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馬英九的捐與不捐

勵馨基金會 執行長 紀惠容

馬英九出爾反爾,令社福團體咋舌。從第一時間率先說要將消費券捐出去,卻又因幕僚勸說,決定不捐了。
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很多人包括媒體,希望總統能親自使用消費券,產生帶動民間消費的效果,所以後來總統決定從善如流。」又說:「總統會另外以現金捐贈社福團體,而且目前初步的規劃,至少會捐消費券10倍的金額。」

馬英九、劉兆玄決定拿著消費券帶頭血拚,馬英九身為國家文化總會新任會長,還不忘要大家把消費券用在文化產業上,卻忘了消費券也可以創造用來購買社會服務。

諸不知君無戲言,馬總統如此的改變,不僅失自己尷尬,也失信於社福團體,且勢必影響所有公務體系的人員不敢將消費券捐出去,又會造成大家誤以為捐出去無法刺激消費。

事實上,社福團體拿到消費券絕不可能把它存起來,它很快就會被花出去的,而且保證用在更需要的地方。社福團體可以將消費券用來轉贈給急需救助的個案、家庭,也可用在安置、庇護中心的日常消費採購,更可以在即將到來的過年、經濟寒冬時,發個微薄的紅包或煮個溫的圍爐火鍋,給無家可歸、住在中途之家的案主,或獨居老人。

從馬團隊幕僚的輕言建議,可以得知,馬團隊太輕看社福團體,而且對它們有很大的認知盲點。他們既看不到社福團體的價值,更不知在經濟海嘯中與它們成為夥伴關係,錯失關鍵時刻的影響力。

社福團體或非政府組織在市場失靈、企業失靈的時刻,最能發揮關鍵性的影響力。看看聯合國在搶救或幫助第三世界的脫貧計畫,哪個不是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在經濟不景氣時,企業界往往為了追求利潤、減少損失,關廠的關廠,裁員的裁員,把企業社會責任拋諸腦後,造成社會很大的衝擊,此同時,大概唯有社福界會苦撐在那兒,艱難又堅忍的陪伴孤老貧病者,再怎麼苦,他們也不會輕言放掉個案的。

馬政府在經濟不景氣時,不斷釋出善意給企業界,從減稅到補助樣樣都來,可惜卻忘了最忠實、可靠又可以幫到他的社福界。

今天消費券特別條例即將協商,希望能讓大家看見社福團體的價值,以消費券購買社會服務不失為一個有創意的構想。

社福團體需要的不是馬英九的消費券十倍金額,而是看到社福組織的價值與影響力,打造一個積極有效的夥伴合作關係,善用他們,發揮關鍵影響力才是最重要。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裁員.放無薪假 Q&A


首播:98年1月3日 週六 19:00~20:00
重播:98年1月4日 週日 10:00~11:00


與談人:
勞委會副主委 潘世偉
台大社工系教授 詹火生
人民火大行動聯盟發言人 賴香伶

裁員、減薪、放無薪假不斷,勞工人人自危!天下雜誌2009國情調查,高達68.3%的民眾擔心未來一年自己或家人失業,對政府在未來一年提振景氣,解決人民燃眉之急,57.5%的人沒信心。

增加競爭力,多謀出路,各地職訓中心爆滿,過去怕沒人來上課,如今報名的人太多沒班可上,原本小班制二十人,現在勉強增加座位成了三十人的中班制,最熱門的電腦班、珠寶鑲嵌班只收兩百人卻來了八九百,還得經過面試筆試。讓不少人感嘆,不僅找工作難,連要學第二專長也難!

政府提出四大職訓計畫,真能人人獲益?

搶救失業,短期擴大內需方案預期增加一萬四千就業機會,還有中長期以四年時間投入兩百多億增加四十五萬六千個工作,政府提出一籮筐的就業方案與預算,做得夠嗎?

本週六晚間七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勞委會官員親上火線回答勞工朋友工作權的問題!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優雅動人的台灣性別史

勵馨基金會 執行長 紀惠容

在經濟不景氣的今天,台灣多了怒氣與怨氣,要找到感動力的事情,還很不容易,可是這幾篇阿嬤的故事卻在我的心中盤桓久久。

這些阿嬤生在不景氣的年代,甚至是戰爭、物資匱乏的年代,她們卻是如此優雅有韌度,她們可以說就是台灣的見證與歷史。

我的好友高丹華被阿嬤所吸引,居然可以來回奔波,陪伴她們寫生命故事。她用她的熱情與耐心,鼓勵、激發阿嬤拿起紙筆,一筆一筆寫下她們隱藏、內斂的自己、家人或孩子的人生故事。

阿嬤寫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情節,卻有偉大的力量與感動。她們平均高齡超過七十歲,台灣的歷史軌跡就在她們的字裏行間委委道來,尤其是當代女人的命運與性別待遇,讓活在現代的我,羞愧不已。

她們無瑕倡議性別平等,卻咬著牙根為家人拼命活下來,也因為有她們的犧牲,撐起台灣的半邊天,台灣下一代的女人也才有機會綻出頭角。在那樣的年代,她們堅毅不拔的大愛,沒有怨言,用堅忍的母愛,寫下了經濟奇蹟的台灣歷史。

台灣的阿嬤樸實可愛,過去沒有機會被投資、栽培,現在她們又用力的寫,為台灣性別史添加色彩,留下豐富的歷史資產,我的感動不是可以言喻的。

阿嬤謝謝妳們,願上帝賜福妳們。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我們不能沒有瑪利亞?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日前行政院長劉兆玄與經濟部長尹啟明針對外勞裁減事宜緊急喊卡,這顯示台灣引進外勞十五年歷史,如疾駛列車,只增不減,無從採煞車。

目前台灣共有37.3萬名外勞,近年來快速成長,其中從事製造業的約19萬人、看護工有16萬,大約占台灣近八百萬名勞工的3.7%,比韓國0.7%、日本1.1%都來得高,每年產值675億,台灣的製造業與家庭看護,似乎都無法從依賴廉價外勞的漩渦中爬出來了。

回顧政府當初開放外勞,是希望企業根留台灣,藉此維持本國勞工的就業機會。但十五年來企業仍然出走,台灣產業也未達轉型升級,而今年全球金融風暴,九月份台灣失業率竟高達4.27%,約有46萬本勞失業,創下四年來同月新高,此時政府難道不應重新思考引進外勞政策?

原本政府部門研議縮減3.5萬至五萬名外勞,以搶救失業率,增加本勞的就業機會,卻臨時踩煞車,為什麼? 而早在民進黨時代,前勞委會主委陳菊曾經十八次提到每年要縮減一萬五千名外勞,七次明確表示每年縮減外勞是既定政策,後來都也無疾而終,究竟為何?這中間除了台灣逐漸依賴便宜外勞之外,是否也牽扯到仲介的龐大利益?

看看台灣的人力仲介公司,十五年來增加八倍,已高達916家,估計其每名外勞仲介費少則十萬元計,全年916家每年至少有370億收入。這些利益誰擋得了?

雖然,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韓國、日本都準備大幅裁減外勞,提供本國人更多工作機會,大馬政府更明白指出企業應該增加人事成本,不能再用低價勞工!而台灣卻還停留在企業、雇主導向的思維中,甚至無法從盤根錯結的利益糾葛中脫身。

前勞委會主委詹火生曾說,最好的勞工政策就是沒有外勞。但是台灣似乎已無法走回頭路。一但開放企業使用廉價外勞,逐漸依賴成性,企業當然不思轉型,尤其在經濟不景氣當中,企業抗拒高成本的本勞,是可想而知,另家庭看護需求者更遑論要使用較高成本的本勞。

其時,在經濟不景氣節骨眼,政府更應高瞻遠矚,帶領企業轉型,也讓台灣的勞工有喘息、升級的機會,重新思考引領現代軟性的產業別業。台灣不能停滯在依賴廉價外勞的漩渦中。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媒体亂棒,打死學校吸菸區

勵馨基金會 執行長 紀惠容

日前報紙批露某所高中設置吸菸區,引起嘩然。我正在觀察,下午的新聞,學校受不了壓力就停止吸煙區設置了,唉!若如學校所言,是為輔導學生減少抽菸量而設,而且戒菸率成功率很高的話,就應堅持。半途而廢,很可惜!

我看到許多事件經過媒體的報導,事情就演變的似是而非,沒人看清事情的真相。這或許就是媒體的淺薄,為求衝突,通常會將不同說詞的兩造意見並陳,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甚至再給它加碼各打五十大板,吵熱話題,增加閱聽率就好,管他什麼真理或正義。

其實,這件事情,媒體抓住了佛教設立的學校、又學生未成年吸菸違反法令,充滿不道德性等新聞衝突要素,而大加撻伐學校設吸菸區。閱聽人乍聽之下,確實會質疑設吸煙區?這豈不是變相鼓勵學生吸煙?甚至懷疑身為教育單位,怎可如此教壞學生。

果然媒體訪問了不抽菸學生,他們痛罵學校太離譜,一名女學生說:“我在樓下教室都聞得到煙味,臭死了!”另一學生則指出,學校吸煙區存在很久,“要抽煙不用偷偷摸摸,同學約一約就去,反而助長抽煙風氣。”一名女學生也說,學校這樣的做法,“根本是讓大家以為抽煙是好事。”

偏偏我曾是媒體人,且待下文,有媒體訪問到學校輔導室說,他們是為協助學生減少抽菸量,採定點、定時、定量,登記的學生須繳交戒菸金,並且家長須簽同意書,而且輔導成效很不錯,有學生表示從每天十根已減到三根,甚至有戒菸成功者。

到此,媒體似乎做到了平衡報導,讓兩造說話,然而媒體並沒有罷休,繼續以違法菸害防治法批判學校,紕漏的當天下午,學校就宣佈無限期停施。

事實上,台灣將近一成的高中生中吸煙,學校當局若依法令執行,也只能取締不就是視而不見,有如鴕鳥般讓期待問題消失?我認為,設吸菸區是有具有教育意義的:

很可惜的事,台灣很多的公共政策、教育理念在淺碟式的媒體論壇中,通常是無法好好討論的,它也扼殺了原本美意或擠壓改進的機會。此減量抽菸措施若學校有成效,站在教育立場就應堅持。或許吸煙區名詞不佳、或輔導方式有待改進,這些應可透過理性對話而有進步空間,而非被媒體懲罰、亂棒打死。唉!台灣的媒體少了理性的論壇空間。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減稅不能救經濟

勵馨基金會 執行長 紀惠容

賦改會組在多位專家學者聲明退出之後,還能取信於民?他被民間單位所組成的稅改聯盟指稱玩假的,因為它嚴重頃向工商團體訴求的減稅方向,卻無法處理政府財政缺口、債留子孫與稅制不公的議題。

目前,政府債務餘額如加計遞延及或有負債,已高達13.8兆元。每年財政缺口近3,000億,不管是舉債或以特別預算支應,都將債留子孫,破壞世代正義與信賴。要解決此問題應擴大稅基,而非減稅方案。
更何況,民間團體與有良心的企業介不斷指出,台灣目前的稅制問題是有錢人繳稅額與財富不成比例,有錢人錢滾錢者不繳稅,勤勞的薪資所得錙銖必較,億萬富翁不用繳稅,如年所得在3億以上的40名台灣鉅富中,有8人一毛稅都沒繳,16人只繳1%的稅!這種稅制偏差將形成社會公憤。
而在這同時,工商團體竟臉不紅、氣不喘的出巨資,製作減稅可以促進經濟成長的電視廣告,密集播出,企圖影響賦改會與社會大眾。其實,這些工商團體的動作,民間團體早已窥見其動機,從經發會、財改會到經續會,工商團體那次不是以團結一致的行動來保護與爭取自身利益?

令人洩氣的是,政府主管單位在賦改會尚未結論時,卻一再強調法規鬆綁等去管制化的方式,會吸引外商加碼投資、本土企業願意將資金回流,藉此達成經濟成長目標,但問題是,我國在資本利得方面稅基已嚴重流失,行政院又出面承諾降低營所稅、貨物稅、遺贈稅等稅率,這將讓政府財政與稅基不公更雪上加霜?主管單位所謂的經濟成長,稅收就會增加的「養雞下蛋論」,完全不適用於當今台灣!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視障者與明眼人的戰爭

勵馨基金會 執行長 紀惠容

台灣大法官會議日前做出解釋,『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所規定之「非視覺障礙者,不得從事按摩業」違憲,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至遲於屆滿三年時失其效力。

超諷刺的是,韓國憲法法院也在十月30日作出裁決,只有視障者才可以從事按摩。兩國對於視障者的工作權居然有如此全然不同的解釋,值得探討。

其實,早在2006年5月,韓國憲法法院也曾頒布法令,宣告只允許盲人從事按摩業是對正常人的歧視,違反憲法。當年,三名視障者按摩師跳樓自殺以示抗議。歷史如此更迭,到底何者對視障朋友工作權是好?

根據台灣大法官解釋,禁止非視障者從事按摩業始於民國69年的殘障福利法,但隨著社會發展,按摩就業和消費市場擴大,盲人專事按摩業的規定對其他人造成過度限制,違反憲法平等權及工作權。另外,按摩的範圍不明確,執行標準不一,坊間的腳底按摩、推拿塑身、護膚美容、健康會館或理髮店等行業,只要營業中有明眼人按摩,都可能被處罰;這使得有意投身按摩業的明眼人須轉行或失業,對消費者不公平。

但是,這樣工作權平等的解釋,對視障朋友而言,這隻十字架太沉重,而且要他們承受錯誤政策的原罪,也是非常不公平的。現今之所以高達40%視障就業者從事按摩業,乃過去數十年的教育養成與就業機會限制的政策結果。

加以主管機關長期忽略視障者稟賦,侷限於按摩業輔導,以致相關規定施行近三十年,仍未能明顯改善視障者之經社地位,甚至連司法官特考,視覺障礙者至今報名考試的機我會都沒有,又如何談工作權的平等?

依據勞委會96年所公佈的資料,視障者的勞動人口約有24000多人,其中有7000人是有實際從事就業工作,3000人領有按摩執照,占了視障就業人口的40%,台灣若開放明眼人按摩,視障者的生計將受到嚴厲的挑戰。

殘障聯盟憂心指出,借鏡日本案例,在開放明眼人從事按摩工作後,原先從事按摩的視障者,僅剩下18%繼續從事按摩業,依此推估,台灣3年後原法令保障的效力失效後,估計將有2400位視障者的工作機會受到威脅。

呼籲在原保障條款失效的三年內,相關的主管單位應加速腳步,盡速建立配套措施。如教育主管機關應重新審視對於視障者的教育規劃,內政部提出緩衝配套措施,勞政單位應開發真正適合視障者的就業職種、媒合轉業,確保憲法所賦予人民的平等工作權。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困境中的小媽咪

勵馨基金會 執行長 紀惠容

看了上百篇的有關小媽咪的投稿,字字血淚,令人不捨。這些青少女懷孕的故事,活生生就在我們的社會中。我們是要譴責他們,或是陪伴他們面對現實呢?

有些孩子在困境中有了貴人相助,有些則沒那麼幸運,孤單獨自承受,承受這可能造成他一輩子的遺憾。台灣現在每年有近五千位的少女懷孕生子,我們眼看她們早逝的青春中,卻得孕育一個來得太早的生命,這樣的意外,讓這些聒聒墜地的嬰兒與母親,可能步上貧窮的命運。身為社福界的勵馨,看到她們的困境,包刮社會對她們的譴責、小爸爸的落跑;就學權、醫療權、福利權的欠缺,卻也看到她們的勇敢與堅毅的生命力。

從這些文章中,有些少女為母則強,選擇了單親媽嬤或結婚,成為當小媽咪;有些知道自己養不起,為了嬰兒的未來,選擇了出養,也有強忍眼淚,選擇了終止懷孕。她們表示 :『這樣出養或中止懷孕,就像從自己身上挖去的一塊肉,生命中永遠的一個黑洞。』

勵馨呼籲,青少女懷孕最大的責任在父母。我們應該檢視成人世界如何看待、協助青春男女蠢蠢欲動的情慾?或如何教導他們度過這樣的狂飆時期呢?又少女真的懷孕時,我們願否放下譴責,學習陪伴他們走過?

這些挑戰,是現代父母的功課,讓我們從傾聽開始。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終止隱密的現代奴役制度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一個隱密的現代奴隸制度每天發生在你我之間。全球有2700萬人成為貨品,標上價格,在國與國之間的邊隙層層轉賣。送到家庭、醫院、工廠或農地強迫勞動,或是被出賣自己的身體。

根據聯合國估計,人口販運已成為全球僅次於武器和毒品第三大非法產業,每年可創造高達三千二百億美元的商機,兒且持續以六十至八十萬被害人的數字增加中,其中80%是女性和兒童,人口販運已嚴重侵害全球婦女、兒童人權。它是一個現代的奴役制度,遠超過十八、十九世紀黑奴的買賣。

台灣被美國國務院人口販運年度報告列為第二級名單,並被指為人口販運輸出國、轉運國及輸入國。根據台灣官方統計,由國外輸入性產業的中國籍和外國籍女性破獲近上萬名。2007年在台灣行蹤不明的23000名移工中78%是女性,每天有30位移工失去行蹤,

人口販運除了經濟因素外,輸出國與輸入國對女性地位的價值觀,是促使女性成為多數人口販運被害人的深層原因。在台灣,外籍移工逐漸轉為醫院及家庭看護工占大宗,比例上女性漸占多數,九成以上家務女性移工,她們大多被強制保管護照、廿四小時待命、甚至有人在不知情下被轉手、受虐。

這種情況要改變!我認為,終止人口販運,需要每一個人行動。國際知名奧斯卡影后艾瑪.湯普遜、瑞奇.馬汀都參予了反人口販運行動。

勵馨基金會積極發起亞太區第一個聚焦人口販運的影展,就是一個參予的最好機會。勵馨共引進五部鉅片:【被販賣的人生】、【中國正藍】、【阿青的14個雇主】、【夏日之月】、【販運】自十月三日起分北、中、南、東四個場地公開免費播映,電影放映後均有專家座談。透過影象和生命分享,讓社會大眾實際體會被害人的感受。

影展中的〈阿青的十四個雇主〉就是本土自製的真實紀錄;印度片〈夏日之月〉讓受害的被販運少女透過戲劇展現新生,是一部笑中帶淚地呈現苦痛的喜劇;〈中國正藍〉表現出輸出毒奶的中國,在勞動人權方面的貧瘠,卅元台幣一天工資,未成年女工每周七天、一天十八小時製造的牛仔褲,讓人不忍穿上身。本片更獲得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的「國際特赦人權獎」等多個獎項,是國人難得一見的國際人權紀錄鉅片。

澳洲片〈被販賣的人生〉從一位耿耿於懷的澳洲退休警官追查跨國性奴役的真相開始,巷十年前的一椿命案,死在拘留所的泰國女孩,讓妓院、庇護所、監獄、泰國窮鄉和人口販子間,不斷流動黑暗與邪惡,真實展開在觀眾眼前。

詳情請上勵馨基金會網頁www.goh.org.tw,或【2008反人口販運影展場次】
電洽: 02-2367-9595勵馨基金會詢問。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學生志工幫忙光華部落架網站賣水蜜桃



泰雅族小朋友大喊「有沒有見過這麼大的柿子」,看著外表紅潤的大甜柿,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桃園復興鄉偏遠的泰雅族光華部落,海拔一千多公尺,從山下上山至少要二個半小時。過去,一條路上70個攤子彼此削價競爭,銷售情況差。五年前,中原大學資訊系的志工學生,幫這兒的果農架網站接訂單,從此改變了善光華的生活面貌。

泰雅族小朋友大喊著「有沒有見過這麼大的柿子」,看著外表紅潤的大甜柿,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
這裡是桃園復興鄉偏遠的泰雅族光華部落,海拔一千多公尺,從山下上山至少要二個半小時。
五年前,中原大學資訊系的志工學生們幫這兒的果農架網站接訂單,從此改變了光華的生活面貌。
下個月,大甜柿就要採收上市了,同學們再次上山,和果農劉光成討論收成情況,他們熟得已經如一家人。
光華部落的農家種植水蜜桃和甜柿,因為不在北橫沿線的拉拉山觀光景點上,遊客不會專程繞到這兒,果農得一大早把車子拉到大馬路上佔地盤搶位置。
過去,一條路上70個攤子彼此削價競爭,銷售情況差收入不穩定,水蜜桃季則忙著擺攤,沒空照顧小孩。
劉光成說,我們曾經一天一盒也沒賣到,等於是「連便當的錢都沒有著落」。
劉光成表示,以前4、5點就要準備材料,準備將果子搬上車,所以小孩子吃的早餐往往都是冷的。他們常常跟我們講「爸爸,我們吃的都是冷飯」,但是沒有辦法「因為是生活嘛!」
當初架設網站,果農們半信半疑,沒想到上網訂單如雪花般飛來,甚至賣到缺貨。每年熟客回流率高升,還有澎湖外島老主顧,短短五年打出了知名度。
劉光成指出,當時很好玩,桃,我們那時很單純,沒看過電腦,我們認為憑網站的那條線怎麼能銷售水蜜,誤以為水蜜桃是要經過那個線進去。結果配合後「哇,真的差太多了」
學生數位服務志工團的大孩子也沒想到,他們居然做了大事,讓光華部落十二、三戶人家,收入變得穩定,原本家長常常積欠學童營養午餐費的問題也獲得解決。這群大孩子還可以抽空教小學生作業,教他們用電腦,無形中也把城市教育的資源給帶進了偏遠地區。
中原資訊系學生彭啟東說,我們非常感謝果農們,他們願意把一整年的生活家計、他們的水蜜桃託付給我們。
彭啟東表示,這幾年透過網路行銷的方式,對農家的經濟有實質上的幫助,農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照顧他們小朋友的教育品質。其實不是我們幫助他們,我們後來發現,他們幫助我們的反而是更多的,我們在他們身上學到的東西非常多。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葉樹姍的捐款要還嗎?

勵馨基金會 執行長 紀惠容

最近有一則新聞可能大家都沒注意到,就是台北地方法院判定大愛電視台經理葉樹姍的捐款「損害債權」,因而宣判撤銷葉樹姍的捐贈行為,受贈的二十個公益團體,包括慈濟、法鼓山、世界展望會、婦女救援基金會、雲門舞集、婦女新知基金會、司法改革基金會等,須將其捐款共八十四萬八百五十元全數返還,再由葉樹姍償還給陳姓債權人。

葉樹姍是因為身為連帶保證人,為前夫背下四千兩百多萬元的債務。十年前開始,葉樹姍的每月薪水便被強制扣款二分之一以償還債款。而她私下的善舉,卻讓債權人認為葉樹姍惡意躲債,因而狀告葉樹姍與二十個公益團體,不知讀者如何解讀業樹姍的捐款?曾受捐贈的婦女新知基金會表示,法院所列出每筆一千元、三千元、五千元不等的小額捐款,顯然是葉樹姍主持公益活動後,不願領取再回捐給公益團體的費用,如此之小額捐款,何來「損害債權」呢?婦女新知基金會為了抗議法院判決的不合理,決定上訴到底。

其實,法院要求公益團體返還捐款,不盡情理。此例一開,未來公益團體在接受捐款時,是否還必須先調查捐贈人的財務狀況? 這樣的判決,重挫捐款人與公益團體。

葉樹姍與眾多「夫債妻還」的受害女性一樣。按理說法院讓葉樹姍保有二分之一薪水得以自由支用,為何她不能捐獻公益?而該把這二分之一薪水全數花費在食衣住行娛樂…等無法被債權人追查返還的事項上?一個在媒體專業上受到尊敬的女性楷模,為其前夫背書的後果,是如此不堪!

葉樹姍的遭遇並非特殊個案,婦女新知基金會指出,這種「好傻好天真」同意成為連帶保證人的大多是女性伴侶,她們1994年成立的「民法諮詢熱線」,發現來電詢問「夫債妻還」法律問題者,每年約有50~70通諮詢電話,這代表社會上還有許多因為保證人制度,壓垮後半輩子暗夜哭泣的婦女。

因而婦女團體認為,「保證人」制度早已不合時宜。過去乃是因應金融徵信不健全的年代而設計「保證人」制度,但現代社會金融徵信調查制度已相當健全,應該與與廢除。以美國為例,只有物保、而沒有人保制度。實際上,台灣有倒帳跑路風險者多是生意人,能被強制扣款的對象只剩下領死薪水、跑不掉的親友,甚至是無辜的女性。「保證人」制度充滿階級不正義與性別不正義的剝削後果。

台灣應儘速取消無謂的「保證人」制度,回歸個人信用承擔,或如美國以物保替代人保。去年立法院針對許多孩子繼承債務的問題,修法通過,同意「父債不該子還」,同理,立法院和行政院應再進一步修法,廢除「保證人」制度,早日解決「夫債妻還」的問題,避免傷及無辜的婦女。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