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媒體亂世 記者的吶喊



首播 8月30日(四) 晚20:00
重播 9月 2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台灣記者協會會長 陳曉宜
新頭殼董事長 蘇正平
公民記者 李惠仁

為了抗議旺中併購案,以及中國時報對於黃國昌走路工事件不實報導,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將在本周六「九一記者節」當天,聯合媒改社、媒體觀察基金會等團體發起「你好大,我不怕」反媒體壟斷大遊行,並且要求中國時報道歉反省。就在遊行前三天,中國時報承認走路工事件報導有誤,公開對黃國昌表示歉意。這是「要專業、反壟斷」的一線曙光嗎?

旺中寬頻併購中嘉案爭議紛擾多時,NCC為何遲遲無法定奪?旺中併購中嘉有線電視系統,真會變成媒體巨獸嗎?馬總統今年四月發表第一份人權報告書,除了一般人權問題以外,對於媒體經營問題點出「財團以雄厚資金擴大媒體版圖,將導致所有權集中化不良結果」。這樣的書面報告,能否改變台灣媒體經營的發展方向?

解嚴以來,台灣媒體從原本的黨國控制,慢慢落入資本家操控。記者也從力爭「外部新聞自由」,轉而反思「內部新聞自主」。1994年,記者第一次上街頭「為新聞自主而走」,催生了記者專業組織。要求新聞自主的路走了18年,現在記者再次上街頭,進一步要求制定跨媒體壟斷法,同時也呼籲嚴格監督媒體自律機制,以兼顧媒體專業自主與閱聽人視聽權益。

台灣媒體是社會的亂世禍源,還是受害者?2004年9月1111人力銀行對記者工作內容調查顯示,為了追逐收視率及閱讀率,以腥、羶、色新聞居首位高達82.66﹪,商業導向佔69.59﹪居第二,而政治干預佔50﹪居第三。認為自己可以發揮社會監督功能的僅佔4.95﹪,可充分平衡報導的只佔0.9﹪。2011年「世界價值調查」做了48個國家的跨國比較,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對電視的不信任度高達87%!比美國的 75%與日本的 30%都還高。2012年4月台灣趨勢研究所做的「公民心事大調查」,顯示84.6%的民眾認為企業購買影響新聞內容,53.8%民眾不贊成電視台業者購買頻道系統。

究竟是哪些原因壓垮台灣民眾對媒體的信任度?記者作為一個職業與志業,在現今環境下發出怎樣的吶喊?如果從媒體中出走,回歸公民記者身分,能夠發揮多少力量?網路新媒體興起,對於記者固守專業又有什麼助力?九一大遊行蓄勢待發,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見證新聞記者的歷史角色與定位!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權益不保 勞工淚追棺材本



首播 8月23日(四) 晚20:00
重播 8月26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自主工聯執行長 朱維立
華隆工會常務理事 葉紫慶
非典勞工工作坊負責人 林子文

華隆苗栗頭份廠五十多名員工,不甘一生心血化為烏有,徒步一百多公里到總統府陳情,即使汗流浹背、腳長水泡也要捍衛自己權益!華隆員工從六月六日開始罷工,一直到徒步北上、夜宿街頭,這七十多天的行動苦諌,政府看到了嗎?

十年來華隆先是要求員工薪水打七折,接著要求員工放棄原本年資、退休金,轉到紡安上班,這些做為早已違反勞動條件,卻看不到政府更有效的介入!

民營公司惡劣,公營事業也不良。退輔會轄下的榮電公司財務虧損面臨倒閉,員工四個月沒領薪水,多次前往退輔會、行政院與國防部陳情,始終沒有得到肯定答案。現在他們到行政院門前拉布條,站上天橋抬棺抗議,要的只是被積欠的薪水、退休金與資遣費!公營事業公然違法漠視勞工權益,政府又在做什麼?

失業率數字上揚,物價指數上升,經濟成長八度下修,7月分人民痛苦指數會突破6%。加上颱風來襲、農損嚴重,物價持續攀升,可預見的是,今年下半年的痛苦指數還會更高,對失業勞工、低收入戶,更是雪上加霜。

長期以來,勞工一直是弱勢,政府的法律及政策不足,既有違法事實卻放任不管!勞工工資、資遣費、退休金都受勞基法保障,但資方償債順序,永遠最後才輪到勞工!

一再發生罷工事件,並非勞工願意,但是,冤屈不得伸張,又是誰的錯?資方倒閉就落跑,把勞工說丟就丟,誰來看顧把生家性命交給工廠的勞動者?勞工問題若再遭漠視,將成為社會動盪的一大隱憂。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權益不保 勞工淚追棺材本!』從華隆案、榮電案,看台灣勞工困境。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民意大講堂(三十四):雲林虎尾 顧孫護樹的生命力



主講人:
雲林縣家長協會委員 周怡伶

與談人:
虎尾阿嬤 王李笋
雲林縣議員 李建志
虎尾阿嬤顧孫護樹自救會會長 陳源賓
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總幹事 魯紜湘
雲旭樓保存推動聯盟發起人 張妙祝
虎尾阿嬤孫女 王麗萍

雲林虎尾有一座美麗的森林小學「拯民國小」,校園裡的樹林是學生最好的自然教室,但是去年間,「拯民國小」突然被併校,成為大屯國小拯民分校,校產被麥寮高中接收。

雲林縣政府規劃將此地設為麥寮高中的藝術分校,樹林將被移植,家長、老師及地方人士等的擔心,校園生態會因此遭到破壞。

縣政府計畫在此興建校舍,將移除美麗的樹林,並預計在八月動工,引發虎尾當地民眾的質疑,認為在這麼倉卒的狀況下移植老樹,樹木的存活率令人懷疑,還質疑決策過程粗糙,未考慮當地民眾的感受。

當地居民多次與縣府溝通無效,成立自救會,提出保護森林國小的訴求,希望國小受到保護,讓這個綠意盎然的校園,能夠保留下來。此案該如何進行?值得大家共同探討!

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民意大講堂(三十三):向陽的杜鵑-精障者人權紀錄



主講人:
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秘書長 陳萱佳

與談人:
<向陽的杜鵑>主角 小侯
<向陽的杜鵑>主角 小韻

從國人使用全民健保的服務資料顯示,2010年因為罹患各類精神疾病的就醫人數,已經超過151萬餘人,精神疾病與心理健康,已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台灣精神醫療資源,從一片荒蕪到百花齊放的過程中,發生了螢橋國小事件1984年、「龍發堂」事件、精神醫療網的建立、精神醫療機構評鑑的推動、專科醫師制度的興革、《精神衛生法》的制定、1995年全民健保的實施,都是關於精神康復者的重大歷史事件。

康復之友聯盟的<向陽的杜鵑>紀錄片,回顧了精神領域發展歷史,省思台灣社會看待精神障礙者(以下稱精神康復者)的態度如何調整,以及精神康復者如何重回社會,了解更多精神康復者的處境與樣態。

<向陽的杜鵑>一片開頭,即以溫暖的音樂搭配一幅幅精神康復者的畫作,揭開精神疾病這個沈重的話題,片中訪到「以畫療傷」的憂鬱症畫家盛正德,聽他如何將罹患精神疾病的不幸,化作「生命最珍貴的禮物」。

值得讚賞的是,本片中有精神康復者以不掩面的方式,用最真誠的臉孔面對社會大眾,挑戰污名化!他們要以自己生命的不幸,作最公平的見證,將這不幸化作生命最珍貴的禮物!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這個議題!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尋找幸福彩虹!多元家庭破框而出



首播 8月16日(四) 晚20:00
重播 8月19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秘書長 簡至潔
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理事長 許秀雯
同志牧師 曾恕敏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吳紹文

為了一句「我願意」,女同志美瑜、雅婷奮鬥了七年,終於如願以償。她們身穿新娘白紗走進禮堂,在釋昭慧法師福證下完成終身大事!遭逢喪女之痛的藝人朱慧珍,也以「彩虹媽媽」身分為新人祝福。

台灣大約有139萬同志,但並非人人都可像美瑜、雅婷兩人一樣成為眷屬,全台灣第二對、公開結婚的男男同志敬學和阿瑋,結婚六年後,到戶政機關辦理登記被拒,控告戶政機關的訴訟還進在進行。一九八九年丹麥通過同性伴侶法以來,全球已有三十多個國家承認異性戀婚姻以外的家庭組成形式。但為何台灣法律至今仍舊不承認?台灣社會對於「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成家安排,是否仍舊刻版與固執,對多元家庭缺乏想像和包容?父母對子女性別取向是否依舊保守與壓迫?

根據「台灣同志壓力處境調查」顯示,58%同志曾有他傷經驗,主要承受語言暴力及人際排擠,其中29%表示曾有自殺念頭。為何同志朋友在台灣竟要承受如此大壓力?最常見的偏見與歧視有哪些?在公民團體倡議之下,台灣社會從追求「兩性平等」,到主張「性別多元」。什麼是性別多元?該如何做?認同性別多元的社會才能真正做到同志人權的保障嗎?

價值多元的社會,家庭型態也正在改變,家庭或伴侶不一定是要從婚姻來,民事伴侶制度、多人家屬組合,成為性別人權的新潮流。政府在《性別平等政策綱領》中不斷重申「尊重差異」、「正視多元家庭」,除了宣示口號還能怎麼做?多元家庭的伴侶權益又該如何保障?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尋找幸福彩虹!多元家庭破框而出」。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誰的居住正義?社福機構進社區



首播 8月9日(四) 晚20:00
重播 8月12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殘障聯盟祕書長 王幼玲
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總幹事 劉麗茹
政大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 王增勇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副召集人 彭揚凱

前陣子麥當勞慈善基金會要為癌症和罕見疾病兒童,在台北市大安區錦安里設立「癌症兒童中途之家」,讓偏遠地區的病童,到都市就醫免舟車勞頓,更方便過夜。不過當地里民強烈反彈,還張貼表達「誓死抵抗」公告,事件雖然圓滿落幕,卻已鬧得滿城風雨。
這並非單一事件,早在民國72年,「第一兒童發展中心」曾受到楓橋新村居民歧視抗爭,沒想到事隔廿多年,台灣社區仍在原地踏步。從南到北,對各種障別、病症、身分弱勢的福利機構,都曾遭遇大小不同的排拒衝突。這突顯社會對弱勢居住課題的陌生跟忽略,為何做公益會引起反彈,甚至揚言誓死抵抗?台灣社會為何會變得如此冷漠?

根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82條定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相關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於社區中提供身心障礙者居住安排服務,遭受居民以任何形式反對者,直轄市、縣(市)政府應協助其排除障礙。政府依法行政的效力夠嗎?公權力進入之後,是否就能保證社福機構和社區相處融洽?社福機構進駐,真的會影響房價嗎?

社會福利社區化是必然的趨勢,「去機構化」是為了讓身心障礙者在社區生活、與社會融合。政府應如何保障所有國民(不分老少病殘)近用與安居權利?一般大眾憑什麼剝奪他們的居住正義?弱勢者如何能在社區找到安身之處?

今年底正式上路的「住宅法」明訂由政府或獎勵民間興辦「只租不售」社會住宅,特別將反居住歧視條款納入,「任何人皆應享公平居住權利,不得有歧視待遇」。台灣做得到嗎?未來的住宅政策是否能有效協助?如何避免居住者標籤化?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誰的居住正義?社福機構進社區」。

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民意大講堂(三十二):從社區大學發展看台灣終身學習願景



主講人: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常務理事 蔡素貞

與談人: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創會會長 顧忠華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高茹萍

社區大學,這個由民間發起,並以「解放知識、催生公民社會」為主要宗旨的成人社會運動,發展至今已十餘年,台灣的社區大學遍布全省各縣市,包括離島金門及澎湖均有社區大學,目前全國共有八十餘所社區大學,每年近30萬的學員持續進修學習,社大對成年人而言是一個得已積極再進修的管道,亦是對社會有理想青年人得以發揮長才之處。但目前在終身學習法中僅一條提到社區大學,顯示社大法治對社大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如何透過社區大學既有發展的知識解放及催生公民社會的基礎,進一步勾勒出台灣未來成人終身學習的完整配套方案,考驗著社會及政府的智慧,政府、民間各方該如何正視此議題?該如何進行?值得大家共同探討!

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民意大講堂(三十一):抬行李運動會



主講人:
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理事長 黃榮墩

與談人:
台北好人會館主任 郭宗棣
抬行李運動發起人 張文憲
抬行李運動發起人 林惠梅
志工學生 呂柔萱
志工學生 邱靝藤
志工學生 戴欣芸
好人會館企畫執行 曾馨瑩

台灣處處充滿愛,花蓮有一群年輕志工,暑假期間沒有出去玩,他們發起了「臨時孫子」的活動,在花蓮車站幫阿公阿嬤們提重重的行李,這樣的動作也讓好多阿公阿嬤覺得好甘心。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