出事而已?

上個月才通過火災演練的北門分院,在火場勘驗時被發現,當時一、二樓的逃生門上鎖,會讓救援的被救的全都往大門擠,加上天井裝設的採光罩,讓濃煙無法散去,這才造成十三個人被嗆死。平日演練為何無法發揮效果?難道評鑑的標準根本禁不起考驗?

衛生署長表示,將在兩個月內與消防署討論,醫療院所和養護機構應如何提升消防設備,並且檢討三班護理人力配置,這樣做就真能讓悲劇不再重演嗎?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惡火奪命!醫療照護安全抓漏。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障礙青年技能養成計畫 幫助他們自立更生

圖說:藝人黃子佼提供村上隆畫作義賣,瑪利亞基金會畫家紹安則回贈親筆畫作表達謝意,他並向媒體展示其作品集(攝影/陳佳鑫 )。

陳佳鑫/台北報導

多重障礙的紹安只能透過簡單手勢表達需求,較缺乏專注力,為了讓他能夠更有定性開始學畫,雖然過程艱鉅。透過母親與老師溝通想法,並且在輔具「型版」幫助作畫下,學畫四年來,他已經可以連續作畫廿分鐘,而且在瑪利亞基金會支持下,與恩師蔡啟海舉辦師生聯展。

瑪利亞基金會表示,一開始,家人為了讓紹安能夠學習更有定性及專注力,讓他學習畫畫,因為他有語言障礙及肢體障礙,老師運用特殊輔具,透過裝著輔具「型版」的畫筆,幫助他拿穩畫筆學習作畫。他的學畫過程艱辛,像畫一個線條,就得先貼膠帶,讓紹安塗上顏色,畫一個圓圈,就得使用瓶蓋幫忙。

紹安剛開始畫畫時,注意力難以專注,一分鐘都坐不住,但是四年下來,已經可以連續作畫廿分鐘。他的畫作以大筆揮灑,堆疊出大面積的色塊,抒發內心情感,以點觸的繪畫手法表達人生,每一幅都充滿生命力。透過豐富的色澤,紹安對周圍的人事物,散發出極大的熱情。

在美術老師蔡啟海及瑪利亞的支持下,紹安今年五月,在鹿港藝文中心舉辦師生聯展,成為「瑪利亞身障畫家」,至今創作約廿五幅畫。

三年前,紹安進入瑪利亞基金會愛心家園,加入生活支持服務中心資源回收組,去年二月轉至技能養成中心園藝組,從事園藝植栽、香草茶製作,與包裝、果醋製作與包裝,並學習有機肥料堆肥,透過多樣性的工作訓練,不但獲得工作獎金,也讓他世界更加豐富。

適udn買東西購物中心(http://shopping.udn.com/mall/Cc1a00.do)在今年三月,推出「藝人獻愛心‧關懷弱勢情」公益活動,於該網站中進行「名人公益競標」,邀集多位名人慷慨捐出手繪商品或私人收藏品進行公益競標,將競標款項全數捐給合作的社會福利基金會,瑪利亞基金會正是其中一個受贈單位。

其中,藝人黃子佼割愛畫家村上隆為賑災慈善所畫作品義賣,由台北張先生以11萬7千元高價標下。黃子佼表示,他當初以一萬五千元購得,「當時因愛心而買,今也因愛心捐出,等於買愛心再捐出,讓它更給力」。紹安則回贈親筆畫作表達謝意。

瑪利亞基金會指出,烘焙工場與瑪利MAMA手作麵包庇護商店,是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在工作訓練與生產麵包上最重要的器具,但是設備多是善心人士捐贈的二手機具,至今都是十多年的老舊機具。

瑪利亞基金會強調,此筆款項將全數用於「障礙青年技能養成計畫」,並且經由募集經費,添購烘焙工場的硬體設備,協助障礙青年學習自力更生的技能,讓障礙青年從「被服務者」,成為具有「服務他人」的能力,希望各界慷慨相助。瑪利亞基金會電話04-2371-6701。

udn買東西購物中心總經理孫志華表示,該站至今已推出共17個檔期,競標總額累計近120萬元,競標款項全數捐給合作的社會福利基金會,未來也會持續推出更多元的公益活動,用愛關懷社會每一個角落。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勞保 不保?!弱勢勞工鳴不平



首播 10月25日(四) 晚20:00
重播 10月28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孫友聯
稅改聯盟召集人 王榮璋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 辛炳隆

根據勞委會精算報告,影響全國945萬勞工的勞保基金將在15年後破產,50歲以下勞工終生窮忙只盼可以安養晚年,到頭來一場空?過去申請勞保老年給付案件平均每天1500件,到最近單日最高2400件,增幅六成,雖然行政院長陳冲、勞委會主委潘世偉雙雙掛保證,絕不會讓勞保倒,為何還是無法安民眾惶恐不安的心?

許多軍公教人員在工作崗位一待就是幾十年,不跳槽,也沒有換跑道,為的就是熬到退休,享受優沃的退休金;以一個月薪五萬三千塊的公務人員來算,如果工作30年,退休後所得替代率將高達九成,不用工作,每月還能領到五萬塊。但一般勞工就沒這麼幸福,所得替代率不到五成,只能領到二萬五千多元,還得擔心無薪假、裁員,現在還怕勞保破產,老來生活不保,聽到公務員這樣的好福利,怎麼不會生氣?

此外,多達49萬的退休軍公教人員,竟然還有年終慰問金可領,也引發喧然大波。公務人員待遇成為眾矢之的,這是誰的錯?

台灣6月底65歲以上人口255.5萬,老化指數達74,相較開發中國家老年人口6%、老化指21數的水準高出許多,老化是勞保基金破產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勢在必行?在民眾餘命延長下,1990年代歐洲國家也曾面臨相同的社會保險問題,有何值得借鏡與參考的地方? 同樣為社會國家貢獻付出,軍公教勞要怎樣均富而非均貧?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勞保不保?!弱勢勞工鳴不平。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羅慧夫溯溪 顱顏小孩跨出信任的第一步



羅慧夫基金會舉辦的「青少年極限挑戰」,讓顱顏小孩們藉由溯溪活動,來挑戰極限,因為先天外觀上的不同,部分學員會有自信心不足、退縮的情況,透過設計的挑戰性闖關活動,鼓勵小朋友在活動中建立自信。

一路走來,學員們關關難過、關關過,彼此的手越握越緊,感情越來越好大家得同心協力,勇敢面對困難。大自然是生命教室,利用溯溪的課程,讓孩子們在互助中,蘊釀出團結助人及自我挑戰的精神。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長照長不了?!老化台灣的噩夢




首播 10月18日(四) 晚20:00
重播 10月21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居服聯盟副理事長 林金立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陳正芬
弘道基金會新北服務處主任 陳奐宇

老年人口持續增加,長期照護預算卻年年入不敷出。中央政府連續四年短編居家服務預算,明年度預算概編十六億,缺口高達四億。長照才剛要起步,服務就面臨斷炊危機,老人及失能者怎麼辦?

社福團體估算,如果以100年度居家服務不足預算3億3千多萬來計算,平均每服務一個個案,居服單位必須幫政府代墊9952元,以144個長照單位來算,平均每個單位得代墊229多萬,服務越多的單位負擔越重。長照十年步履蹣跚,預算老是短少怎麼辦?如何解決?怎樣的預算才合理?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需要長期照顧的人達到47.5萬,其中近20萬都是請外籍看護工照護。台灣長照系統只能靠外勞撐起一片天?政府十年長照計畫訓練出來7萬多名本地照護員,只有6千人投入社區照護工作,成效為何如此不彰?勞委會打算開放鐘點外籍看護工,目前估算一小時收費約240元,但台灣居服員時薪只有150元,而且十幾年來都沒調過,為什麼台灣的照護人力如此廉價?

全國各地居家服務組織的財務已瀕臨瓦解,倘若撐不下去,如何實踐老有所養的理想?未來的長照體系又該如何建構?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長照長不了?台灣真的老不起?!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2012青春棒棒堂 大學校園樂齡築夢計畫熱血開跑

圖說:聯合勸莫大學校園樂齡築夢計畫,邀請人氣合唱團「宇宙人樂團」擔任築夢大使,活動正式開跑(主辦單位提供)。

陳佳鑫/台北報導

18歲與68歲的組合,創造出夢想的無限可能!由聯合勸募協會主辦的「2012青春棒棒堂 萬泰銀行/聯合勸募 大學校園樂齡築夢計畫」活動正式開跑。聯合勸募表示,活動總獎金額高達32萬元,歡迎全國大專院校學生組團報名,至明年1月8日止,企劃執行為爺奶完成夢想的創意提案,入圍實現並獲得首獎者,可獲得獎金6萬元。

聯合勸募表示,晉級決選的八組入圍者,每組可獲1.5萬元築夢基金,入圍者於明年寒假期間,須將企劃案」付諸實行,於明年3月公布名次。相關訊息可上活動網站http://www.unitedway.org.tw/cosmosbank.youngatheart/,或聯合勸募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UWTaiwan。

記者會上,人氣合唱團「宇宙人樂團」擔任築夢大使,與紀錄片《農情搖滾-爺奶總動員》牛仔爺爺合體演出,示範跨世代共同築夢的各式樣貌。行政院青輔會第三處處長楊敏玲、聯合勸募常務監事陳永清、萬泰銀行董事長盧正昕,皆到場加油打氣。

築夢大使「宇宙人樂團」與紀錄片主角牛仔爺爺蕭昌衡聯合演出,雙方精采的電音版「熱情的沙漠」,獲得全場觀眾掌聲叫好。

樂團成員還分享與阿公阿嬤互動的溫馨故事。主唱「小玉」呼籲年輕人不要忘了家人永遠是支持自己,最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他鼓勵所有大學生,不要害羞要勇敢表達自己的情感,時常傾聽及關心週遭的長輩及家人。

Bass手「方Q」說,小時候和阿公的感情很好,由於平常工作忙碌,長大後與阿公的相處漸漸變少,透過這次拍攝宣傳短片,很開心能與阿公一起唱歌、打太極、說故事,重溫童年時期的祖孫情。

贊助單位萬泰銀行董事長盧正昕表示,將繼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投入公益活動。他也勉勵大學生無論做這任何事,都應該「積極參與、全力投入」,這次希望藉由大學生的創意、行動力、執行力,與阿公阿嬤合作築夢,激盪出創新的火花。

除了活動開跑外,主辦單位特別邀請知名作家王文華展開校園名人講座,將台灣大學開始啟動、巡迴至中興大學、成功大學。王文華將藉由自身陪伴父親的經驗,分享從親情接受者,轉變成付出者的心得,激發青年學子行動力及創意。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關心外勞 了解他們離鄉背井的苦

圖說:跪謝父母恩!與會泰籍勞工的子女見到日夜思念的父母,立即跪哭於父母跟前,感謝父母恩情(主辦單位提供)。

陳佳鑫/台北報導

對著媽媽說聲「我愛您!」,外藉看護工「金粉」的女兒紀拉潘拉著媽媽的手,說自己永遠以媽媽為榮。她承諾畢業後會認真工作,把媽媽接回泰國,讓她不用在異鄉打拼,真摯的話語,讓聽聞者無不濕了眼眶。

外籍勞工的議題,常常在公共議題中遭到忽略,NGO觀點製作團隊日前得知導演李靖惠花費13年時間,製作拍攝「麵包情人honey and money」紀錄片,紀錄5名在養老院外籍看護的故事。片中反應出她們在近十年的工作歲月中,得面對思念親人、至親辭世、丈夫外遇等苦難,卻因綁約、人在異鄉,眼淚只能往肚裡吞。

NGO觀點製作團隊長期關注弱勢團體的相關議題,9月間,特別以「麵包情人」電影為主軸,以移工為主題,探討移工不得不離開親人,離鄉背井來台賺麵包的情況,中央廣播電台這次舉辦第三屆「泰國優秀勞工子女來臺省親見面會」,也特別邀請NGO觀點製作單位一起關心此議題。

這次見面會,共有12名泰藉勞工及從泰國來的子女在台相聚,子女一見到日夜想念的父母,立刻哭跪在父母跟前,彼此緊緊相擁,溫馨感人。活動現場由名廚黃寶元師傅,指導父母們煮牛肉麵等台灣小吃,彌補他們來台後,沒能煮飯給子女吃的缺憾。

44歲的金粉,來台服務9年,她勤學國語及國字,今年還獲得北市外籍勞工詩文比賽散文組第二名,她分享以涼拌青木瓜,與雇主建立深厚情誼的感人故事。

金粉說,女兒已經念到大二,但她3年才與女兒見一次面。金粉娓娓道來,自己很想念女兒時,都靠打電話聯絡感情,並叮囑她照顧身體及注意課業,心常常是掛念著女兒的。

女兒紀拉潘拉聽聞,拉著媽媽的手,說永遠以媽媽為榮,並承諾畢業後會認真工作,把媽媽接回國孝敬,不用在異鄉打拼,讓金粉聽得非常感動。

此外,男性看護工「阿明」,平日細心照護88歲中風阿公,雇主全家也都出席表達支持;另一名泰籍勞工宋沙,則常常幫忙清除社區水溝及整理環境,贏得社區住戶的信任與接納。

央廣董事長張榮恭表示,央廣連續七年舉辦泰國、印尼、越南勞工家屬的省親活動,希望讓外籍朋友感受台灣對於外籍勞工的溫暖,也有助於提升台灣的國際形象。

與會的泰國駐華副代表古素瑪則表示,自己也是隻身來臺工作,相當能體會在台工作的辛苦,期勉泰勞子女們要以父母為榜樣。

另外,泰國國營電視台第七頻道、溫馨家庭雜誌等4名記者,也來台隨行採訪,將省親活動完整紀錄,傳達台灣關懷外勞的正面形象。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女孩人權是普世價值!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說台灣需要女孩日,可能會有人覺得無聊甚至生氣,認為這又是女權人士在亂搞。但是, 為什麼聯合國今年(2012),回應了加拿大plan組織的提議,正式宣布10 月11 日為全球第一屆「國際女孩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Child),並發表聲明,要求各國培力與投資女孩呢?

聯合國期待,各國正視女孩所面對的困境、倡議了女孩人權,通過「女孩日」,開始每年為此舉辦活動。聯合國的聲明說,培力與投資女孩是促進經濟成長,實踐消除貧窮之千年發展目標。同時,聯合國認為,讓女孩實際參與影響自身的決策,是打破暴力循環,促進、保護女孩充分享受其人權的關鍵所在。

其實,勵馨在台灣早在聯合國之先,2000年發表了台灣少女人權紅皮書,並發起、舉辦了十屆的台灣女兒節,以台灣女兒獎徵選、女孩工作日、女兒學習之旅、魔法少女電力營、女兒成年禮、女兒論壇,及倡議我們要女兒節等系列活動,為台灣女兒人權扎根與發聲。

雖然,勵馨基金會長期為女孩人權倡議、耕耘,就如加拿大的Plan 組織的努力,然而,Plan 成功要求聯合國正視全球女孩權益,訂定國際女孩日,反觀台灣,仍在倡議的拉鋸戰中,不為國家所正視。就從檢視台灣少女人權現況開始¬¬¬___。

一、人格權: 長期以來,台灣少女就在貶抑中長大,包括從胎兒時期可能就被性別篩選掉,無從呱呱落地到人間。我們從衛生署統計的出生男女性別比例1.079:1 ,顯然失衡,甚至最後一胎男女性別比例為1.134:1 ,更可清楚證明,女孩的人格權早在胎兒時期就抹煞了。

二、媒體權: 台灣商業化的媒體利用少女形象,做為商品附加價值的包裝。大量報導檳榔西施、酒店公關等電視節目;利用少女身體販賣產品的各種廣告。社會大眾在長期負面灌輸下,看到的不是有感覺、有情緒、有思想的「人」,而是一個個帶著性暗示、任憑品評選擇的「物體」。此種將少女物化、貶抑的價值觀傳輸,形塑了少女本身自我形象的認知,及他人對待少女的態度與方式,在在充斥著父權意識,嚴重損傷台灣少女的基本人權,更遑論少女的媒體權。

三、健康權: 少女成長階段,不斷被潛移默化為性別弱勢者,進入青春期後,開始對自我能力失去信心,認為自身充滿缺陷,自尊心嚴重受損。許多少女為了迎合男性的對「美麗」又不合理的標準,對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節食瘦身、整型商業花招,可以義無反顧的勇往直前,導致許多少女飲食失調,如厭食、暴飲暴食、整型成癮等自殘現象。另外,根據政府統計資料,2011 年新生兒有2847 位是15-19 歲青少女所生,還有更多的少女非法墮胎黑數不為人知,其衍生的健康問題令人擔憂。

四、人身安全權: 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統計,近三年的性侵害被害人的性別統計88%為女性,約有2 萬女性受害;而其中18 歲以下少女又佔61%,這包括網友性侵、亂倫、約會強暴等面向,在在顯示少女是性侵害案件中最多的高危險群,另外,每年破獲進入性交易的少女案件約有400-500 件,少女人身安全權面臨最大挑戰。

五、教育權: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少女接受教育比例與男性相比已無差異。然而,我們要關注的是,在現今的教育體制下,看似平等受教的統計資料中,還有多少藏在少女每天學習的細節裡,潛移默化的把社會傳統價值觀、父權意識,無形的綁在女孩身上呢?

以上檢視,可以發現台灣少女自小就在各種透過家庭生活、教育體系、社會的貶抑暗示中長大,無法被平等、認真的對待,導致台灣少女的各種負面自我形象不斷茁壯,相關少女的援交、性騷擾、性侵害、青少女懷孕、厭食症、整型成癮等問題也就層出不窮。

勵馨認為,政府應領先站出來,制定政策,透過各種方式充權、培力、投資台灣少女,讓台灣的少女認知社會環境對她們的壓迫,並擁有足夠的力量,勇敢的站出來爭取屬於少女的權利。

今年是台灣女兒節舉辦第10 年,適逢聯合國大會於2012 年3 月30 日大會決議通過自2012 年起,每年的10 月11 日為「國際女孩日」,勵馨認為這是「少女人權為普世價值」的概念,得到世界性認可的證明,欣喜之餘,也希望台灣在人權維護上能夠在更進一步,趕上國際步伐,制訂台灣女孩日。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女孩們,請為自己喝采吧!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即便國家無感,很小氣,不給台灣女孩日, 沒關係,女孩,你仍可以為自己喝采。

聯合國宣布今年十月十一日,為第一屆國際女孩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Child),並發表聲明,要求各國政府回應制訂,戮力培力與投資女孩。

聯合國期待,各國應通過「女孩日」,開始每年為此舉辦活動。聯合國的聲明說,培力與投資女孩是促進經濟成長,實踐消除貧窮之千年發展目標;讓女孩實際參與影響自身的決策,是打破暴力循環,促進、保護女孩人權的關鍵所在。

很遺憾的是,台灣政府不僅慢半拍,在勵馨與女孩多方奔走請願之後,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仍然裁示暫緩制訂,理由一大推,包括,男孩是否也要制定?訂了紀念日恐怕商業化,台灣女孩很好啊要紀念甚麼?___,叫人啼笑皆非。

勵馨基金會已舉辦十年的台灣女兒節,今年更進一步分享經驗,發起『亞洲女孩日』,總共結合亞洲十五個國家,80幾個組織,號召十萬位女孩,戴起台灣花布條,一起舉辦慶祝『亞洲女孩日』。同時,這些女孩也一起倡議發聲,各自要求自己的國家制訂女孩日,以回應聯合國。

這些行動完全來自民間力量,台灣政府錯失此先機,領先亞洲制定台灣女孩日,讓人不勝唏噓。其實,國家制訂女孩日比民間自己慶祝更重要,因為,這代表國家的宣示,也可檢視國家有否決心投資女孩、培育女孩的一個指標。

雖然,勵馨基金會長期為女孩人權倡議、耕耘,但台灣女孩的人權,仍需努力。

檢視台灣女孩的人格權、媒體權、健康權、人身安全權、教育權,可以發現,台灣少女長期在貶抑暗示中長大。

打從胎兒時期女孩就可能被性別篩選掉,無從呱呱落地到人間;商業化的媒體,形塑了少女負面自我形象,嚴重損傷台灣少女的自尊心。許多少女為了迎合媒體、男性錯誤的審美觀,竟義無反顧接受千奇百怪的節食瘦身、整型等。還有更多的少女非法墮胎,黑數不為人知,其衍生的健康問題令人擔憂,少女人身安全面臨最大挑戰。

這些損傷,最大原因就是,台灣少女自小在家庭、學校、社會體系的貶抑暗示中長大,無法被平等、認真地對待,導致台灣少女的各種負面自我形象不斷茁壯,相關少女的援交、性騷擾、性侵害、青少女懷孕、厭食症、整型成癮等問題也就層出不窮。

台灣需要女孩日,需要國家的決心,認真善待女孩、啟動女孩力量,缺一不可。

女兒們,即便國家無感,很小氣,不給台灣女孩日,沒關係,妳們仍可以為自己喝采。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努力,在第一屆國際女孩日的今天,請你們大聲宣示,就是要活得精彩,有朝一日,由你們自己來制定台灣女孩日。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從韓國看台灣! 弱勢蝸牛的幸福居



首播 10月11日(四) 晚20:00
重播 10月14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 陳美鈴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呂秉怡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南區督導 張盟宜
台少盟秘書長 葉大華

為了照顧弱勢族群,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投入上億元,預計在台南市大林國宅推出獨棟的社會住宅,共計三十六戶,這將創下台灣非營利組織興辦社會住宅首例。理想狀況下,社會住宅應該要由政府撥地出錢,再交給NGO團體籌畫、營運及管理。由NGO團體負起主導地位,找建商興建,可以避免建商從中獲利。如今,台灣出現NGO團體直接興辦的例子,突顯出台灣社會住宅政策,出了什麼問題?

今年三月,內政部統計處公布「社會住宅需求調查」,弱勢家庭的社會住宅需求量接近33萬戶,約占全台灣住宅存量的4%,但弱勢者想在一般社區找到安身之處很難。社會住宅存有「窮人集中地」的標籤化問題,韓國政府卻扭轉了外界對社會住宅的刻板印象,他們怎麼辦到的?參考韓國經驗,台灣要如何一步一步落實興辦社會住宅的腳步?未來是以「獨棟」興建為主?還是朝「混居」來規劃?

韓國開始興辦公共租賃住宅時,都市化已經達到成熟期,在都市中很難找到適合土地,他們當時又怎麼做?參考韓國經驗,台灣政府該如何運用手上的國有地?韓國公共住宅租金繳法很多種,包括:全押租、部分押租+月租、月租,而且會根據家庭收入,支付不同金額。同一種房子,不同家庭付費不同,這樣做有何好處?這種以家庭負擔能力訂定租金的做法,台灣做得到嗎?

此外,韓國公宅的房子空間小,但是室內空間規劃卻很用心,能讓小空間五臟俱全,台灣政府如何學到其中的精髓,學習到他們對入住者的尊重與體貼?再看韓國的社區,每10萬人就設一個「福祉中心」,反觀台灣社區,弱勢家庭需要什麼樣的福利服務?有可能引進「韓國模式」嗎?

「居住」是人民安身立命的基本權益,韓國公共租賃住宅,能提供相當比例給弱勢者居住,台灣何時才能實踐居住正義?!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從韓國看台灣!弱勢蝸牛的幸福居。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用行動與感豐 幫助越南貧童上學去


陳佳鑫/台北報導

台幣100元能做甚麼?物價高漲的今天,台幣100元還不夠一位男性上班族飽餐一頓,但是在越南中部,卻能幫助5位貧困的孩童,讓他們能穿一雙合腳的拖鞋上學去。

今年暑假,至善基金會人員與朝陽、育達及大同三所大學的國際志工團,到越南中部進行服務,讓服務志工實際體會當地情況,再把實況帶回台灣分享,呼請台灣社會大眾,關心當地因為貧窮,導致學童被迫放棄受教權受損的情況。

基金會強調,越南中部是越南最貧窮的地區,家境貧窮、生活家計都是問題,大多數小學生多是穿著拖鞋,要擁有一雙球鞋很難,想上學更難。

大同大學志工隊員黃以剛回憶,服務期間,親眼目睹一名小學生,因為掉了一隻已經不合腳的拖鞋,不敢回家,急著哭了起來,情景讓他久久無法忘懷,他麻煩翻譯帶那位孩子,到學校鄰近的街上買一雙新拖鞋,價值越盾12000盾,換算不到台幣20元。

黃以剛感慨,「在台灣,哪個小孩會因為少了一隻鞋而不敢回家,還只是隻拖鞋」。

基金會邀請越南貧童助學計畫長期認養人「粉紅豬.鍾欣凌」及大同大學等三校國際志工團等,共同發起「越南貧童助學三部曲」義賣活動,呼籲社會大眾集結愛心,幫助越南貧童。

基金會表示,1998年開始,至善推動在越南的服務,逐步從廣治、順化、廣平,再擴展到第四個省分何靜省,去年,何靜省發生有史以來最大的水災,使數千個家庭陷入更嚴重的困境,至今仍有不少家庭繳不起學費,孩童無法上學。

基金會強調,「越南貧童助學三部曲」,讓民眾可依照個人經濟能力,分別透過三種方式,幫助越南貧童一圓上學夢,首部曲「百元捐,幫助越南貧童穿鞋上學去」,只要捐出100元,就能幫助5位越南貧童買新鞋上學去。

二部曲為「289元圓夢咖啡福袋義賣」,福袋內容包括道地越南咖啡2包(每包250公克)、可口或OREO系列餅乾2包、至善行事日誌一本,前一百名民眾,還會加送一包越南點心芝麻餅一包;三部曲則為「每月600元,讓越南貧童教育不中斷」。

基金會指出,即日起只要上飛翔駱駝網路商城(http://www.aircamel.com.tw/star/121008_zhishan/index.php?&wa=ix03),或到至善基金會官網、臉書,參加「越南貧童助學三部曲」活動,或致電捐款專線02-2356-0118,用最簡單的方式,幫助越南孩子們一圓上學夢。此外,朝陽、育達及大同三所大學的志工團學生,也將透過學校校慶活動,加入義賣助學的行列。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刺蝟的溫柔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有人說記者就像刺蝟一樣,教人不舒服,但是我看到了劉峻谷記者的溫柔。一位專業的司法記者,看盡人生百態,除了罪與罰之外,在情、理、法之間顯出省思之後的溫柔。

記者在衝鋒陷陣當中,獨家成為藥癮,又如何清醒的看到其間的倫理與溫柔呢?劉峻谷篇篇精彩的採訪故事中,如此的覺察力,讓我敬佩。

他反省自己的採訪倫理,在反問獨家新聞背後,他找到了不是獨家新聞,也可以是好新聞的領悟;在自以為匿名報導之後,他體察原來新聞不是只有「真實」和「匿名」就夠了,他說,我缺的,只是「同理心」三字而已。

一般的平民百姓走進司法冷衙門,在司法找正義,其結局是否盡如人意?在證人那篇,透過劉峻谷的筆,我們看到了結局回到原點,當事人都是輸家,不勝唏噓。但他也細膩的寫出了幾位好法官的溫柔,不畏麻煩的挺身為受刑人特教努力過程,還有為『艱苦人』憐憫之下的調解努力,原來司法仍有溫柔。

有人說,商業媒體難找真相,僵化司法難求正義,但我們在劉峻谷的溫柔裏,看到了希望。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二十年的智慧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感佩關懷生命協會在釋昭慧法師的帶領之下,發揮最大影響力。

他不只關心動物權,更關心人權,從保護動物到反賭、同志人權__,教人欽佩。這些議題很難也很尖銳,但關懷生命協會20年間,很智慧地在做社會倡議,我們看到協會基本立場是很堅定、很激進的,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面非常溫和,非常的有智慧。

尤其在反賭議題,關懷生命協會踏實而認真的論述,進而結合有志一同的非政府組織,一步一腳印的串連,勵馨、公視在這當中被感動,我相信這個議題已經不是利益團體可以隨便操弄的,要說,好樣的關懷生命協會。

真心祝福關懷生命協會,希望大家也能夠共同支持,讓他們走得更遠更久,也讓動物權、人權落實在每一個台灣人的心中。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上帝恩典在伊甸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從我跨入社福領域,伊甸一直是我學習的典範,伊甸走過三十年,這可真不容易。

從創辦人劉俠的夢想,成立了基金會,到今天有上千位工作同仁,這是上帝的神蹟與恩典。

伊甸本著雙福,福利、福音,從無障礙空間的倡議、立法,到庇護工廠設立,深化全台服務據點,甚至協助許多台灣許多NGO組織創設,如殘障聯盟、陽光基金會、布農文教基金會___,還創設、協助許多國際組織,一路走來,發揚福音,更造福無數身障朋友。

最近看到伊甸在台南創設無障礙社會住宅,領先政府,更是佩服。

NGO有夢想、有行動力,我想伊甸就像台灣的領航者,不忘初衷,是我最大的期許。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推薦蔡依秦影色往來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翻開蔡依秦的影像心情筆記,很訝異一位業餘的影像工作者,可以如此輕鬆的玩影像、寫心情,解構不同的意境,帶我們進入另一想像世界。

我相信每位閱讀者,會因時間、心情、空間之轉換,而有不同的想像與解讀,它很值得一再翻閱,細細品味。蔡依秦解構後的影像與文字,給我們豐富的心靈饗宴。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從韓國看台灣!幸福家園夢可期?


首播 10月4日(四) 晚20:00
重播 10月7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台大城鄉所所長 黃麗玲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 彭揚凱
立法委員陳節如辦公室主任 孫一信
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 劉恩英

一個月前浮洲合宜住宅才公佈抽籤結果,中籤率僅一成六,被形容是「樂透宅」。但是卻有四分之一中籤的人,因為繳不起簽約金而棄購;而去年台北市才推出的大龍峒公營住宅,如今也傳出疑似因租金過高而住不滿。台灣社會住宅政策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去年底才三讀通過的「住宅法」,能為目前居高不下的房價,實現什麼樣的居住正義?

社會住宅的議題從去年延燒到現在,今年九月公視「NGO觀點」採訪團隊,特地跟隨社會住宅聯盟前往韓國首爾,為觀眾帶回他山之石的經驗。韓國的月亮村位於緩坡上,坐落著密密麻麻的板房,這種違建住宅曾是韓國貧民窟的寫照。然而透過都市更新方式,違建社區得到翻身機會,韓國政府又是如何透過規劃設計與興建的品質,減低公共住宅被污名化的問題?

牛眠洞國民賃貸住宅,周遭交通十分便利,屬於大規模開發的公共住宅,它是一個租售混合區,位於韓國房價最貴的江南區內,相當於台灣的信義區。公共住宅能讓一般民眾也有權住進都會菁華區,享有便利生活。反觀台灣為何只能建在郊外?差別在於政府的思維與作為?

目前在韓國,居住在公共租賃住宅的家戶比例約為4.3%。韓國政府已經宣示要在2018年將供給提高至12%。韓國經驗能給台灣政府什麼樣的啟示?台灣社會住宅只有少少的6397戶,比例僅占全國住宅存量0.08%,不但落後韓國,也落後他鄰近國家。像是新加坡的社會住宅比率近9%,高房價的香港竟有29%!再和先進國家相比,英國20%、荷蘭34%,整體歐盟平均也有14%。政府口說「居住」是人民安身立命的基本權益,但這些數字顯現台灣的現狀距離理想實在太遙遠。政府現在應該先衝量,還是先求質?量與質要如何取得平衡?

相較於歐洲先進國家,韓國進行公共租賃住宅政策起步較晚,但是成果斐然,高房價惹民怨的台灣如何急起直追,保障人民的居住權利呢?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讓我們一起從韓國看台灣!幸福家園夢可期?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別小看我~脫離保護傘!



上班、下班,對一般人來說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但是對身心障礙孩子來說卻不簡單,凡事習慣依賴的他們,要學習獨立生活,不僅家長認為這怎麼可能,連他們自己也不相信。 走出保護傘,可以看到傘外頭的天地。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麵包情人 女性移工生命故事



首播 9月27日(四) 晚20:00
重播 9月30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麵包情人〉導演 李靖惠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陳正芬
社運工作者 顧玉玲

1992年開始,政府開放引進外籍幫傭,由於最初來台的都是菲律賓女性,「瑪莉亞」就變成菲傭的代名詞,沒有人在意她們的心情與壓力。隨著台灣社會人口老化,台灣從東南亞引進更多女性看護工,「她們」的面貌愈來愈多樣,個別的生命故事也慢慢被看到、被理解。

李靖惠導演花了十三年,紀錄五位在養老院工作的外籍看護,把她們真實的生命故事拍成紀錄片「麵包情人」。安養院的老人和外籍看護都很想家,在照顧與被照顧的互動中,更是真情流露對家人的愛與思念。

「麵包情人」片中五位「菲媽」大多擁有大學學歷,她們為何願意離開摯愛親人遠赴異鄉逐夢?在這段近十年的工作歲月裡,面對親人離世、丈夫外遇、思念親人等種種苦難,但因為「綁約」只能將眼淚往肚裡吞,在這塊土地上繼續工作,而往往當約滿回家時,早已物是人非。為了情人離鄉背井來賺麵包,這樣的犧牲值得嗎?

台灣開放外勞至今已20餘年,外籍勞工人數突破44萬,創下歷史新高,但是產業結構出現變化,產業外勞不再一枝獨秀,社福外勞人數增加到20萬。

根據勞委會〈100年外勞調查〉顯示,七成八的雇主「沒有規定」外籍看護工每日工作時間,但平均工作時數大約13.3小時。「例假日放假」的雇主只占6.19%,完全不放假的雇主高達43.0%!

雖然高達九成八雇主表示會發給加班費,但外籍家庭看護工二十四小時待命,沒有喘息時間,幾乎淪為家奴。「我要休假」是她們最卑微的訴求!

台灣有250萬名老人,但老化速度快得嚇人,十三年內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到時每五人中就有一老人。但是長照服務法、家事服務法不足以因應社會變化,難道台灣只能繼續壓榨這些全年無休、廉價勞力的外籍看護工?

就如李靖惠導演所言,這是一部關於家、夢想與愛的紀錄片,在思念之城,開啟一扇窗、搭建一座橋,傳遞愛與公義!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讓我們一起去看這些女性移工的生命故事!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心路25周年公益演唱會 請社會大眾支持

圖說:心路基金會成立25周年,將在北高舉辦公益演唱會,請社會大眾支持(圖/心路基金會提供)。

陳佳鑫/台北報導

今年,心路基金會成立滿25周年,為了感謝社會大眾的愛心支持,特別規劃「那些年 我們的好天天」公益演唱會,心路青年志工隊、心路媽媽合唱團和高雄心路樂團等,都會上台演出,把微笑與希望的生活態度傳遞出去,請社會大眾購票支持,鼓勵這些小天使。

心路樂團原本只是心路學苑的一堂音樂課程,受到學員歡迎,四年前正式成立為20多人編制的樂團。樂團秉持一貫精神,只要是對音樂有興趣的智青,無論障礙程度,都可報名參加,指導老師會依據學員特性和需要,讓他在樂團中發揮能力,享受音樂的樂趣。

學員們每週兩天緊鑼密鼓練習,想把最美妙的音符,送給演唱會現場觀眾。像多重障礙的小雪,在樂團擔任鐵琴手,雖然因為腦性麻痺導致右手張力不足,只能靠左手敲打鐵琴,但她的音樂敏感度與節奏感佳,演奏準確度高,在樂團中有極佳表現。

小雪媽媽相當支持她投入音樂的領域,更是她練習和表演時的頭號粉絲,鼓勵小雪在樂團敲打中自得其樂,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

阿嘉是樂團唯一的爵士鼓手,去年在媽媽鼓勵下報名加入樂團,展現他在音樂上的極佳節奏感。

阿嘉很容易就抓住樂曲中的鼓點,只要志工協助編好簡單旋律的鼓譜,阿嘉聽個一、兩次,就能記住開始打擊。樂團成立第三年,因為阿嘉的加入,讓樂曲的演出更生動、更有力量。

節目內容由多次獲得金曲獎肯定的李欣芸音樂工作室,及專業合唱指揮家于善敏共同企劃製作。除了心路樂團等社團精采演出外,還邀請到知名歌手擔任嘉賓,10月12日台北場嘉賓為黃韻玲、徐佳瑩及盧廣仲,11月11日高雄場有萬芳、林凡及王識賢。心路基金會官網:http://web.syinlu.org.tw/。

演出時間: 10/12 台北場 晚間7:30~9:30 (台北中油大樓國光廳) 11/11 高雄場 睌間7:00~9:00 (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購票專線 : 台北(02)2592-9778*205林小姐 或 高雄(07)3219911鄭小姐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第19屆女性影展 10月12日六十部影片精采上演

圖說:第十九屆女性影展主題命名為「敬!拾玖精神(Fearless 19)」,期待喚起影迷的青春記憶。(圖/女性影像學會提供)。

陳佳鑫/台北報導

由女性影像學會主辦的2012女性影展,邁入第19年,將在11月12日至21日,於台北新光影城放映近六十部精彩好片。本次影展主題命名為「敬!拾玖精神(Fearless 19)」,盼喚起人們19歲時的青春記憶。

主辦單位表示,本屆影展邀請女歌手蕭亞軒擔任大使,因為她靠著自己的雙手,打造出一片天空,且她亮麗舞動的青春形象,與無畏無懼的拾玖精神不謀而合。

本屆的六大單元中,國際單元為「啓動正義」、「酷性大發」、「慾/望查某人」、「看!我的青春異想」、「蝶變漫舞-茱莉蝶兒全才創作之路」,國內單元有「寶島女力—台灣票選獎」,探索藝術美學、性別認同、女性情慾與夢想等議題。

焦點影人專題的主角,是美藉法裔女導演茱莉蝶兒,她以與男影星伊森霍克主演的《愛在黎明破曉時》及《愛在日落巴黎時》電影聞名,身兼演員、導演、編劇及歌手身分,是全才發展的女藝人。本屆播放她的三部自編自導作品,包括開幕片《那一年的夏日午後》,及《女伯爵》與《巴黎二日情》。

本屆女性影展還以團體名義,連署支持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發起的「多元成家,我支持」活動。本屆影展並有多部影片,討論多元家庭樣貌,表達一路以來,對此議題的支持與認同。如台灣女導演陳易君拍攝的紀錄片《我的懷孕夢》,直接由女同志伴侶對家的想像出發,「兩個女生想要懷孕生子,到底會面臨什麼困難?」。

《露露與我(The Lulu Sessions)》則紀錄一段癌症病人罹病、治療到死亡的過程,露露當年受中研院之邀,來台設立研究中心,露露是導演Casper最好的朋友,因緣際會下成為室友,多年後成為戀人卻又分手。

本片紀錄兩人的愛情、友情,及露露罹病、治療到死亡的過程,深入呈現癌症病人與照顧病患者的內心思維與掙扎,及如何面對死亡這個重要課題,過程中有許多感情、情緒的糾葛,感人至深、引人省思。

另一部辛辣劇情片《拉媽上錯床(Mommy is Coming)》,挑戰傳統倫理思維,劇情安排讓一對母女在無意間,發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親密行為,劇中更呈現多元的性愛關係,把視野放到情慾議題上。

主辦單位表示,影展超值套票、預售票已正式開賣,並有「嫐.嬲:揭開酷兒的十個面貌」專題講座等,邀請酷兒文學作家紀大偉、導演周美玲等專家,與觀眾進行現場討論,歡迎大家進戲院觀賞精采的六十部影片。資訊詳見女影會網址http://www.wmw.com.tw/。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別小看我~服務我最行!



讓老人個個樂得開懷、讓原本荒蕪人人避而遠之的公園變身蝴蝶新樂園的,不是別人,正是一群身心障礙的孩子。他們純真的笑容與不氣餒的精神都在述說一段段令人感動的故事。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10.1世界人居日

詹淑雲/有話好說NGO觀點記者/文
1985年聯合國訂每年十月第一個星期一為「世界人居日」(World Habitat Day), 強調「住」是基本人權。

去年台灣貧富差距6.17倍,全台入不敷出家庭共159萬戶,每年可支配所得29萬多,消費支出卻高達32萬多,而且是連續五年負儲蓄!台灣貧富差距越拉越大,買不起房屋,望屋興嘆的人也越來越多。根據調查台灣首都的房價所得比15.2倍,相較其他國家,包括首爾、倫敦等高出許多,而台北市房貸佔所得支出率高達40.4%,也比歐美國家的25%高,多數台灣人不是在資本市場中承受高房價的痛苦,就是沒有房子可以居住或居住品質極端惡劣,因此高房價成了台灣民怨之首。

雖然說「居住」是人民安身立命的基本權益,但是在台灣社會住宅只有少少的6397戶,比例僅占全國住宅存量0.08%,相較其他國家,像是新加坡的社會住宅比率近9%、高房價的香港29%、荷蘭達34%、英國達20%,整體歐盟平均達14%,台灣遠遠落後先進國家的標準。

2010年10月 馬英九總統曾公開宣示推動社會住宅政策,2011年底「住宅法」三讀通過,賦予社會住宅之法源基礎,2012年3月內政部統計處公布「社會住宅需求調查」結果,弱勢家庭的社會住宅需求量接近33萬戶,約占全台灣住宅存量的4%。政府要如何一步步啟動社會住宅興辦落實的腳步,努力的空間還很大。
今年九月公視NGO觀點採訪團隊特地跟隨社會住宅聯盟前往韓國首爾,為觀眾帶回第一手資料,以實際案例為例,深入報導韓國政府如何大力推動社會住宅,以及其相關法令、作法、經驗檢討…等。

去年底,韓國首爾市總戶數4,192,752戶,總人口達到10,528,774人,小小首爾面積不到韓國領土的1%,卻大約有1/4的人口住在這裡,比台北市人口密度高出許多。 1980年代晚期,韓國和台灣一樣面臨東亞城市快速都市化,像是都市土地缺乏、房價快速高漲、人民居住負擔重卻又品質不佳…等各種嚴重社會問題,幾乎危及韓國政權。
有鑒於此,韓國政府決定採取公法人為興辦主體,持續積極推動公共租賃住宅政策,從2000到2010年十年間,韓國社會住宅比例從2.5%提高到6.3%,平均每四年蓋二十四萬戶,發展出多元配套的居住協助措施,除此之外,韓國政府更是設定目標,希望在2018年將社會住宅比率提升到住宅總量的12%,韓國政府解決住宅問題的魄力與經驗值得台灣思考。

NGO觀點將連續於10/4和 10/14兩週節目中,從韓國看台灣,深入探討台灣人的居住權利,敬請大家準時收看。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填補記憶缺口 尋回失智者的春天



首播 9月20日(四) 晚20:00
重播 9月23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湯麗玉
長庚醫院失智中心主任 徐文俊
失智症患者家屬 陳淑蘭
失智症患者家屬 張梅君

失智症浪潮來襲!全世界估計有三千六百萬失智患者,平均每四秒鐘增加一名患者;而台灣也躲不過這威脅,隨著老年人口逐漸增加,罹患失智症人數將在2046年突破六十二萬人,比兩年前推估的時間提早十年,顯示台灣失智症問題提前惡化。世界各國平均每二十年失智人口會增加一倍,為何台灣的增幅高達平均值達2.1倍?

究竟什麼是失智症?它和平常的老化、記憶力消退有什麼不同?當老人家出現記憶喪失、情緒焦慮,千萬別輕忽,這有可能是失智症的警訊!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有19萬失智患者,目前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失智症人數大約3.6萬人,這意味著全台灣有15萬失智患者不自覺?該如何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失智症呢?

「一人失智,全家陪病;一人失智、全家失能」,失智症患者和臥床病人不同,有活動力、需要人陪,家屬幾乎得廿四小時無休全程照顧,照顧失智媽媽已有十三年的梅君坦言,心理壓力曾經重到感覺人生走到盡頭,所幸有民間團體提供資源,幫她找回生活自信,也得到機會喘口氣。互助家庭、瑞智學堂是什麼?適合怎樣的患者?目前政府對於失智照顧,提出哪些醫療和照護政策?對於一般家庭來說,這些資源足夠嗎?

活在過去、忘了我是誰,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如何對抗記憶之癌?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填補記憶缺口,尋回失智者的春天!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慈愛智能發展中心募款 呼請大眾及企業支持

圖說:台中市私立慈愛智能發展中心獲得集團捐贈105公斤白米(圖/慈愛智能發展中心提供)。

陳佳鑫/台北報導

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台中市私立慈愛智能發展中心,近日獲得鴻海集團捐贈105公斤白米,該中心表示,除了物資的幫助外,為了更專業的服務人群及服務空間,今年定下一千萬元的募款計劃,希望社會大眾及善心企業能能慷慨解囊,挹注社福資源。

台中市私立慈愛智能發展中心投入身心障礙者的服務工作已經五年,為評鑑優甲等的機構。近日獲得鴻海集團捐贈的當季新鮮稻米。稻米是該集團一千名員工及子女,參加「鴻海我的一畝田」生命教育課程,下田耕種收成的成果,除了讓他們學習「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捐贈社福團體,意義更是不凡。

慈愛智能發展中心強調,五年以來,該中心已幫助三位服務對象回歸家庭,為了更專業的服務人群,需投入更大量的資源,建立專業能力及打造更專業的服務空間,今年已定下一千萬元的募款計畫,希望社會大眾多多支持,並期盼善心企業投入資源,發揮同理心,讓社會變得更美好。中心詢問電話04-22962127,網址http://www.catholic.org.tw/tszai213/。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別小看我~轉動吧!大小齒輪



身心障礙或是弱勢者,就像是一個個有缺口的齒輪,找到了自我的價值,透過彼此的相互幫忙與推動,缺了口的齒輪一樣能轉動。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搶救未來! 青貧惡夢何時醒?



首播 9月13日(四) 晚20:00
重播 9月16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政大金融系兼任教授 殷乃平
台灣勞工陣線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 洪敬舒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 何啟聖

已故歌手張雨生,曾經以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風靡全台,鼓舞了不少年輕人勇敢逐夢。然而隨著愈來愈貴的學費、愈來愈低的起薪,加上愈來愈沉重的生活壓力,年輕人對前途倍感茫然!剛踏出校門的年輕人,平均要25週才能找到工作,不僅是「畢業即失業」,更有甚者身上還揹著幾十萬助學貸款,更是「畢業即負債」。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今年1-7月平均失業率是4.19%,其中20-24歲的失業率是12.48%,比過去十年來平均11.66%還要高;25-29歲的失業率是7.03%,也比過去十年來平均6.63%還要高。原本是就業市場裡最具活力的青年人口,為什麼沒辦法找到工作?從何時開始,青年還沒有開始實踐人生大夢,就得面對失業惡夢和看不到的明天?

有工作的青年日子一樣不好過。根據統計,去年30歲以下年輕人平均年所得為41.6萬元,不如15年前的水準,30至34歲者的平均收入為55.6萬元,更創下17年來新低。三十歲以下的青年就業者,有六成三的平均月薪不到三萬元,使他們變成名副其實的「窮忙族」。

台灣出現青貧族,該歸咎「制度」還是「個人」?青年貧窮的現象,又對台灣帶來有什麼負面影響?政府為了幫助青年就業,祭出一籮筐政策,提供優惠創業貸款,這對改善青年勞動市場有多大助益?

一方面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企業又高喊找不到人才,為何會出現這弔詭現象?青年在未出社會之前該如何培養「就業力」?所謂「就業力」是什麼,青年學子又如何翻身?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搶救未來!青貧惡夢何時醒?

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新頭殼》一個有思考力的獨立媒體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顛覆主流媒體對新聞的界定,獨立媒體《新頭殼》創業資本額僅新台幣2000萬,卻能存活到今天,而且影響力不可小覷。一群新聞傻瓜,靠著堅持理念,走出一條令人驚艷的獨立媒體之路。

他們拒絕現今媒體最大的魔鬼誘惑──置入性行銷,不成為墮落的商業媒體,堅持公民社群共同形塑新聞的多元面貌。董事長蘇正平說,「如果要做那些我們覺得媒體不該做的事,我們又何必出來創業?」。

值此「新頭殼NewsTalk新聞資訊平台」創辦三周年,衷心祝福《新頭殼》生日快樂。雖然有人笑稱新頭殼是笨頭殼,但我要說:「你們這群傻瓜,已經改變了社會!」而且,在閱聽人厭惡主流媒體變成怪獸之際,幸好有你。

新頭殼贏得主流媒體的不只是不做置入式行銷,還有一個挑戰主流媒體的就是,公民記者佈線很廣、社運夥伴的參與,引領議題、製作出不同於主流媒體觀點的好「料」,其實,好的內容輸出,才是新聞業該走的路。

獨立媒體《新頭殼》是台灣民主化後,不容於主流媒體的好記者們所共創的媒體的奇蹟,你們走出的路,有閱聽人滿滿的祝福。

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冰封之下的姊妹花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紀姊,她們終於笑了』,這是在我見到這對姊妹姊妹花五個月後的事情。

記得某一個寒流來襲的早晨,一對清秀的女孩來到辦公室,大的約國一,小的小學四年級。她們因為父親性侵,由社會局社工帶來勵馨的中途之家庇護。

當時我並不知她們的案情,直覺衣著單薄的她們應該會冷,所以趨前問暖,想拿一件外衣給她們,沒想到我碰到大釘子,她們面無表情,似沒聽到有人在與她說話,眼睛空洞無视一物,連正眼都沒瞧我一下,彷彿我並不存在。

我很把好奇的想,難道她們沒有感覺?我都穿了大外套,而她們只有一件短袖的薄襯衫和運動褲,不冷才怪。

事後我才理解,這對被父親亂倫的姊妹,必須把自己冰封起來,不要有任何感覺,才能活得下去,因為她們無法求救,就像沒有嘴巴的孩子,痛到無以自己時,只好冰封自己,隔絕了內外所有的感覺,她們被父親性侵長達四年。

所以,當她們到了中途之家,異常的安靜,常忘了吃飯、洗澡。昏睡狀態約一、二個月過去,姊拿刀割腕,嚇壞了大家,但她說不痛。後來她們半夜惡夢驚醒、尖叫,成為兵家常事,甚至白天莫名其妙的流淚,所有負面的情緒全都湧上來,教人措手不及。

為了防止她們自殺,中途之家的刀子全部被藏起來。白天、晚上不管她們理不理你,都要有人陪著她們,全天候的陪伴、接納,就是要讓她們感到安全,這個安全的通道,就像在冰封中鑿了一個出口,讓她們得以將冰封之下的負面情緒噴湧出來。

其中,途之家的生活輔導員、社工員,承受她們最直接的垃圾與哀嚎,就像媽媽的針線包,默默接招。幸好,她們都很專業,了解這一切只是個過程,當冰釋開始,很多東西會跑出來的,如冷熱、勞動流汗,忌妒、生氣、難過、悲傷___,一一襲來,她們一一接球。

中途之家的媽媽開始擁抱她們僵硬的身體,很奇妙的,她們開始會說話了,即便回應簡單的句子,工作人員都給予最大鼓勵與溫暖。

那天,中途之家的慶生,妹妹也是其中之一生日家族,唱完生日歌、吹蠟燭時,一不小心,有人把蛋糕吹到了壽星的臉上,姐姐看到妹妹臉上的蛋糕,哈哈大笑,全場笑成一團,大家互抹蛋糕,不亦樂乎。

哇,五個月,她們終於笑了,悠悠醒來,好長的冬天。

這之後,姊妹們開始接受心理治療,這猶如扒開傷疤,把化膿的髒東西挖出來清理,很痛的。她們的進步就像蝸牛學步,時進、時退、時停頓。有時還得上法庭,面對爸爸、媽媽,複雜的關係,讓她們自殘。在社工的協助下,法官終於判決爸爸進監牢。她們解脫了,停止了自殘,開始穩定學習。

四年後,她們轉進獨立宿舍,學習半獨立生活。有一天我參加了獨立宿舍的家庭禮拜,她們說了她們的夢想,姐姐夢想成為一家店的主廚,妹妹說她要成為最頂尖的護理人員。其實,她們的功課突飛猛進,讓人刮目相看。

看到姐姐手腕上的割痕印記,我知道這些都已久遠,心中默默的為她們禱告。我相信壓傷的蘆葦,祂必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必不吹息。

現在,她們都已成年、離園,姊姊還通過了乙級廚師執照,自己開了一家餐廳,妹妹考取護理執照,穿起白衣,在醫院服務。

幸福練習:
一、這對姊妹花能夠生命轉彎,是從妹妹的導師心細發現通報後,才被庇護到勵馨來。你也可以這樣幫忙沒有嘴巴孩子。若你發現疑似被親的孩子,請通報113或110。
二、列舉性暴虐事件,為受苦女孩,持續禱告
三、為庇護所安全、團隊、婦女禱告
四、使教會成為能醫治受虐者的地方
五、使各國政府採取行動,遏止性暴力

禱告文:
親愛的父神:
靠著祢聖靈的大能,
我們祈求祢釋放祢的孩子。
求祢釋放他們!
願祢興起更多工人,成為祢的手、腳,
起來拯救這些孩童、婦女。
願公平如大能的河川湧流,
願正義湧流,遍滿這地,
使這邪惡的荒漠成為伊甸園
願一切榮耀都歸給祢。

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別小看我~Green Care魔法農場



飼養蚯蚓取蚓糞當堆肥、在田間揮汗耕作,這裡是花蓮喜樂農園,也是身心障礙孩子的魔法農場。在這裡孩子們種菜、賣菜自食其力;在這裡他們發現自己不再只是被照顧者,原來也有能力去照顧另一個生命,他們健康快樂充滿自信。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司法有正義? 蘇案啟示錄



首播 9月 6日(四) 晚20:00
重播 9月 9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民間司改會執行長 林峯正
蘇建和義務辯護律師 羅秉成
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 何賴傑

汐止吳銘漢夫婦命案,台灣高等法院再更三審八月三十一日宣判,蘇建和、劉秉郞、莊林勳三名被告無罪,同時援引<刑事妥速審判法>第8條規定,檢察官不得再上訴,纏訟21年的案件,到此結束。這個案子歷經三審、再審、非常上訴、再更審的漫長的過程,三名被告在死刑與無罪之間來回多次,也在牢獄裡損耗十多年的青春。

全案有59位法官投入審理,檢察總長提起三次非常上訴、五任法務部長沒有下令執行死刑,這才讓三人得以續命。但全案再審時最大的轉折是發現新事證、刑求取供、被告間自白矛盾、官方鑑識報告被否定、李昌鈺鑑識報告指向一人犯案。

但是吳銘漢的哥哥吳唐接,自始堅信是集體犯案,因此在三人獲判無罪後大喊「人權姦淫司法正義」。控方律師也表示,被告判無罪不表示沒有這些行為,這個判決讓司法成了最大輸家。

許多人心裡留有疑問:如果沒有罪證,何以纏訟21年不早點判決無罪呢?警檢是否從偵查開始就沒有貫徹「無罪推定原則」,導致全民早已產生有罪心證?現在高等法院援引速審法終結蘇案,這樣就能夠讓真相大白嗎?速審法的立法目的是「避免虛秏司法資源」,但會不會傷害被害人的權益,也阻卻還給被告清白的機會?司法追求的程序正義和實質正義可以並存嗎?

台灣社會伴隨這個案子走了21年,世界人權浪潮也助長司法改革的力道,「蘇建和」三個字早已成為台灣人權和司法的重要教案。蘇建和三人盼望「司法有青天,人間沒有冤獄」,當這個案子已結束後,台灣的司法改革下一步又是什麼?

根據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於司法公信力觀感持續不佳,74.6%受訪者對法院法官公平審理案件抱持質疑態度;另外,民眾對檢察官偵辦案件的公正、公平性抱持質疑態度者也有70.9%。在提高台灣司法公信力上,政府和民間還可以做那些努力?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蘇案啟示錄,邀您一起省思司法正義。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別小看我~玩樂趣



一個知名的音樂指揮家,遇見一群連Do Re Me 都不認識的慢飛天使,譜出一段怎樣美妙的音樂奇緣?

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媒體亂世 記者的吶喊



首播 8月30日(四) 晚20:00
重播 9月 2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台灣記者協會會長 陳曉宜
新頭殼董事長 蘇正平
公民記者 李惠仁

為了抗議旺中併購案,以及中國時報對於黃國昌走路工事件不實報導,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將在本周六「九一記者節」當天,聯合媒改社、媒體觀察基金會等團體發起「你好大,我不怕」反媒體壟斷大遊行,並且要求中國時報道歉反省。就在遊行前三天,中國時報承認走路工事件報導有誤,公開對黃國昌表示歉意。這是「要專業、反壟斷」的一線曙光嗎?

旺中寬頻併購中嘉案爭議紛擾多時,NCC為何遲遲無法定奪?旺中併購中嘉有線電視系統,真會變成媒體巨獸嗎?馬總統今年四月發表第一份人權報告書,除了一般人權問題以外,對於媒體經營問題點出「財團以雄厚資金擴大媒體版圖,將導致所有權集中化不良結果」。這樣的書面報告,能否改變台灣媒體經營的發展方向?

解嚴以來,台灣媒體從原本的黨國控制,慢慢落入資本家操控。記者也從力爭「外部新聞自由」,轉而反思「內部新聞自主」。1994年,記者第一次上街頭「為新聞自主而走」,催生了記者專業組織。要求新聞自主的路走了18年,現在記者再次上街頭,進一步要求制定跨媒體壟斷法,同時也呼籲嚴格監督媒體自律機制,以兼顧媒體專業自主與閱聽人視聽權益。

台灣媒體是社會的亂世禍源,還是受害者?2004年9月1111人力銀行對記者工作內容調查顯示,為了追逐收視率及閱讀率,以腥、羶、色新聞居首位高達82.66﹪,商業導向佔69.59﹪居第二,而政治干預佔50﹪居第三。認為自己可以發揮社會監督功能的僅佔4.95﹪,可充分平衡報導的只佔0.9﹪。2011年「世界價值調查」做了48個國家的跨國比較,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對電視的不信任度高達87%!比美國的 75%與日本的 30%都還高。2012年4月台灣趨勢研究所做的「公民心事大調查」,顯示84.6%的民眾認為企業購買影響新聞內容,53.8%民眾不贊成電視台業者購買頻道系統。

究竟是哪些原因壓垮台灣民眾對媒體的信任度?記者作為一個職業與志業,在現今環境下發出怎樣的吶喊?如果從媒體中出走,回歸公民記者身分,能夠發揮多少力量?網路新媒體興起,對於記者固守專業又有什麼助力?九一大遊行蓄勢待發,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見證新聞記者的歷史角色與定位!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權益不保 勞工淚追棺材本



首播 8月23日(四) 晚20:00
重播 8月26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自主工聯執行長 朱維立
華隆工會常務理事 葉紫慶
非典勞工工作坊負責人 林子文

華隆苗栗頭份廠五十多名員工,不甘一生心血化為烏有,徒步一百多公里到總統府陳情,即使汗流浹背、腳長水泡也要捍衛自己權益!華隆員工從六月六日開始罷工,一直到徒步北上、夜宿街頭,這七十多天的行動苦諌,政府看到了嗎?

十年來華隆先是要求員工薪水打七折,接著要求員工放棄原本年資、退休金,轉到紡安上班,這些做為早已違反勞動條件,卻看不到政府更有效的介入!

民營公司惡劣,公營事業也不良。退輔會轄下的榮電公司財務虧損面臨倒閉,員工四個月沒領薪水,多次前往退輔會、行政院與國防部陳情,始終沒有得到肯定答案。現在他們到行政院門前拉布條,站上天橋抬棺抗議,要的只是被積欠的薪水、退休金與資遣費!公營事業公然違法漠視勞工權益,政府又在做什麼?

失業率數字上揚,物價指數上升,經濟成長八度下修,7月分人民痛苦指數會突破6%。加上颱風來襲、農損嚴重,物價持續攀升,可預見的是,今年下半年的痛苦指數還會更高,對失業勞工、低收入戶,更是雪上加霜。

長期以來,勞工一直是弱勢,政府的法律及政策不足,既有違法事實卻放任不管!勞工工資、資遣費、退休金都受勞基法保障,但資方償債順序,永遠最後才輪到勞工!

一再發生罷工事件,並非勞工願意,但是,冤屈不得伸張,又是誰的錯?資方倒閉就落跑,把勞工說丟就丟,誰來看顧把生家性命交給工廠的勞動者?勞工問題若再遭漠視,將成為社會動盪的一大隱憂。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權益不保 勞工淚追棺材本!』從華隆案、榮電案,看台灣勞工困境。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民意大講堂(三十四):雲林虎尾 顧孫護樹的生命力



主講人:
雲林縣家長協會委員 周怡伶

與談人:
虎尾阿嬤 王李笋
雲林縣議員 李建志
虎尾阿嬤顧孫護樹自救會會長 陳源賓
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總幹事 魯紜湘
雲旭樓保存推動聯盟發起人 張妙祝
虎尾阿嬤孫女 王麗萍

雲林虎尾有一座美麗的森林小學「拯民國小」,校園裡的樹林是學生最好的自然教室,但是去年間,「拯民國小」突然被併校,成為大屯國小拯民分校,校產被麥寮高中接收。

雲林縣政府規劃將此地設為麥寮高中的藝術分校,樹林將被移植,家長、老師及地方人士等的擔心,校園生態會因此遭到破壞。

縣政府計畫在此興建校舍,將移除美麗的樹林,並預計在八月動工,引發虎尾當地民眾的質疑,認為在這麼倉卒的狀況下移植老樹,樹木的存活率令人懷疑,還質疑決策過程粗糙,未考慮當地民眾的感受。

當地居民多次與縣府溝通無效,成立自救會,提出保護森林國小的訴求,希望國小受到保護,讓這個綠意盎然的校園,能夠保留下來。此案該如何進行?值得大家共同探討!

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民意大講堂(三十三):向陽的杜鵑-精障者人權紀錄



主講人:
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秘書長 陳萱佳

與談人:
<向陽的杜鵑>主角 小侯
<向陽的杜鵑>主角 小韻

從國人使用全民健保的服務資料顯示,2010年因為罹患各類精神疾病的就醫人數,已經超過151萬餘人,精神疾病與心理健康,已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台灣精神醫療資源,從一片荒蕪到百花齊放的過程中,發生了螢橋國小事件1984年、「龍發堂」事件、精神醫療網的建立、精神醫療機構評鑑的推動、專科醫師制度的興革、《精神衛生法》的制定、1995年全民健保的實施,都是關於精神康復者的重大歷史事件。

康復之友聯盟的<向陽的杜鵑>紀錄片,回顧了精神領域發展歷史,省思台灣社會看待精神障礙者(以下稱精神康復者)的態度如何調整,以及精神康復者如何重回社會,了解更多精神康復者的處境與樣態。

<向陽的杜鵑>一片開頭,即以溫暖的音樂搭配一幅幅精神康復者的畫作,揭開精神疾病這個沈重的話題,片中訪到「以畫療傷」的憂鬱症畫家盛正德,聽他如何將罹患精神疾病的不幸,化作「生命最珍貴的禮物」。

值得讚賞的是,本片中有精神康復者以不掩面的方式,用最真誠的臉孔面對社會大眾,挑戰污名化!他們要以自己生命的不幸,作最公平的見證,將這不幸化作生命最珍貴的禮物!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這個議題!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尋找幸福彩虹!多元家庭破框而出



首播 8月16日(四) 晚20:00
重播 8月19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秘書長 簡至潔
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理事長 許秀雯
同志牧師 曾恕敏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吳紹文

為了一句「我願意」,女同志美瑜、雅婷奮鬥了七年,終於如願以償。她們身穿新娘白紗走進禮堂,在釋昭慧法師福證下完成終身大事!遭逢喪女之痛的藝人朱慧珍,也以「彩虹媽媽」身分為新人祝福。

台灣大約有139萬同志,但並非人人都可像美瑜、雅婷兩人一樣成為眷屬,全台灣第二對、公開結婚的男男同志敬學和阿瑋,結婚六年後,到戶政機關辦理登記被拒,控告戶政機關的訴訟還進在進行。一九八九年丹麥通過同性伴侶法以來,全球已有三十多個國家承認異性戀婚姻以外的家庭組成形式。但為何台灣法律至今仍舊不承認?台灣社會對於「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成家安排,是否仍舊刻版與固執,對多元家庭缺乏想像和包容?父母對子女性別取向是否依舊保守與壓迫?

根據「台灣同志壓力處境調查」顯示,58%同志曾有他傷經驗,主要承受語言暴力及人際排擠,其中29%表示曾有自殺念頭。為何同志朋友在台灣竟要承受如此大壓力?最常見的偏見與歧視有哪些?在公民團體倡議之下,台灣社會從追求「兩性平等」,到主張「性別多元」。什麼是性別多元?該如何做?認同性別多元的社會才能真正做到同志人權的保障嗎?

價值多元的社會,家庭型態也正在改變,家庭或伴侶不一定是要從婚姻來,民事伴侶制度、多人家屬組合,成為性別人權的新潮流。政府在《性別平等政策綱領》中不斷重申「尊重差異」、「正視多元家庭」,除了宣示口號還能怎麼做?多元家庭的伴侶權益又該如何保障?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尋找幸福彩虹!多元家庭破框而出」。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誰的居住正義?社福機構進社區



首播 8月9日(四) 晚20:00
重播 8月12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殘障聯盟祕書長 王幼玲
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總幹事 劉麗茹
政大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 王增勇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副召集人 彭揚凱

前陣子麥當勞慈善基金會要為癌症和罕見疾病兒童,在台北市大安區錦安里設立「癌症兒童中途之家」,讓偏遠地區的病童,到都市就醫免舟車勞頓,更方便過夜。不過當地里民強烈反彈,還張貼表達「誓死抵抗」公告,事件雖然圓滿落幕,卻已鬧得滿城風雨。
這並非單一事件,早在民國72年,「第一兒童發展中心」曾受到楓橋新村居民歧視抗爭,沒想到事隔廿多年,台灣社區仍在原地踏步。從南到北,對各種障別、病症、身分弱勢的福利機構,都曾遭遇大小不同的排拒衝突。這突顯社會對弱勢居住課題的陌生跟忽略,為何做公益會引起反彈,甚至揚言誓死抵抗?台灣社會為何會變得如此冷漠?

根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82條定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相關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於社區中提供身心障礙者居住安排服務,遭受居民以任何形式反對者,直轄市、縣(市)政府應協助其排除障礙。政府依法行政的效力夠嗎?公權力進入之後,是否就能保證社福機構和社區相處融洽?社福機構進駐,真的會影響房價嗎?

社會福利社區化是必然的趨勢,「去機構化」是為了讓身心障礙者在社區生活、與社會融合。政府應如何保障所有國民(不分老少病殘)近用與安居權利?一般大眾憑什麼剝奪他們的居住正義?弱勢者如何能在社區找到安身之處?

今年底正式上路的「住宅法」明訂由政府或獎勵民間興辦「只租不售」社會住宅,特別將反居住歧視條款納入,「任何人皆應享公平居住權利,不得有歧視待遇」。台灣做得到嗎?未來的住宅政策是否能有效協助?如何避免居住者標籤化?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誰的居住正義?社福機構進社區」。

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民意大講堂(三十二):從社區大學發展看台灣終身學習願景



主講人: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常務理事 蔡素貞

與談人: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創會會長 顧忠華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高茹萍

社區大學,這個由民間發起,並以「解放知識、催生公民社會」為主要宗旨的成人社會運動,發展至今已十餘年,台灣的社區大學遍布全省各縣市,包括離島金門及澎湖均有社區大學,目前全國共有八十餘所社區大學,每年近30萬的學員持續進修學習,社大對成年人而言是一個得已積極再進修的管道,亦是對社會有理想青年人得以發揮長才之處。但目前在終身學習法中僅一條提到社區大學,顯示社大法治對社大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如何透過社區大學既有發展的知識解放及催生公民社會的基礎,進一步勾勒出台灣未來成人終身學習的完整配套方案,考驗著社會及政府的智慧,政府、民間各方該如何正視此議題?該如何進行?值得大家共同探討!

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民意大講堂(三十一):抬行李運動會



主講人:
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理事長 黃榮墩

與談人:
台北好人會館主任 郭宗棣
抬行李運動發起人 張文憲
抬行李運動發起人 林惠梅
志工學生 呂柔萱
志工學生 邱靝藤
志工學生 戴欣芸
好人會館企畫執行 曾馨瑩

台灣處處充滿愛,花蓮有一群年輕志工,暑假期間沒有出去玩,他們發起了「臨時孫子」的活動,在花蓮車站幫阿公阿嬤們提重重的行李,這樣的動作也讓好多阿公阿嬤覺得好甘心。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拔一條河!甲仙故事



首播 8月2日(四) 晚20:00
重播 8月5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甲仙愛鄉協會理事長 陳敬忠
甲仙國小校長 林華曲
導演 楊力州
家扶中心資深社工 王金敦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沖毀橋梁、道路坍方,甲仙的小林幾乎滅村,整個甲仙地區產業和觀光跌到谷底,產業總值跌掉八成,旅客人數幾乎歸零。災後有三分之一青壯年人口外移,原本樂觀的甲仙人變得憂鬱了。芋頭冰店老闆阿忠就感嘆,「不要老是在甲仙好不好?風災也來、水災也來、地震也來,這樣夠了吧?」

八八風災後,校舍重建,學校連操場也沒有。為了鼓舞孩子們士氣,勇敢站起來和外界接觸,於是成立拔河隊。然而沒經費、沒資源,別說一條要價30萬的拔河道,連拔河機都沒有,學生們就土法煉鋼將繩子綁在樹上、牆上,一樣練出好臂力。

參加比賽時,別的學校有防滑鞋、護墊,甲仙國小小小勇士們,身上的運動服是八八風災善心人士捐獻的,腳下的鞋是跟別的學校借來的。比賽時他們全力以赴,手掌破皮撕裂傷,痛得眼淚直流,只用OK繃把破皮的地方黏起來,就再上場比賽。比賽後傷口裂了,就再撕掉重纏,準備下一場比賽。不論環境多麼困頓,都打不倒他們。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念,可以讓這些才十多歲孩子們咬牙撐過難關?拔河隊成立短短一年半,就陸續獲得二十多個獎盃,今年六月甚至拿下全國亞軍,這是怎麼辦到的?

災區硬體重建容易,居民心理重建才難。面臨巨大災變還有人走不出陰霾,甲仙國小拔河隊的故事格外動人心弦。當孩子們都不向命運認輸,為社區掙來這麼高的榮譽,大人們為何要認輸?甲仙還不站起來嗎?

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揮別悲情,看見強韌生命力。拔一條河!甲仙故事。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以工代賑~彩虹橋的新故鄉



都市原住民謀生不是那麼順利,曾經是英語老師的馬燕萍,發願要幫助同胞,她組成NGO團體,號召中高齡的都市原住民一起開店,用以工代賑的方式幫助他們。客人可以來這裡品嘗特色美食,購買傳統手工藝品,他們在安家立業的同時,也傳承原鄉部落文化。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惡老闆坑人 青少年打工問題多



首播 7月26日(四) 晚20:00
重播 7月29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 陳曉雯
台中市群園社會福利基金會 執行長 陸正誼
北市勞工局勞動檢查處科長 梁蒼淇

暑假是學生打工的高峰期,打工差事千奇百怪,時薪高的像是扮鬼嚇人、大熱天穿玩偶裝,甚至人體試驗新藥,有人因此六年賺進一百萬。然而調查顯示,真正藉由暑期打工賺取高薪的人是少之又少,高達六成以上的人遇過鐵公雞老闆,給的薪水比勞委會規定時薪103元還要低。有的人甚至辛苦打拚一個月,還賺不到一萬元。打工遇到惡老闆,學生只能摸摸鼻子認了?

按照規定,十六歲以上才能進入職場打工,但是卻有接近兩成的打工族,為了存錢從國中就開始打工。必須半工半讀或自力生活的「學債族」,這兩年從54%成長到64%。學生超時打工、背學貸、扛家計情況愈來越普遍,成為勞動市場的弱勢族群。

青少年打工族的權益常受到雇主剝削,很多雇主以實習為由,給薪苛刻到一小時才六十元、八十元,沒有勞健保,甚至羅列一堆不合理的扣薪規定。部分雇主認為學生打工屬於短期工作性質,不需要為他們投保勞健保,也不用提繳6%勞退費用,這說法對嗎?學生暑假打工有哪些勞動權益容易受損?應該要知道哪些法律保障?

天下沒有白吃午餐!學生涉世未深又急著找工作,一不小心就落入求職陷阱,日前傳出有詐騙集團吸收打工青少年,甚至還發生多起女學生打工遭性侵案例。根據人力銀行統計,最常遇到的打工陷阱前三名是:雇主扣薪、還沒領到工資就要先買公司產品、提供個人銀行資料。青年學子如何辨別假徵才真詐騙?應該有那些保護自己的措施?

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惡老闆坑人 青少年打工問題多,如何做到『八不六權』避免血汗打工?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厝宅是上帝所起造的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台灣有些厝宅是不平安的,如俗語所說的凶宅,因為它可能風水不對,也可能曾發生一些事情,如自殺身亡或生病在家死亡等,這些在台灣民俗裡都屬凶宅,這樣的房舍,大都閒置、荒廢,要不就需花大筆鈔票驅鬼、作法,可能仍無法求得一個平安。

勵馨基金會在二、三年前有一位善心人士,捐出了一棟閒置的房舍,他的義舉讓我們很高興,雖然房舍老舊,但因為有了房舍,勵馨就可以讓它成為獨立宿舍,幫助受暴婦女的生活重建更順暢。

等過完戶,評估整修時,才發現它因年久失修,漏水嚴重,屋頂還長了棵樹,最令我們感覺不對勁的是,拜訪鄰舍時,他們閃爍的言詞,不知隱藏了甚麼?東敲西側,才稍有輪廓,原來這棟房子曾發生一些事情,這棟房子根本沒有人敢買或靠近。

天啊,勵馨可能承接了一棟所謂的令人生畏的『凶宅』。左右為難之際,勵馨仍深信,即便是凶宅,靠著上帝,它仍可成為賜福之地。這棟厝宅必有上帝的美好的旨意,勵馨不應輕言放棄。

考驗來了,我們需要整修它,計算了一下整修費,令人詐舌,最便宜也超過上百萬,這實在不符合成本效益,或許直接賣掉可能還划算一點,詢價過後,房仲說再便宜賣,可能也沒人敢買啊,他不願意代理處理,問題又來了。

這該怎麼辦?勵馨沒有經費整修,要轉賣也困難重重,猶如接了一個燙手山竽,放棄它嗎?正在兩難之際,勵馨有基督徒同工堅持應該再努力,因為她深信這棟房舍是上帝為所勵馨所預備的,我們應當回到起初的信念,積極為這棟棟舍整修工作禱告。誠如詩篇 127:1: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達成共識之後,我們把它放在禱告中,求神為我預備同樣有感動的人一起工作。
經過一年仍無動靜之後,上帝居然差遣天使來報佳音。國際知名建築業者建國工程願意完全免費提供專業,幫忙整修。這真是上帝最棒的禮物,最好的消息了。

原本閒置廢棄的老舊屋舍,經過建國工程師數月的悉心規劃和巧妙設計之後,外觀與室內居然環境煥然一新!明亮的空間與先前的潮濕灰暗,截然不同。在房舍啟用的感恩禮拜中,大家無不感恩、讚美,並為它取名馨家園。

馨家園預計將可以容納2位單親媽媽與其子女,在她們面臨獨自撫養孩子,最需要幫忙時,作為自立生活的起始點!這一切的安排全都是為了要為弱勢婦女與孩子「相挺一把」!

馨家園雖然屋舍空間不大,卻注入了建國與勵馨許多朋友的心力和時間,還有建國的協力廠商們的愛心捐助。勵馨要感謝從2011年3月首次場勘的現任台東分院施工所所長謝宏昇、全程監工的工程資材部副理徐永洲、協助頂樓防水設計的宏達電施工所所長周正祥、機電工程師陳譽芳與大地工法暨規劃部經理劉家凱,以及協助過本案的所有建國工程的朋友們。

眾人齊心的力量不僅龐大,而且真的能夠幫助社會弱勢的需要,勵馨必須說:建國夥伴,你們真的很棒,有您們真好!這趟整修之旅,勵馨看到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典範,也看到了上帝奇妙作為,我們也學到了真正的信心功課。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我們要 台灣女孩日!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聯合國今年(2012)宣布通過10月11日為全球第一屆「國際女孩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Child),並發表聲明,要求各國培力與投資女孩。

這是加拿大非營利組織 Plan在2009年開始發起,集結了許多當地意見,要求加拿大政府正視女孩帶來的機會以及面對的困境,希望國家能通過「女孩日」。加拿大政府聽見人民的要求,不僅回應並訂下國家「女孩日」,更由現任「婦女地位部」(Status of Women Canada)與「公共事務及政府服務部」(Ministry of Public Work and Government Service)的部長-安柏思女士(Rona Ambrose),於聯合國大會中提案,串連許多國家,終於在2012年通過10月11日為「國際女孩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Child),成功的在世界上倡議了女孩人權的重要性。

1987年解嚴後,臺灣各種提倡人權運動如久旱逢甘霖般蓬勃發展。而對於兒童之各種不當對待的問題(如虐待與各種形式的剝削),逐漸有民間組織參與監督政府與提倡正確觀念。

1989年,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透過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涵蓋所有人權的範疇,保障兒童在公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中的權利。

1993年-1995年,勵馨以實際行動喚醒社會大眾,並將「雛妓問題是色情問題」成功轉換成「雛妓問題是對少女人權的迫害」,立法院也從善如流,通過了「兒童及性交易防制條例」,勵馨是一路以來爭取少女人權的先鋒。

2000年-2012年,勵馨發表少女人權紅皮書,開始推動台灣女兒節系列活動,包括女兒獎徵選、女孩工作日、女兒學習之旅、魔法少女電力營、女兒成年禮,及倡議我們要女兒節等,為台灣女兒人權扎根與發聲。

2007年,台灣簽署加入「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以下簡稱CEDAW),在婦女人權的推動上,邁進了重要的一步。而少女人權,更是CEDAW關注的一大重點。勵馨除了引領婦女團體撰寫CEDAW民間報告之外,欣喜看見國際上對少女人權的重視,也期許透過各種活動讓台灣的女兒們更有力量,看見社會加諸在自己身上的各種限制,並勇於擺脫,大步向前。

台灣少女人權現況

一、人格權:

長期以來,台灣少女就在貶抑中長大,包括從胎兒時期可能就被性別篩選掉,無從呱呱落地到人間,從衛生署統計的出生男女性別比例1.079:1顯然失衡,最後一胎男女性別比例為1.134:1更可清楚證明,女孩的人格權早在胎兒時期就抹煞、忽略。

二、媒體權:

台灣商業化的媒體利用少女形象,做為商品附加價值的包裝,大量報導檳榔西施、酒店公關、電視節目與與各種廣告利用少女身體販賣產品的現象層出不窮。社會大眾在長期被負面灌輸的狀況下,看到的不是有感覺、有情緒、有思想的「人」,少女失去了身為一個人的「人格權」,而是一個個帶著性暗示、任憑品評選擇的「物體」。此種將少女物化、貶抑的價值觀,透過傳播媒體不斷灌輸給少女與其周遭的人,進而形塑少女本身自我形象的認知及他人對待少女的態度與方式,在在充斥著父權意識,損傷台灣少女的基本人權,遑論少女的媒體權。

三、健康權:

少女成長階段,不斷被潛移默化為性別弱勢者,進入青春期後,開始對自我能力失去信心,認為自身充滿缺陷,自尊心嚴重受損。許多少女為了迎合男性的對「美麗」又不合理的標準,對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節食瘦身商業花招,可以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因而產生許多少女飲食失調,諸如厭食或暴飲暴食……等自殘現象。另根據政府統計資料,2011年的新生兒有2847位是15-19歲青少女所生,還有更多的少女非法墮胎黑數不為人知。在產科醫學中顯示青少女懷孕被視為高危險群妊娠,其妊娠及胎兒,甚至是墮胎問題等,其衍生的健康問題相較成年女性多很多。

四、人身安全權:

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統計,近三年的性侵害被害人的性別統計88%為女性,約有2萬女性受害;而其中18歲以下少女又佔61%,這包括網友性侵、亂倫、約會強暴等面向,在在顯示少女是性侵害案件中最多的高危險群,另外,每年破獲進入性交易的少女案件約有400-500件,少女人身安全權面臨最大挑戰。

五、平等受育權: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少女接受教育比例與男性相比已無差異。然而,我們要關注的是,在現今的教育體制下,看似平等受教的統計資料中,還有多少藏在少女每天學習的細節裡,潛移默化的把社會傳統價值觀無形的綁在女孩身上呢?

我們要台灣女孩日

台灣雖然有勵馨基金會長期為女孩人權倡議、耕耘,就如加拿大的Plan組織的努力,然而,Plan成功要求聯合國正視全球女孩權益,訂定國際女孩日,反觀台灣,仍在倡議階段,不為國家所正視,勵馨基金會在此慎重呼籲,訂定台灣女孩日,政府應立即進入投資、培力女孩的國家政策。

一、充權、培力少女

勵馨長期的努力,台灣少女的境遇表面上看似改善很多。然而深層的去檢視,可以發現台灣少女自小就在各種透過家庭生活、教育體系、社會的貶抑暗示中長大,無法被平等、認真的對待,導致台灣少女的各種負面自我形象不斷茁壯,相關少女的問題也就層出不窮(如援交、性騷擾、性侵害、青少女懷孕、厭食症、整型成癮等。)

勵馨認為,政府應領先站出來,制定政策,透過各種方式充權、培力台灣少女,讓台灣的少女能夠認知自己所在的社會環境對她們的壓迫,還有足夠的力量,勇敢的站出來爭取屬於少女的權利。

今年是台灣女兒節舉辦第10年,適逢聯合國大會於2012年3月30日大會決議通過自2012年起,每年的10月11日為「國際女孩日」,勵馨認為這是「少女人權為普世價值」的概念得到世界性認可的證明,欣喜之餘也希望台灣在人權維護上能夠在更進一步,趕上國際步伐,制訂台灣女孩日。

二、投資、挹注少女

這次聯合國在發表國際女孩日的聲明中說,投資女孩是國家最聰明的理財方式。台灣18歲以下少女共佔台灣總人口比例9.2% ,但根據內政部公布之社會福利預算與兒童及少年福利經費預算比例,以2009年為例,可算出兒少福利預算僅占整體社福預算的6.66%,其中真正投資於少女身上的比例更遠低於此。

聯合國的千禧年發展目標認為,受過教育的女性日後經濟獨立的可能性較高,在家庭、社區與經濟生活中擁有較高的協商與談判權、較有機會參與公共生活,並且懂得以永續方式運用自然資源。 在勵馨長期服務過程中,也印證經濟獨立為女性是否能脫離受暴環境很重要的核心因素之一。CEDAW更是清楚的說明,任何對婦女人權侵害的現狀,除了消極的保護之外,國家更負有尊重、實現與促進的義務。因此,我們希望國家能正視少女人權遭侵害的現況,挹注資源在少女身上,讓少女的人格權、媒體權、健康權、教育權、人身安全權能夠得到充足的保障,讓台灣少女能夠聚集充足的力量,成長茁壯。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以工代賑~街頭的重生



街友是特殊的社會問題,不少社福團體設點,資助他們食物、衣物,但是,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透過「以工代賑」的作法,讓有工作意願的遊民,從事清理環境的工作,或是在街友平安站裡,幫忙煮飯收餐,他們的生活歸於正常,脫離居無定所、無所事事的遊民生活。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孩子是寶! 幼托整合大步走



首播 7月19日(四) 晚20:00
重播 7月22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教育部國教司長 黃子騰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 理事 簡瑞連
中華幼兒教育協會 理事長 蘇傳臣
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教授 翁麗芳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在元月一日正式上路,歷經十四年的幼托整合終於邁出一大步!在明年底之前,幼稚園和托兒所都將走入歷史,改由兼具幼兒教育和照顧的「幼兒園」取代,納入教育部國教司管轄。但是原本六月底便要出爐的十九項配套的子法和規定,到現在卻只有部分定案,對地方政府和第一線幼托機構來說,如何執行人力調整和資源整合,還有許多未定數。

幼照法規定,教保服務人員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助理教保員。2到3歲的班級,師生比1:8,一班最多16人;3到6歲的班級師生比1:15,一班最多30人。如此一來,專業教保人力足夠嗎?過去照顧4歲以上幼兒的幼稚園老師,突然要開始幫2歲孩子換尿片,心態調
現行國小附設幼稚園和小學部一樣,都是下午四點放學,有放寒暑假;但改制為幼兒園之後,可以托育到下午六、七時,寒暑假也可托育。如果教師正常上下班,教保員依據變形工時繼續工作,恐將衍生「一個班級,兩種階級」的不公平現象,又該如何解決?

目前私幼是幼教的主力,國內公立幼兒園不到三成。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幼兒擠不進公幼怎麼辦?雖然101學年度公私立幼兒園學雜費凍漲,但未來私立園所增聘師資成本增加,勢必設法轉嫁家長,否則難以生存?

依幼照法規定,未來的幼兒園「可收」二至五歲的孩子,但不代表「一定」要收,這會產生什麼問題?幼照法第18條規定,3歲以下幼兒不得混齡照顧,在人口稀少的偏鄉,面臨小孩不多、被迫裁併的命運,難道要讓這個年齡層幼兒成為托育人球?政府有沒有評估進行偏遠地區幼教公共化?他山之石又有何借鏡之處?

幼托整合的目的是「教保服務品質要更好」,真的能做到嗎?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孩子是寶! 幼托整合大步走】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以務易物!換生活!(二)



小小的菜鋪子熱鬧非凡,不但堆滿了花蓮在地最新鮮的無毒蔬果,也擠滿了幫忙包菜分菜的人。有趣的是,這些人不支薪,一天的勞力付出用來換600元的新鮮蔬果。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身障新制上路! 服務量身訂做



首播 7月12日(四) 晚20:00
重播 7月15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殘障聯盟秘書長 王幼玲
智障者家長總會理事長 楊憲忠
愛盲基金會副主任 李英琪
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 林昭文

截至去年底為止,國內身心障礙者人數共計110萬,占總人口數4.74%,比前年增加2.24%。台灣身心障礙者人口數,逐年成長的趨勢,值得各界重視。

『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明定,從今年七月十一日起,採用新的鑑定制度,也就是WTO公布的「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除了以身體結構、功能作為鑑定依據外,還新增社會參與及環境鑑定,綜合評估後發給身心障礙證明。同時也會依照不同等級,給予不同福利措施。這樣做,可以避免資源錯置與濫用,但是否將剝奪身障者原有權益?

新制上路最大的意義,是從鑑定開始,就援引「社會公民權」的精神,以身心障礙者需求著眼提供服務。因此,除了醫事人員外,也增加社會工作、特殊教育、職業輔導評量等相關專業人員,一同參與鑑定及評估。現在,衛生署及內政部培訓的鑑定人員,是否足以支應110萬人的需求?新舊制轉換真能無縫銜接嗎?

法國在2005年初,修改了國家對待身心障礙者的基礎法案,隨法案也一併通過大筆新增預算,實施當年度新增8.7億歐元,大約新台幣390億預算!反觀台灣,卻無編列相對應的預算,在大餅不變下,新制上路後能發揮多大效用?

再者,台灣各地的身障機構服務人員雖有逐年增加,與身心障礙人口數相比,人數還是不足。新北市一名人員要服務176名身心障礙朋友;而雲林縣更是資源匱乏,一名人員竟要服務630名身心障礙朋友!鑑定新制上路後,對身心障礙者後續服務,又如何能做到「視個別需求,量身訂做個人服務」?

身心障礙者的面貌並不單一,含括不同的障礙類別、障礙程度、性別等等,我們該如何排除環境中的種種不便,讓他們享有充分而且平等參與社會的機會?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身障新制上路!服務量身訂做】

為了服務聽障朋友,也會請手語老師在現場,同步翻譯節目討論內容。

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以務易物!換生活!(一)



勞力可以換什麼?你想用勞力換什麼呢?不一定什麼都要用錢買,交換也可以各取所需。鄉下最棒的體驗除了單純的生活,就是濃濃的人情味,換生活讓人跟人之間不只是貨幣關係,還有互相幫忙的溫暖情義。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拚博弈!賭未來? 離島求生記



首播 7月5日(四) 晚20:00
重播 7月8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 林金保
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系副教授 倪進誠
海洋基金會籌備處執行長 傅靜凡
社造學會理事長 李永展

馬祖將在七月七日舉行博奕公投,由當地民眾決定是否開放設立賭場,這是繼澎湖縣之後第二個推動博弈公投的地方,為何離島都想蓋觀光賭場?它真的能為小小離島帶來明媚春天?

馬祖四鄉五島,距離台灣210公里,只要天候惡劣,海空交通就會中斷。當地有句話「馬祖玩三天,之後進關島」,這種交通不確定性,是馬祖發展觀光最致命的阻礙。經建會曾對六大離島進行調查,發現基礎建設普遍不如本島。和澎湖、金門比起來,馬祖尤其不足,發展更顯困難。馬祖想翻身,難道只能靠蓋賭場一途?

馬祖知名的牛嵐民宿主人說,他不贊成開賭場,卻決定在博弈公投時投下贊成票,這是怎麼樣的思維?想要在馬祖投資賭場的懷德公司提出四大保證,包括南北竿跨海大橋、北竿4C國際機場、大學城計畫、福利金回饋,這對馬祖居民是強大吸引力。只是,有了賭場就能突破氣候限制,帶來觀光人潮和錢潮嗎?

兩年前,澎湖人最大的美夢是能『以賭興澎』,讓向來靠天吃飯,做半年休半年的澎湖產業,在經濟弱勢中翻轉,然而博弈投公投沒過關,澎湖賭城夢也碎了。當時有人宣稱澎湖振興之路因難重重。但是今天回頭來檢視,澎湖去年遊客突破67萬人次,創下歷史新紀錄,雖然沒有賭場,澎湖還是靠觀光衝出一片天。同樣是離島,澎湖又有哪些經驗可以作馬祖借鏡?

公投倒數計時,馬祖人的選擇將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拚博弈!賭未來?離島求生記。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非核家園 台灣怎麼走?



首播 6月28日(四) 晚20:00
重播 7月1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所所長 李堅明
前原子能委員會主委 歐陽敏盛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 洪申翰

自從十年前公布實施『環境基本法』之後,「非核家園」便成為政府法定的施政方針。馬總統宣布要「穩定減核」,然而核四也將在2016年前穩定商轉,結果引起極大爭議。既然決定減核,核四為何要商轉?非核家園的夢想,何時才能實現!

今年三月,核二廠一號機停機歲修,發現反應爐內側支撐裙板的七支錨定螺栓或斷或裂,原能會在安全評估後,仍然認為可以再安全運轉18個月,等到下一次歲修,因此在六月十八日同意核二廠一號機重新啟動。

原能會一再強調無輻射外洩之虞,同時也把安全評估報告公布上網。原能會在結論中強調『需不需要核電是選擇題』,『符不符安全是是非題』,這似乎是說,安全與否是專業判斷,原委會說了YES的答案,民眾就沒有說NO的餘地。

確保現有核電廠運轉安全,以及妥善儲存核廢料,是政府首要之務。至於核四廠的存廢,則是決定非核家園時間表的最大關鍵。核四建廠十二年以來風波不斷,台電與居民溝通失靈、設計施工系統紊亂、政府政策反覆、最近更傳出施工處採購弊案,民眾實在難以安心!

日本311福島核災殷鑑不遠,許多國家記取教訓,紛紛調整核電政策,希望在最短時間內成為非核國家。台灣還會把核能當做低碳能源的選項嗎?替代核電的能源策略又在那裡?
面對非核家園的遠景、全球暖化的壓力、能源自主的困境,台灣該怎麼戒除對核電的依賴,打造低碳節能的環境?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面對能源政策十字路口,非核家園,台灣怎麼走?

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民意大講堂(三十):從家庭照顧者需求看長照服務



主講人: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陳正芬

與談人:
漸凍人協會秘書長 林金梅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 黃惠珍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志工 朱湘平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公關專員 張筱嬋

隨著醫療技術發達,老人與身心障礙者的壽命延長,加上社會變遷與家庭人口結構變化,家庭照顧功能已不再如過去大家庭般,當有家人需要照顧時,鄰近親友皆可以成為照顧人力,分擔照顧工作。近年來,照顧者老化及各類型照顧者議題皆不斷被提出來討論,凸顯照顧服務公共化的友善建置是勢在必行的。

在討論友善公共化服務前,必須先了解照顧者的身心狀態、資源運用、資訊獲取能力、經濟安全、社交能力與社經地位等各面向需求,才能規劃與發展服務可近性、可負擔性、多元選擇等友善公共化照顧服務政策,貼近照顧者需要。

然而,不論在醫療或長照服務體系中,都對照顧者做了預設立場,認為他們是有能力、健康的,但卻從媒體揭露中發現層出不窮的照顧者悲劇新聞,這些隱憂在大眾的漠視下不斷發生,照顧者逐漸成為隱形的病人、潛在的個案。

而現行長照服務的設計模式,主要以保障被照顧者(失能者)權益為主,因此往往優先犧牲照顧者權利,且從目前僅有2成的服務使用量來看,這套服務模式出現了許多問題,以致於讓照顧者有看的到,吃不到的效應產生。

從看見家庭照顧者需要,而後檢視當前長照服務設計及成效,呼籲政府及相關單位應儘速規劃友善/完善的長期照顧服務政策,讓被照顧者獲得較優質的照顧與有尊嚴的生活,使家庭悲劇不再重演。

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民意大講堂(二十九):家有失智長者該怎麼辦



主談人:
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主任 王寶英

與談人: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長 江綺雯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科醫師 王培寧
台北護理學院長期照護所副教授 張宏哲
失智症家屬代表 張淑潔

約有15萬人,忘了我是誰。當老人家找不到回家的路,不再認識心愛的人,怎麼辦?據醫學資料顯示,老年失智症的發生率,70歲以上為4.6~13.9%,年齡每增加5歲患病率就大約增加1倍;男性平均發病年齡為73歲,女性為75歲。

失智症患者外表看起來跟正常人一樣健康,可是常常因為記憶或認知功能退化,搞不太清楚狀況,甚至覺得遭到嘲笑、排斥,因此退縮不愛與人交往,而照顧者遇到這種情況,往往深受壓力,對失智症患者及家屬,身心飽受煎熬。

失智症病程極為漫長,患者察覺自身功能逐漸流失,卻又無能為力,除了家人的輔助外,專業護理人員適時提供家屬必要的服務,也能舒緩患者症狀的加劇。家屬也可通盤了解失智症長者及其家屬的福利政策,找尋官方及NGO團體的資源協助。

本集發現NGO民意大講堂,將由失智老人基金會,邀請產官學界的專家,從失智症對家屬的影響、失智症的判斷及治療發展、失智症長者及家屬的福利政策規劃、失智症家屬需要的協助,再到未來失智照顧及防治的趨勢等面相,幫助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屬,勇敢對抗夢靨。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西南氣流雙颱共犯台灣人往哪逃命?



首播 6月21日(四) 晚20:00
重播 6月24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文化大學大氣系教授 劉廣英
台大土木系水利工程組副教授 李天浩
銘傳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王价巨
台北市忠順里里長 曾寧旖
桃園市會稽里里長 鄭麗花

上周才發生六一O水災,這周又有西南氣流伴隨颱風來襲,泰利如利刃般直接穿越台灣而來,全台恐遭暴雨轟炸,中南部累積雨量預估超過1500毫米。有專家比擬,這次風災很像民國47年的八七水災,不可掉以輕心!

台北市文山區一週兩淹!福興路、興隆路之間的地下因為管線太多,排水系統繞道,一下子雨又下太大,根本來不及宣洩。台北市雨水地下道平均每小時僅能承受78.8毫米的雨量,但文山區強降雨時雨量逾80毫米,類似的防洪問題還很多,早年設計早已不敷今日所需!陳沖院長表示要檢討新舊排水設施的銜接問題,但淹水一定出在地下排水系統嗎?為什麼總是在事情發生後才要「檢討」?當年編列的八年八百億治水防洪預算,用到哪裡去了?為何未見成效?文山區光一個滯洪池計畫喊了三年還沒動靜,對強降雨和頻率增加的新氣候型態,計畫總趕不上變化,台灣如何重新思考防災策略?

鄰近的日本同處於西太平洋颱風路徑上,為什麼不見日本人擔心東京淹大水呢?日本二十年前斥資千億日幣打造東京都龐大的「地下神殿」排水系統,怎麼做到的?內政部長李鴻源說,政府在二十年前就知道日本推動「綜合治水」蓋地下河川,但何以台灣水利、營建官員赴日本荷蘭考察治水者絡繹於途,這些經驗我們卻做不到?讓都市公園、學校地下能滯洪,讓建築物把雨水留在建築物內,是與水共生的新思維,但現有的法規是否行得通?

此外,像北市忠順里、桃園會稽里幾年前就開始著手「防災地圖」,讓每個人如果打開家門道路變河流了,還知道往哪逃。防災教育在地化深耕化,每個人還要準備逃生包,平時勤於演練,才能臨危不亂。

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大雨大雨下不停,當我家門前道路變小河,怎樣逃命去?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梅雨威力直逼颱風!水泥國土傷很大?!



首播 6月14日(四) 晚20:00
重播 6月16日(六) 早05:00


與談人
氣象專家 俞川心
台大地質所教授 陳宏宇
中興大學水保系教授 段錦浩
水利技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 陳明信

今年首波西南氣流夾帶滂沱大雨,像是用倒的,不到一天,北台灣三峽累積雨量已經突破400毫米,中南部災情擴大,高雄、屏東台20線南橫及台21線新中橫受創最嚴重,災害程度直逼莫拉克!氣象局表示,和2006年梅雨相比,這次降雨程度沒有打破紀錄,為何卻造成七死、五千餘人撤離及難以估算的災損?

行政院農委會發布土石流紅色警戒411條,分布於9縣36鄉150村,破十年紀錄,黃色警戒414條;中央救災升級,無人飛機支援。內政部長李鴻源擔心,這次暴雨恐演變為複合式災害,未來台灣逢雨必釀災?路開到哪裡,山就崩到哪裡,廬山已經無法住人了,將被放棄成荒地?台灣人多,大家搶著開發、建設,南投清境、嘉義沿海等還有多少危機?

路開到哪裡,山就崩到哪裡,廬山已經無法住人了,將被放棄成荒地?台灣人多,大家搶著開發、建設,南投清境、嘉義沿海等還有多少危機?

每次災後,政府總提撥大筆錢投入治水,每年災難卻仍不斷發生,治水防洪錢花到哪去了?延宕二十年的國土計畫法刻不容緩?然而極端氣候頻繁,計畫趕不上變化,我們該有什樣新思維與災害共生?

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台灣,早被聯合國列為高風險之島,台灣哪裡還能住人?我們終將淪為氣候難民?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西南氣流殺人,今年夏天很難過?週末最新預測,谷超颱風會襲台嗎?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17vs.70代間跳跳堂(二)



透過代間融合,可以活化長者的生命力。中山女高熱舞社學生教資深美少女的故事,還有番外篇。她們充滿活力,中山女高學生是全國中等學校街舞大賽冠軍,資深美少女也是深藏不露,生活過得很精采喔!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酒駕害命! 刑責太輕?



首播 6月7日(四) 晚20:00
重播 6月9日(六) 早05:00

與談人
法部部檢察司長 朱坤茂
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系教授 蔡中志
資深社會記者 劉峻谷

近期酒駕肇事的慘劇不斷上演,不管是葉少爺撞死婦人、或是義警撞死大學生,社會一片譁然!根據法務部統計資料顯示,近五年酒駕人數逐年攀升,從96年的5.7萬人到100年高達7.3萬多人,平均年增率6.5%,因酒駕而死亡的人數近兩年都高達400多人,光今年一到四月份有146人,平均一天1.2人慘死輪下。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道理,講了七年為何還一再發生酒駕肇事悲劇?

酒駕撞死人的葉少爺遭檢方求刑七年,但死者之一陳岡逸的父親仍不滿痛批:「求刑七年,太少了!」網友也大罵:「三條人命只七年,太不值!」律師評估葉少爺最後可能只關一、二年就出獄。目前台灣酒駕刑責屬公共危險罪,如果致人死傷,可處一至七年有期徒刑,這樣的刑度是否恰當?在美國只要七年內有三次酒駕紀錄,不管有沒有肇事,一律以二級謀殺罪論處,最高可處死刑;而加拿大及日本酒駕致死,最高也可分別判處無期徒刑及20年徒刑,相形之下台灣的刑責真的太輕了?

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台灣酒駕再犯率超過三成,然而提高刑度就真的能讓酒駕減少或降低再犯率?去年曾發生消防員賴文莉值勤時遭酒駕者撞傷導致截肢事件,進而促使立院修法、提高酒駕刑責,但今年一到四月酒駕致死數字卻比去年同期還高,為何提高刑度卻無法嚇阻酒駕?問題出在哪?酒駕者都抱僥倖心態,認為喝酒開車上路頂多罰錢了事?

除了事後處罰,該如何加強事前防範?為了防範酒後駕車,瑞典政府2012年起決定推動出廠新車加裝「酒精鎖」!國外經驗可供台灣參考?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酒駕害命!罰錢了事?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17vs.70代間跳跳堂(一)



台灣有248萬的老人,80%健康無失能,透過代間融合的概念,活力長者的活動力,也能減少長照的負擔。「活力跳跳堂」的這場表演,是一場青春美妹與資深美少女,同台尬舞­的精彩演出,讓我們來看看,17歲的創造力,遇上70歲的行動力,會蹦出什麼火花。

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與NGO有約!蔣部長的教育大計



首播 5月31日(四) 晚20:00
重播 6月 2日(六) 早05:00


與談人
PART1專訪:教育部長 蔣偉寧
PART2來賓:
全家盟十二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 謝國清
全國教師會秘書長 吳忠泰
反12年國教全國聯署陳情學生會北部分會長 陳光耀

十二年國教宗旨是減輕學生壓力、培養多元能力,還沒上路卻先讓家長學生感到焦慮,孩子才小學四年級就急忙送去衝刺班,國中生假日自願參加補習班考試,沒經過能力測驗還無法進入提早學習高中課程。小小年紀立志擠進醫科班窄門,這會不會太誇張?

十二年國教103年上路,今年國一入學新生等待鳴槍起跑,然而根據調查顯示,有半數以上寧願選擇原有的公平考試制度,不願接受三年的煎熬,天天處在繁雜的比序項目,而在斤斤計較下苟活。為何大家力推十二年國教,好不容易成行了卻又讓人憂心忡忡?十二年國教能解決現有城鄉差距、良莠不齊、資源不均、過度升學競爭壓力等缺失?還是另一場國教大災難?

2002年聯考制度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十年來為何學生卻越補越晚,補習班越開越多?對好學校的迷思反變深?建中學生聯署要求暫緩12年國教,北一女學生串連527靜坐反對12年國教倉促上路,明星高中是否有其存在必要性?特色招生的本意是讓學生有更多管道展現自己,為何大家關注焦點集中菁英教育?如何減緩學生升學壓力、破除明星高中迷思?

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專訪教育部長蔣偉寧,聽聽他的教育大計!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不倒翁的奇幻旅程》夢想上路



【不倒翁的奇幻旅程】製片 杜慧娟

印度有三個傻瓜,締造了上映半年不下檔的紀錄

台灣也有一個傻瓜,正抱著千萬人吾往矣的堅定信念,準備在惡地上開出漫天的玫瑰


兒童電影(或說親子電影)在台灣,是一塊貧瘠的惡地,卻是無數師長與孩童不斷引頸企盼能夠獲得重視、灌溉滋養的領域。它不該是被忽視的他者,不該是無人聞問的荒地。【不倒翁的奇幻旅程】拿出了最大誠意,在這片荒地上先行灑下種籽,盼能喚起大家對兒童閱聽的重視。

【不倒翁的奇幻旅程】自4/27上映以來,臨深履薄,在眾多好萊塢強片壓境下,艱困地開出一小朵屬於國片的春天。上映之初,我們誠惶誠恐,因為我們展現給觀眾這段繽紛的奇幻旅程,將由其決定榮辱生死。然當我聽到現場有許多小朋友拍手叫好,當我看到有人奔波了好幾家戲院只為看一場電影,當我知道有擦著淚水不肯離去的觀眾,只為了跟導演說一聲謝謝…我知道,有愈來愈多人加入了旅程,認同了傻瓜。雖然我們仍在跋涉的路上…

我們仍在跋涉的路上,每一步都是一個撒哈拉沙漠。雖然電影獲得各界的熱烈迴響,許多媒體界、藝文界、教育界的觀眾,在看過電影後,真誠地願意推薦本片(包括趙少康、張大春、小野、幸佳慧等人),然因影廳廳數過少、場次過於冷僻,許多觀眾找不到可以觀影的戲院,除了包場場次外,滿座率不如理想,我們面臨市場嚴峻的壓力,使盡渾身解術,導演一場場的QA、南奔北跑四處演說,仍舊是"沙陷馬行遲",處處留下艱苦的跋涉印跡,卻不敵好萊塢強片威力。

而我們已經穿越了好幾個沙漠...始終堅持著那股傻勁,完成了這些不可能的任務:

《病房電影院》--- 到醫院放電影,鼓勵兒癌 --- 持續進行中

《一個人看電影》--- 製做專業口述影像輔助系統,讓視障朋友加入不倒翁的奇幻旅程

在完全沒有戲院的台東,開闢院線,讓台東國小六年級以下的小朋友免費看電影

王童導演說:「這是一部我看過最具國際水準的本土味電影。」

電影上映至今剛滿一個月,從上映的第一天起,【不倒翁的奇幻旅程】在雅虎電影網站上‘滿意度’一直維持在90%以上,網路評論也破紀錄地完全沒有負面訊息,更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已在國外各影展中屢屢入圍,包括美國羅德島國際兒童影展、捷克動畫影展、日本札晃影展、德國奧森伯斯影展等等。先讓我們來聽聽這些人的推薦:

*趙少康:

「劇情好、故事好、演員好、音樂好,動畫也非常好…是一部好看的片子。」

*小野:

「在過去的台灣電影史上沒有這樣一部這麼瘋狂,為兒童做了這麼多動畫與真人演出的電影。」

*趙自強:

「不管是大朋友、小朋友,都應該來看非常可愛、充滿想像力、給人正面力量的不倒翁。」

*李四端:

「它不僅敘述兒童的故事,更敘述了大人心中從小幻想期待的至善至愛至美的故事。」

*幸佳慧(兒童文學作家):

「這部電影,有著濃厚台式幽默、純樸人情味、百分百想像力與好多顆疼惜柔弱的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axxob95Dso (【不倒翁的奇幻旅程】名人推薦)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節目時段異動

敬愛的觀眾您好:

從5月31日開始,NGO觀點將延至晚間八點播出,每週四八點不要忘了加入NGO觀點,和我們一起尋找幸福青鳥喔。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陰道獨白V.S.勵馨『光腳的愛麗絲劇團』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在談勵馨光腳的愛麗絲劇團之前,我要先談《陰道獨白》,這齣戲的演出是為終止性暴力而存在的。這齣戲的劇作家伊芙.恩斯(eve envsler)是我非常敬佩的劇作家。我2007年見到她的廬山真面目,也聽了她的演講,見證她真是一位非常具有說服力與行動力的女性領袖。

同時附上伊芙.恩斯勒在2010年在TED TALKS的演講『擁抱你的內在女孩』的相關網頁http://www.youtube.com/watch?v=vTUyYhRQQoU,讓大家一睹她的丰采,了解她的性別理念與思路。

她本是一位記者,寫《陰道獨白》劇本之前,共訪問了200多位女人的陰道故事。1996年第一次在紐約演出,是她一個人在一盞聚光燈下獨白。如今,這個劇本已被翻成超過50多個語言,每年會在全球一千多個城市演出,甚至在回教行陰蒂割禮的國家演出,另外,也有5000多個相關的V-day活動在進行。

《陰道獨白》獲得無數獎項,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激勵全世界超過十憶女性。它不再只是一齣戲,它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反性暴力社會運動,因為演出,讓社會開始討論女人的身體自主權、性侵害等議題,翻轉、重塑了許多禁忌的議題。

勵馨25年來,服務許許多多受暴的婦女,甚至是受性侵、未成年懷孕等的孩子。看到台灣性暴力很嚴重,各階層、各角落無所不在,如何藉著倡議,而且是不著痕跡的打開社會對話平台,撼動性別結構性的不平等? 這齣戲,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媒介,最佳的起點。

勵馨基金會自2005年起,付出許多心力,已經連續在台灣各地演出《陰道獨白》,像是到偏鄉的花蓮、台東、台中、高雄與桃園,或是新北市等,較少有機會得到資源與服務的地方。 每一年,都是由我們的社工員、諮商師,也有勵馨服務的個案,一起演出,所到之處,場場爆滿,甚至打開與男性朋友的對話與支持。

勵馨也有一個心願,就是發展本土的《陰道獨白》版本,這當然是要從台灣的女性經驗開始,從勵馨服務的個案開始。2008年勵馨召集受服務的婦女,包括對性別議題關注或曾遭受性別不公平對待的婦女,成立了「光腳的愛麗絲」一人一故事劇團。

為何取名「光腳的愛麗絲」? 團員說,『累了___倦了,大家何仿讓自己光著腳ㄚ休息一下,赤足走在地上或許會受傷,卻更能感受生命的輕鬆、自在與真實。』

她們是一群赤足踩在地上,感受真實生命力的女性,期許自己如夢遊仙境愛麗絲一般,充滿創意及想像力的無限可能,在一人一故事的演出中,經驗生命的每一場邂逅。

這幾年來,她們在團體裡從畏縮、青澀、哭泣,到長出新芽、茁壯、歡笑,已跨出開始在各社區演出,成為性別唱議的宣導種子,也開始整理自己曾受傷的性經驗,期許本土的《陰道獨白》版本可以誕生。

參與演出的「光腳的愛麗絲」成員蕙蕙、Yang Young勇敢地在記者會說出她們不愉快、被壓迫的身體回憶與經驗(如附件),這與《陰道獨白》裏200多位女人的陰道故事一樣,包括月經、生產、陰毛、潮水、呻吟、婦科經驗、性侵、壓迫等,它談及女性被歧視、被壓迫的處境,但也這當中重塑展現她們女性的主體意識。

《陰道獨白》2012年又回到新北市演出,除了「光腳的愛麗絲」劇團的參與,也採用有實驗性質的觀眾回饋一人一故事演出模式;特別設計為男性,為長者演出的模式。勵馨也特別為社政單位、教育界的老師與學生安排演出場次。

2012年「那一年 我們一起說陰道」,誠摯邀請大家來觀賞,與勵馨對話,一起終止性暴力。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女人幫女人的故事~Curves, 一個讓我感動的健康中心

勵馨基金會執行執長 紀惠容


『我想我可以幫點小忙』、『我的專長是插花』、『我可以包水餃』、『我可以製作襪子娃娃』幾位女人七嘴八舌,就決定他們女人幫女人的行動方案。

這是Curves女性運動健康中心新店光明店,參加了Curves食物傳愛的活動之外,自己又加碼『女人幫與女人行動方案』,一切就是那麼自然,沒有勉強,完全自動自發的手工愛心行動。

就像中華花藝老師邱春菊,她所插的花,當天搬來,就被義賣了走了。還有襪子玩偶,各種造型的玩偶,也讓人愛不釋手,製作的吳身寧老師很謙虛地說,小小的貢獻,希望能幫到勵馨基金會所關心的受暴婦女與孩子。

另外,許幼芳是一位家庭主婦,為了身體健康加入了Curves運動,她說,在都是女人的運動中心運動是一件很自在的事,她很高興在Curves運動之外,還能包水餃做公益,因為她的水餃超好吃又健康,受到會員的喜愛,訂購率很高,所以她只好動員她的孩子一起包水餃做公益。

羊毛氈李秀鳳幼稚園老師、拼布包林麗雪媽媽、精油按摩老師的貢獻,都很讓人感動,店長Lily說,來運動的會員們都是充滿愛心,這次Curves光明店自己加碼的『女人幫與女人手工愛心行動方案』,已募到好幾千元,她相信到Curves運動的女人除了愛惜自己的健康之外,也是最有行動力與愛心的女人。

她們參加Curves總會發起的食物傳愛,認養了700公斤的食物,還沒到四月底,會員們踴躍捐輸就超出目標,達842公斤,推滿食物的角落(如圖),令人刮目相看。

我身為勵馨基金會的執行長,也是Curves光明店的會員,每次到Curves運動,看到逐漸推滿的食物,與會員擺在櫃子裡展示的手工義賣品,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我義買了其中一些手工品回勵馨分享,我告訴同事們說,『這麼多女性朋友在幫勵馨,支持我們,當然我們要更加努力。』

在此也要向Curves近兩萬位會員說,謝謝妳們,在油電雙漲的艱難時刻,妳們的愛心是所有弱勢的婦幼朋友們,最重要與關鍵的捐輸。願上帝加倍賜福妳們。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過勞、低薪全民進入崩世代?

勵馨基金會執行執長 紀惠容

今年台灣五一勞動節很熱鬧,白領階級的醫生、護士,還有學生都上街頭了,有別於過往的藍領階級。護士高喊我們要約會,要休假,學生說,學費應逐年調降,還有禁止派遣、調帳薪資、調降工時、全面周休二日、實習生納勞基法____等標語都出來。

這幾年來台灣人進入疲累狀態,從醫生、護士、社工、客運司機、保全人員、媒體人___,都曾發生過勞死,似乎整個國家的勞動者不管白領或藍領,都進入過勞與低薪狀態,為什麼?

看看白領的醫生,最近在網路上發動五一遊行。有一張On call的圖不斷被轉貼,是一位穿著白袍、鬍鬚沒刮、一隻手胳臂蒙眼,一隻手拿著手機,顯示一位女孩的來電,但他已進入熟睡狀態,旁白的字寫著:『想多聽聽妳的聲音,好想好想,我是說真的,但這是連續36小時的班僅有的補眠時間,甚麼時候被call起來都不知道。所以對不起請原諒我啊,啊,還有晚安。』他是一位住院醫師,被當作廉價的工具人使喚。

而護士更好不到哪裡去,大班、小班各種花花班連續排,每天十二、三、四小時上班被視為正常,連續排36小時也是常有的事,超時、超量工作,讓她們四月底集結到勞委會前抗議,她們哭著說,『我們要命、要約會,我們不要錢、不要加班。』

助人的社工就像天使,最近卻也在批批踢上紕漏,她是社政單位的保護性社工,一個月要接60、70家暴、兒虐案,案案緊急,而且案子是一個接一個進來,每天風塵僕僕騎摩托車到住家、警局、醫院、法院跑,跑完還不能休息,伏案寫個案紀錄到深夜,若再加開會、督導,真的是沒完沒了。

白領的醫護人員、政府的社工都如此勞累,而低層的藍領勞工呢?為了彌補低薪、派遣時薪制,他們也拼命加班、超時工作,否則一月一萬八千多的底薪是不夠用的。就像一位派遣的清潔阿桑菊姐,除了派遣的工作外,到處兼職,辛勤工作結果一個月二萬元出頭,在台北她要養孩子、付房租,省吃儉用,還得每月到勵馨基金會的愛馨物資分享中心領一些物資,這樣還常常透支。她說,『日子被追著跑,她已快喘不過氣了。』

再說中產階級的薪水族,他們是政府財稅收入的最大宗,也是最大的貢獻者,即便如此,他們也開始陷入所謂的新貧族。因應經濟不景氣,一些無薪假、資遣,結算年資、重新聘任等花招,也在業界流傳,電子新貴、媒體人都遭殃,正在付房貸的人,慘兮兮,甚至忍痛把房子賣了。一位被結算年資的資深媒體人,現年近50歲的她,起薪不到三萬元,其他需要靠特稿稿費,她說,『很現實,現在終於知道沒有永遠的老闆,可以保障你的一生。』

自由業的紫領族,靠的是創意與專業,卻也面臨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意好的人,勇敢買了房子,卻也陷入房貸困境。一位整骨按摩師,生意好的不得了,白天在診所上班,晚上回到家再接案至深夜,每天努力工作,早上還要送小孩上學,一天睡不到四小時,可是繳了房貸與診所的租金之後,只剩三分之一的錢可以生活,拼命的結果是身體付上代價,以前喜愛的琴棋書畫通通擺一邊。他說,現在最想的是好好睡一睡。

台灣人會如此勞累,難道是自找的嗎? 還是不正義的制度與結構之下,勞工成了犧牲者? 我的觀察是台灣這幾年來的產業政策、稅改政策、勞動政策、房屋政策不公不義,讓社會結構越來越不公平,勞動所得的果實與資產集中交給極少數人,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形成了所謂的崩世代。

近年來企業界為了節省成本,追求更高利潤,不斷聯合要求政府釋放善意,否則要出走的威脅,所以政府給了很多獎勵、節稅優惠,甚至給企業大開派遣、臨時契約、無薪假等勞動型態的方便大門,同時引進外勞,也因此非典型勞動日益氾濫,這一切只會讓弱勢者越弱勢,不僅勞動者的工作條件難以保障,也面對就業不穩定、工作貧窮化、過勞等威脅,「崩世代」處於窮忙、窮苦和窮累的絕境中。

一九九〇年到一九九九年,台灣每年平均實質經濟成長率仍維持在百分之六.三,但受僱者實質平均薪資增加率已經降為百分之三.八,GDP與受僱者薪資開始脫鉤,難怪勞工團體批判說,『企業大口吃肉,勞工只能啃骨頭上的肉屑。』

二〇〇〇年至二〇一〇年,也是三角貿易興盛的十年,平均每年實質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三.四,但勞工每月實質平均薪資卻從二〇〇〇年四萬三千五百六十四元,降至二〇一〇年的四萬兩千一百二十二元,薪資購買力居然出現百分之〇.六的負成長。此時,GDP的成長與受僱者薪資之間,已經毫無關聯。勞工陣線秘書孫友聯說,這是有錢人『整碗捧去』的時代。

雖然,間監察院去年提出經濟果實誰拿走了的調查報告,直指經濟部與經建會政策失當,導致勞工享受不到經濟成長果實,但是,一年了還是不見政策改善,弱勢的勞工有誰可以真正為他們說話?

勞工陣線今年很阿Q,要在五一那天在凱道舉行第一屆「崩世代盃有氧運動大會」,他們說,人生就是一場大賽跑,競賽規則保證不公平,絕對要讓你輸在起跑點!

訴求主軸是「反貧窮」、「反剝削」,以諷刺方式凸顯勞工「低薪、過勞」處境,透過「物價大跳高」、「買房大舉重」、「追逐薪資大賽跑」「物價大跳高」、「家庭負擔大跳遠」、「納稅大鉛球」、「醫師過勞射箭」、「社工揹黑鍋接力」、「建教生躲避球」、「貸貸相傳接力賽」等競賽項目,讓勞工體會「無止境的血汗勞動」,享受「爆肝爆氣的快感」。

全產總祕書長謝創智說,遊行多年,老問題都沒解決,今年不走街頭,直接集結立法院。提出修法六大訴求,包括反對派遣單獨立法,禁止政府使用派遣;合理調高基本工資;落實勞動檢查,杜絕職災;實施週休二日;四人以下事業單位強制納保;儘速通過公保年金制度,政府撥補勞保財務缺口。

團結工聯也發起遊行,要求政府明文禁止勞動派遣、反對放寬定期契約年限,公部門停止外包外,今年將特別針對青年勞工勞動保障議題,要求教育部承諾將實習生納勞基法保障。

不管勞工團體是以反諷或抗議等遊行,今年的勞動節之後,政府真的會為勞工設想嗎?還是無所作為,讓崩世代不可擋的來到?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思念嬸嬸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小時候很尊敬嬸嬸,會覺得她是一位高學歷、會彈琴、會插花、會煮很好吃的料理,各樣手藝精通的漂亮女人。

每次到嬸嬸家玩,看到她很忙碌,倒是叔叔會要求我們背經句、讀啟應文裏的白話文,我們知道背完後,嬸嬸一定會端來好吃的點心,這是我們最期待的時光。

稍長後,會想嬸嬸為何要嫁叔叔,成為牧師娘?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啊。後來聽嬸嬸說,這是她所心甘情願地,從來沒後悔過,她說牧師娘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多束縛,但是上帝恩典夠用,而且上帝的賜福多於所求所想。

其實,上一代教會認為牧師娘就是賢內助,她理當是一位沒有聲音,默默協助牧師的內助而已,所以教會不須付費,卻又很已共識地不許牧師娘有其他外出工作的機會。所以,大部的教會都理直氣壯地認為牧師娘的工作是一份應該被要求卻沒有薪水的工作。多才多藝的又高學歷的嬸嬸為何沒有抱怨,而且心甘如貽?因為她的心裡真的認為這就是奉獻。

想想嬸嬸的一生,因為牧師娘的身分需要隨著牧師到各地牧會,甚至退休後還隨著叔叔到南非宣教,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她也是完全順服,這讓我非常佩服。以嬸嬸的教育背景,她絕對是一位現代女性,可是她並沒有主張自己的自主權,反倒謙卑順服,走在上帝的旨意裏。

我在大學求學時,有一段時間到叔叔、嬸嬸家住宿,當時華冠出國深造,不在身邊,嬸嬸把我照顧得很好,完全尊重我的身活習性,在那一段時間哩,比起我在外租屋流浪,應該是我最幸福的日子,每天有早餐、點心,放學後有晚餐,那真是甜美的日子。

如今,嬸嬸回天家安息,我心中有許多的不捨,但她的佳美腳蹤,讓我們思念、學習,謝謝嬸嬸。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17vs.70代間跳跳堂(一)



台灣有248萬的老人,80%健康無失能,透過代間融合的概念,活力長者的活動力,也能減少長照的負擔。「活力跳跳堂」的這場表演,是一場青春美妹與資深美少女,同台尬舞的精彩演出,讓我們來看看,17歲的創造力,遇上70歲的行動力,會蹦出什麼火花。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網路革命!全民公審?



首播 5月24日(四) 晚19:00
重播 5月26日(六) 早05:00

與談人
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 黃正旭
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莊伯仲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內容中心主任 鄭國威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發佈最新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11年3月為止,上網人口約1695萬人,普及率75.69%!網路已成為人際溝通、交友、感情分享以及獲得訊息的首要媒介。

網路世界究竟有多迷人?根據香港城市大學調查,台灣15 到24 歲青少年每週上網超過30 小時,居東亞各國之冠;上網行為方面,韓國青少年首重email、台港澳青少年最喜歡瀏覽網站。為何年輕人愛掛在網路上?其中愛PO文、PO影片尋求認同?還是愛現?一個讚字何以讓人有成就感?

網路帶來很多方便,但也讓個人隱私陷入危機,日前擋救護車事件,在只有車牌號碼的情況下,把比出中指的台大學生給找了出來,不僅讓台大生寫下道歉信,他的父親也透過電話道歉;兩名正妹在新竹南寮漁港風景區,用腳踹壞橋邊護欄,網友痛批破壞公物,發動人肉搜索…類似新聞事件不勝枚舉。根據天下雜誌「公民教育」調查指出,若路見不平以手機拍下畫面,有超過五成六的國高中職生認同可放上網、供網友人肉搜索。這究竟是實現公平正義,還是謀殺個人隱私?人人都有可能成為報馬仔成為狗仔?或成為下一個被搜索的主角?

在臉書、網路上發表個人意見、抒發心情,小心也會吃上官司?愛犬闖禍遭索賠,高中女生臉書PO文罵客家人窮酸廢物引公憤!這些當初PO文發洩情緒的人恐始料會有如此後果。網路上情緒化的反應排山倒海,也極有可能全面覆蓋了事情的真相!

網路鋪天蓋地,在捍衛言論自由的同時,要怎樣確保個人不受傷害?週四晚間七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逃不出的大網!小心全民公審?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夕陽傳產無人傳承! 台中太陽堂熄燈?



首播 5月17日(四) 晚19:00
重播 5月20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中正大學企管系教授 鍾憲瑞
舊振南餅店董事長 李雄慶
阿明師老店太陽堂負責人 林祺海
美食評論家 胡天蘭

開店近一甲子的台中太陽堂餅店,人氣始終居高不下,日前突然貼出歇業公告,讓許多民眾相當錯愕!究竟是何原因發生如此令人惋惜的事?台中副市長蕭家淇表示,將盡全力協助業者與其他企業合作,讓具有歷史的老店傳承下去,因此有可能峰迴路轉嗎?

台中伴手禮太陽餅,全國出名,尤其在自由路上餅店招牌林立,市府統計全台中市八百家餅店,不少都打出正宗老店,究竟太陽餅歷史何來?誰才是真正老宗師?

知名老店後繼無人,是政府輔導不足?還是真的找不到肯學的後輩?放眼台灣老餅店,不脫父傳子、師傳徒的模式,然而通常一家店的繼承者往往只能有一人,因此使得許多老字號的延續產生矛盾與困難?老師傅努力一輩子換來的金字招牌到頭來卻找不到肯跟著吃苦的徒弟,寧可東西收收店門拉下,台中太陽堂難道就因此走上這條路?!

新式西餅蛋糕店一家家開,有的打網路宣傳,有的走節目美食路線,只知道埋頭做餅的傳統餅店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以致百年糕餅老店所剩不多,1996年舊振南曾一度要關店,但最後怎樣起死回生?

糕餅業如何不斷推陳出新,如果單純只想賣餅,不想插足服務業,只會被淘汰?週四晚間七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日落太陽堂?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要命的一把火 燒出長隧道危機!

首播 5月10日(四) 晚19:00
重播 5月12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高公局總工程司 吳木富
立法委員 葉宜津
雪隧履勘委員、逢甲大學副教授 李克聰
前消防署救災指揮中心主任 唐雲明
中央大學土木系副教授 吳健生



雪隧開通六年以來,5/7發生最嚴重的客運火燒車意外,造成2死31傷,衝擊國人對長隧道安全信心,外界質疑交通部把速限從70公里提升到90公里,安全車距卻無相對拉長,是肇事主原?

逃出的民眾形容,高溫與濃煙讓隧道有如「倒下的煙囪」,能見度只有3到5公尺。高公局啟動隧道排煙系統,共花37分鐘才將濃煙排完,事後被批未達30分鐘內排煙完成的標準。事實上,新北市消防局兩年前曾進行坪林段消防救災演練,舉出雪隧包括煙控啟動時機過慢等共三大項十二點缺失,建議交通部高公局改善。但此次事故,高公局處置動作依舊紊亂,行控中心被罵反應太慢,民眾逃生的橫坑竄煙,也被質疑排煙系統設計不良,應該即時救命的消防工作卻外包給一家園藝公司執行。

台灣多山,橋樑隧道無數,除了雪隧,還有彭山、八卦山等長隧道,它們的安全消防設施是否足夠?消防演練是否落實?週四晚間七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長隧道安全總體檢!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救人濟世?醫護自身難保!揭開血汗醫院內幕!

首播 5月3日(四) 晚19:00
重播 5月6日(日) 早06:00


與談人
醫改會董事長 劉梅君
監察委員 尹祚芊
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盧孳豔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秘書長 張克士



這幾年常發生開刀醫師因工作超時昏倒、年輕實習醫師過勞猝死、護士抱病吊點滴值班的新聞,曾在林口長庚工作三年的護理師林美琪日前投書CNN,控訴血汗醫院: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先吞一顆止痛藥!再世華陀、白衣天使為何自身也難保?

台東醫院積欠護士四千多天假,其中有人積假八十八天最多,院長說這是『歷史共業』;藥劑師像發藥機器人,五分鐘就得處理一張處方箋。在日本,一個護士平均照顧七名病人,反觀台灣平均得照顧十五人!勞委會公佈醫療業是高壓疲勞名列前茅的產業、高達32%醫院勞動檢查不及格,超時工作違規率由99年5.6%升至100年的8%,為何救人的熱血醫院淪為血汗工廠?台灣護理勞動條件差普遍存在各大小醫院嗎?台灣醫療體系舉世聞名,是各國讚歎學習的對象,事實上卻是拿醫護人員性命換來?何以如此?醫護人員、藥師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辛酸?

衛生署統計,國內領有護理證照人數23萬多,但實際執業卻只13萬,為何十多萬的護士流失?以前內外婦兒急診五大重症科別的醫師人人搶著當,如今淪落到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甚至被戲稱為「五大皆空」,醫護人力嚴重失衡的根本關鍵?衛署推動護理人員不打雜改革,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醫護工作爆量,容易出錯,直接影響病人權利,病人只能自求多福?週四晚間七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揭開醫護爆肝內幕!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菜籃革命 對抗餐桌危機!



首播 4月26日(四) 晚19:00
重播 4月29日(日) 早06:00


與談人
飲食專欄作家 徐仲
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推廣課課長 張雅雲
種菜達人 董淑芬
248農學市集經理 李建誠

美國傳出狂牛症病例!一頭加州乳牛罹患狂牛症,是2003年之後美國第四起本土病例,連帶影響到今天立法院原本排定是否要讓瘦肉精解禁的食品衛生法審查。
毒奶粉、狂牛症、塑化劑、瘦肉精、農藥殘留…面對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吃甚麼怕甚麼,搞得大家寢食難安。

因為擔心吃到毒,吃到化學添加物,現在很多人寧可花錢心安,用更高的代價購買有機產品,但消基會抽驗發現,號稱有機,高達五成卻沒有認證標章,甚至還檢出殘留農藥。台灣氣候溫暖潮濕易生蟲害,真的有辦法種出無毒有機的蔬果嗎?

除了逛有機店,全台還掀起一股“吃在地、支持小農”的農民市集風,從北到南近30個農民市集正蓬勃發展,與農夫近距離接觸有什麼好處?多數農民市集強調『友善耕作』,相較於市面上販售的蔬果真的比較安全嗎?他們沒有能力接受有機檢驗,也未必符合嚴格的有機認證,你何以相信小農的生產過程和品質?

尤有甚者,乾脆自己在陽台屋頂種菜,當起城市農夫,或租小塊農地,平常有人管,週末假日自己來。週四晚間七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種菜達人董淑芬現場教你如何澆水5~7天,就可以輕鬆收成花生芽,發動菜籃革命,一起對抗餐桌危機!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物價漲!薪資減! 苦日子怎麼過?



首播 4月19日(四) 晚19:00
重播 4月22日(日) 早06:00


與談人
經濟學家 馬 凱
公平會委員 林益裕
人民火大行動聯盟發言人 賴香伶
消基會董事長 蘇錦霞

油電雙漲讓百業HOLD不住,柴米油鹽醬醋茶包括各種小吃、餐飲各項民生消費品無不喊漲,士林夜市有蚵仔煎業者就率先說,五十塊一盤要漲成六十塊,最高漲幅25%!還有奶粉罐變輕了,饅頭包子變小了,披薩的料變少了…電費還沒漲,物價先飆,這究竟是反映成本還是業者哄抬?馬總統指示要以所有政策手段穩定物價,足以對抗這波漲風嗎?該怎麼做才能減輕民眾痛苦指數?

主計處擔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會破二;經濟部每月定期查價兩次增為六次;消保處也和七大賣場業者緊急開會設置抗漲專區,還要陸續宣布優惠方案;公平會也表示,將針對23項重要民生物資,包括奶粉、飲品、糖、油、維他命C、桶裝瓦斯、水泥、汽機車、速食麵、菸酒、豬肉雞蛋雞肉、大蒜、花生、檳榔荖葉、洗髮精等展開調查。

油電有成本推動效果,行政院長陳冲說,適度的通膨是社會成長正常現象,物價上漲並非壞事,真的可以促進經濟活絡?但要怎麼漲才合理?

萬物皆漲,惟獨薪資零成長。勞委會調查,大學畢業生起薪88年28551元,99年降為26455元;專科畢業生由24784元降為23891元,起薪越來越低,物價越來越沉重,台灣勞工的所得差距、薪資及工作機會等問題為何無法根本解決?台灣經濟發展的好日子已在2010年終止?未來不可能更好?人民的心態與生活方式要怎樣改變?週四晚間七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從源頭分析台灣十六年來餅沒做大,搶食的人更多,越活越回頭的根本問題!

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

長照十年!原地踏步?



首播 4月12日(四) 晚19:00
重播 4月15日(日) 早06:00


與談人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王增勇
紅心字會副秘書長 吳家慧
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全國聯會理事長 吳宗頂

前年王姓老翁釘死重病老妻的慘劇,暴露台灣缺乏完善的長照系統,但一次次的悲劇卻無力推動政府制訂長照網,監察院認定十年長照計畫缺乏配套、宣導不足,預算編列過高但執行率太低,因此糾正內政部、衛生署!

衛生署表示,外籍看護只是長照服務的補充勞力,台灣不能過分依賴,事實呢?內政部統計,台灣老年人口240萬,占總人口10%,其中需要長期照顧有七十多萬,扣除十餘萬人接受機構安置,剩下的二十萬恰巧就是目前台灣引進外籍看護工的數目,未來老人化社會難道家家戶戶都得請外勞代行孝道?印尼政府宣布2017年後不再輸出外勞,泰國也有類似宣示,這對人口老化、長照制度還沒建立好的台灣來說,如何是好?該如何填補長照人力荒?

本國看護僱用不易,要僱用外籍看護又限制重重,巴氏量表的評估必須在35分以下,即到達嚴重依賴程度才有資格,政府該順應民意放寬外勞申請標準嗎?這只能讓台灣暫時喘息,無法真正解決高齡化老人照護困境。

以長照機構來看,目前台灣較普遍的是養護中心和護理之家,分別有1071家、373家,投入長照服務人數從2008年39687人增至2011年83217人,面對暴增的老年人口,照護物力人力足夠嗎?家家戶戶真的需要一個全天候的瑪麗亞嗎?週四晚間七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一起檢討長照十年何以原地踏步?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肉品安全拉警報?捍衛健康!抓漏?!



首播 4月5日(四) 晚19:00
重播 4月8日(日) 早06:00

與談人
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 郭華仁
中央畜產會技術服務中心主任 林松筠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陳曼麗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常務監事 潘連周

2012年可說是台灣食品安全備受考驗的一年,從瘦肉精到禽流感,讓很多人惶惶不安。本地肉品被驗出含瘦肉精的消息四處流竄,真真假假讓人摸不著頭緒,就連基因改造的農產品也被學者點名,可能是下一個危害健康的地雷。
台灣每人每年吃掉40公斤豬肉、6公斤牛肉、21公斤禽肉,食肉量是日本韓國的一倍。至於市面上的大豆有八成,玉米56%來自基因改造。曾幾何時,這些我們每天賴以維生的食物相繼出問題?

農委會和地方防檢局、家畜衛生試驗所人員已經忙翻天,每天趕數十場,要在家禽家畜上市前進行抽驗,沒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台南、宜蘭、雲林說要讓瘦肉精零檢出,可能嗎?要如何源頭控管?

這就回到農民的良心、生計,與農業的本質。在西方主導的全球化市場經濟時代,壓低成本做有效的飼養和種植,讓大面積機械式的大農制佔絕對優勢,以人工改良物種、加速生長,取代傳統的飼養與種植方式,美國因此成為世界最大農產品輸出國,握有如同武器般的糧食權力。台灣小農成本高,獲利有限,農民必須找出長得快且長得好的耕作養殖方法,圈養、灌食、飼料裡摻添加物..讓我們四周非自然食物充斥。

週四晚間七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健康抓漏,究竟怎樣從食物源頭把關?!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都更變臉大翻身?!實現居住正義?



首播 3月29日(四) 晚19:00
重播 4月 1日(日) 早06:00

與談人
地政士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 林旺根
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丁致成
政大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張金鶚
律師 蔡志揚

延宕近三年的文林苑都更案,因為兩戶王姓住戶不願參與,讓都更案遲遲無法執行,北市府日前通知王家,19日是搬遷最後期限,不然就要強行拆除,28日凌晨四點警方進駐,王家人、聲援學生和團體以雙手互相緊拉的方式抗拒,但最後28日中午警方先抬走聲援人士,而後勸離王家人,他們手捧祖先牌位哭著走出家門。

原本都市更新是為了改善都市景觀與居民老舊的居住空間,同時建商可以取得更多容積率,看起來似乎三贏,但為何衍生出這麼多爭議?一開始王家人就表明不願加入都更計畫,為何一定要『強迫中奬』?郝市長說不能讓少數人的堅持犧牲多數人的權益,都更條例中的多數決是一種民主暴力?

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已經沒有開發空間,建商千方百計專獵老房子老社區做都更。近幾年,只要經過都更魔法,地區房價立刻鍍上一層金!都更列車開到哪房價就漲到哪?有地主因此一夕暴發成富翁,也有人被逐出家園,台灣都更受害者聯盟統計,自民國99年五月成立以來,光大台北地區的受害者上百戶,他們為何未蒙其利先受害?究竟怎樣才能實現居住正義?台北市屋齡三十年以上的房子共32萬多棟,比例近四成,都有機會變臉大翻身?有人專撿便宜的老公寓等待都更,是個划算的選擇?

週四晚間七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揭開新土地正義都更的迷思!讓我們一起想想,當仲介上門,你究竟同不同意要改建?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KASUY在都蘭



台東都蘭的小花老師,為了保存原住民傳統舞蹈文化,且看到部落內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的弱勢家庭問題,十年前,以族語「KASUY(柴火)」為名,取「薪火相傳」之意,組成薪傳舞團,教孩子們以表演舞蹈方式,建立自信心,也教他們用心看待自己的部落文化。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台灣電費太便宜!台電漲價止血?



首播 3月22日(四) 晚19:00
重播 3月25日(日) 早06:00

與談人
中經院董事長 梁啟源
台電獨立董事 吳再益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常務理事 趙家緯

電價調漲!初步規劃將分二波,分別在五月與十月,各類用電平均調幅二成到二成五,一家四口每月電費多繳160元。消息傳出,家庭主婦、小吃店、洗髮店無不怨聲載道直喊吃不消。目前台灣民生用電平均一度2.76元,工業用電2.36元,身為全球第三大煤炭進口國、天然資源匱乏,99%能源仰賴進口,台灣電費有沒有條件這麼低廉?究竟該不改漲?合理的電費又該多少?

國際能源總署統計,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用電量只比什麼都浪費的美國人低,排碳量同樣也高高在上,而且是全球平均的三倍。這一切就因為電價太便宜,國人不懂珍惜?政府民間喊破了嗓,要減碳要節能,但水電都便宜也都源源不絕而來,激勵不夠,怎麼節約?

台灣目前營業用電電價高於家庭用電,家庭又高於工業用電,政府用廉價的電力去補貼賺錢的企業,這公平嗎?怎麼調整才合理?台電到今年二月底止累計虧損已達一千三百億元,預估到五月就要賠掉半個資本額,到明年可能面臨破產。台電虧損黑洞是經營不善還是電價太低?

日本三一一核災之後,民眾對核能的安全疑慮再度升高,然而台灣有沒有條件不要核能,同時減少火力發電的比重?台灣民眾是否願意掏出更多銀子來換取安全?週四晚間七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冷靜思考台灣能源政策!

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民意大講堂(二十八):導盲犬-視障者第二雙眼睛



主講人:
導盲犬協會秘書長 陳長青
與談人:
視障朋友 張國瑞
導盲幼犬寄養家庭 Justin媽媽

全台有近六萬位視障朋友,但全台合格工作的導盲犬只有28隻,導盲犬不但嚴重不足,而且還經常遭到歧視被拒絕進入餐廳、捷運,台灣導盲犬協會亟待您伸出援手,為視障者培養更多眼睛。

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民意大講堂(二十七):關懷動物為關懷生命起點



主講人:
關懷生命協會創會理事長 釋昭慧
與談人:
關懷生命協會執行長 張章得
關懷生命協會常務理事 林雅哲
關懷生命協會專員 周瑾珊
政大國關中心副研究員 盧倩儀

美國總統林肯說過 :「我贊同動物均有其權利,如同人類均有人權一樣。這才是擴充仁心之道。」但虐待、遺棄、殘殺動物的新聞時有所聞,人類憑什麼動物如此殘忍?
基於眾生皆平等信念,成立生命關懷協會,以提倡動物權、為動物爭取福利,保育野生動物與維護生態平衡為宗旨,盼讓每隻動物的「個體生命」,都能擁有最起碼的生命尊嚴與生存權利。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愛無缺口



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對育幼院來說,很多來自問題家庭的孩子,也許他們的人生有個缺口,卻也因為這樣,才能讓別人透過這個缺口,投注關心。這是一則關於現代育幼院裡,無父母的孩子的成長故事,希望大家來關心他們。

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小心瘦肉精?!紐澳美牛.台灣豬全淪陷?



首播 3月15日(四) 晚19:00
重播 3月18日(日) 早06:00


與談人
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所長 楊平政
台灣風險分析學會會長 詹長權
反美牛聯盟代表 何宗勳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副理事長 林秋桂

瘦肉精烽火四起,除了美牛,紐西蘭和澳洲牛也驗出瘦肉精,甚至連台灣豬都淪陷!雞、牛、豬相繼出問題,民眾該如何吃才好?
2009年政府以「三管五卡」管制美牛進口,民眾原本以為從此可以安心,沒想到讓牛豬吃得少又長得好的瘦肉精早就進入市場,這是當初阻擋牛內臟、骨髓、牛眼等,防止狂牛症入侵所沒預料到的。如今開放美牛勢不可擋,馬政府宣布『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的16字政策方向,能徹底落實食品檢驗、明白標示,讓買與不買、吃與不吃由民眾自行選擇嗎?

台大教授孫璐西認為,美牛事件已經演變得「相當不科學」。在目前四十幾種瘦肉精當中,萊克多巴胺相較最安全!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實驗證實,萊克多巴胺24小時代謝率80%以上,除非一天吃超過500公斤牛肉,不然不會傷害到人體。就在這同時台灣豬也被驗出有更毒的另一種瘦肉精沙丁胺醇,可以讓肉豬體態好、肥肉少、賣價更高。消息一傳出,豬價馬上下跌百分之五,養豬協會呼籲豬農自清,自即日起凡豬隻進入肉品市場前,業者要先填寫沒有餵沙丁胺醇的切結書,剔除老鼠屎。

消基會2010年3月調查五十家餐廳,有52%沒標示肉品等食材來源、48%在菜單上未告知。瘦肉精牛流入校園、平價餐廳、加工肉品,防不慎防?

國人使用肉品方式複雜,加上衛生稽查人力嚴重短缺,強制標示產地政策真能落實嗎?立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審查《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有立委提案「零檢出」,可行嗎?怎樣讓外交經濟與民生健康兼顧?讓台灣民眾理性面對瘦肉精問題?

週四晚間七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小心瘦肉精!紐澳美牛台豬全淪陷?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關注都市原民孩童照顧 論文出書做公益

圖說:被伯特利照顧的魯凱兒童,正在翻閱《伯特利-被遺忘的都市部落》一書(主辦單位提供)。

陳佳鑫/台北報導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蔡宛庭,將四年來至都市原住民孩童照顧據點「伯特利」,蹲點記錄照顧孩童的血淚過程,撰寫成論文,凸顯出當地社福資源欠缺的問題。論文出版成《伯特利-被遺忘的都市部落》一書提供義賣,所得做為照顧基金,希望各界一起照顧這群小朋友。

《伯特利-被遺忘的都市部落》一書是蔡宛庭透過指導教授王增勇引薦下,至原住民自發性的孩童照顧據點「伯特利」蹲點四年的記錄,由於王增勇同時擔任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副董事長,鼓勵她將完成的碩士論文改編成書出版,蔡宛庭也拋磚引玉提供義賣。

全書的主角之一、伯特利的創辦人傳道Malayumu(漢名:盧秋月),是來自屏東霧台的魯凱族婦女。她23年前至五股傳道,發現許多族人的孩子,沒錢繳學費上學,在家也乏人看管照顧而肇生意外,成長過程中也因為缺乏關心而出現行為偏差。

秉持著祖訓「人就是要互相幫助」,她和妹妹拿出薪水共三萬多元,找了個地方動手油漆,買了幾張桌椅,並且取名「伯特利」,以神之名,開始照顧起孩子。至現在為止,伯特利最高紀錄,曾照顧將近一百名孩子,有原住民、新住民及漢人。

兩姐妹擔心斷炊,會四處爭取教授族語或傳統舞蹈的機會,賺取經費補貼,甚至還會貼上先生薪水,一路走來非常艱辛。除了經濟上的窘境外,盧秋月照顧孩子的單純想法,還受到體制限制,經常面臨同業告發或政府舉發,罰金讓她手足無措,急須各界幫忙。

蔡宛庭強調,政府訂定許多法令,希望照顧原住民孩子,但是「法令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移動後,反而不在法令的照顧範圍內」。她覺得,還好有「伯特利」,它們編織了另一張網,把被法令遺漏的孩子接了起來,承擔起照顧的責任。

「既然都是照顧孩子,為甚麼方式不能更多元呢?政府應該要容許更多元的幼兒照顧模式才對!」蔡宛庭語重心長的表示。

她覺得,與伯特利相處越是到後期,越能了解原漢文化的差異,四年的蹲點,記錄了都市原住民孩童照顧的血淚與辛酸,也凸顯出問題,讓她感觸良多。

Malayumu很感謝蔡宛庭把伯特利的故事寫出來,讓更多人看到這群需要被照顧的孩子。盧秋月說,互相照顧是部落的傳統,「會一直堅持下去,伯特利不會結束!」

至善基金會強調,伯特利的故事出版之外,本書的銷售所得將全數納入「都市原住民照顧發展基金」;同時,基金會獲得立委王育敏、高金素梅等支持,將在立法院積極主張幼照法第十條的盡速修改,讓社區互助照顧能在都會區重現,也讓都會原住民幼兒,能完整受到法令的照顧,並與新北市政府協調伯特利就地合法化的可能性。

至善基金會指出,本書將可在松慧文化出版社(http://www.songhui.com.tw/)、三民網路書店(http://www.sanmin.com.tw/page-default.asp)及實體店鋪購買得到,也將舉辦一系列校園巡迴演講,由本書作者、至善社工及Malayumu等,一起與青年學子,分享伯特利的故事與經驗,讓都市原住民孩童的需要能更廣泛的被看見。

至善基金會愛心專線:02-2356-0118。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