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與NGO有約!蔣部長的教育大計



首播 5月31日(四) 晚20:00
重播 6月 2日(六) 早05:00


與談人
PART1專訪:教育部長 蔣偉寧
PART2來賓:
全家盟十二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 謝國清
全國教師會秘書長 吳忠泰
反12年國教全國聯署陳情學生會北部分會長 陳光耀

十二年國教宗旨是減輕學生壓力、培養多元能力,還沒上路卻先讓家長學生感到焦慮,孩子才小學四年級就急忙送去衝刺班,國中生假日自願參加補習班考試,沒經過能力測驗還無法進入提早學習高中課程。小小年紀立志擠進醫科班窄門,這會不會太誇張?

十二年國教103年上路,今年國一入學新生等待鳴槍起跑,然而根據調查顯示,有半數以上寧願選擇原有的公平考試制度,不願接受三年的煎熬,天天處在繁雜的比序項目,而在斤斤計較下苟活。為何大家力推十二年國教,好不容易成行了卻又讓人憂心忡忡?十二年國教能解決現有城鄉差距、良莠不齊、資源不均、過度升學競爭壓力等缺失?還是另一場國教大災難?

2002年聯考制度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十年來為何學生卻越補越晚,補習班越開越多?對好學校的迷思反變深?建中學生聯署要求暫緩12年國教,北一女學生串連527靜坐反對12年國教倉促上路,明星高中是否有其存在必要性?特色招生的本意是讓學生有更多管道展現自己,為何大家關注焦點集中菁英教育?如何減緩學生升學壓力、破除明星高中迷思?

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專訪教育部長蔣偉寧,聽聽他的教育大計!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公共電視ngo
根據最近一期商業周刊調查顯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實施並未減輕學生的升學壓力,反而助長了補習風氣,如專為加考英聽的英聽專業補習班,還有專為數理非選擇運算的專修班,所有的考生趨之若鶩,深怕輸在起跑點,如此一來十二年國教,使得弱勢家庭及偏鄉學區更顯得不公平,何來減輕學子的升學壓力?

另外,根據商業周刊調查顯示十二年國教更助長私校擠破頭的怪異現象,從興福國中校長所見到的事實,興福國中這類學校越來越難招生已是不爭的事實,許芳梅校長表示,興福國中學生有四成來自單親家庭、低收入戶、隔代教養家庭,這些學生從小沒有好的讀書環境、家裡也沒電腦,更沒錢補習,有辦法的家長都載著學子往外送到大都會私校就讀。本人不覺奇怪,因為李家同教授早以預知會有此現象及事實會發生。

根據某週刊及月刊的訪問與調查,都已說明了教育部12國教免試入學是助長補習教育的靈丹妙葯,更是讓私校瞬間大爆滿的仙丹,這一切要拜賜於教育部的12國教免試入學的這一帖靈丹妙葯,教育部扮演了推動貴族教育時代巨輪的推手!現在的家長真的是要多元『意指多錢之意』,才能讓自己的小孩受到較優質的教育。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架構,包含全面免學費、優質化均質化、課程與教學、適性輔導與國民素養、法制、宣導及入學方式等七大面向。並可分工作要項及配套措施兩大類別,前者有7大工作要項,10項方案;後者有11項配套措施,19項方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並非只有入學方式的改變,而是多面向的改善國中及高中職的教育環境,一般學生家長無法理解貴部七大面向,又可分工作要項及配套措施兩大類別,前者有7大工作要項,10項方案,後者有11項配套措施,19項方案,一個教育政策如此繁雜,一般市井小民無法也不能理解,真的,可要有長命百歲健康的身體,否則來不及了解教育部的美意,一命已嗚呼了!

從50年代的國小、初中,到了9年國民義務教育,有了高中聯考,經過了拒絕聯考的小子,開放教育,9年一貫的教育改革,聯考改為國中基測,至今的12國教免試入學,能考上明星學校,這不叫名校迷思,是台灣社會的共識,從50年代至今從未改變過,他……比國家的定位更是牢不可破!
一個草草上桌的12年國教,是個思慮草率不周延的教改政策,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的決策,只著眼於國中如何入學高中?從未見到教育部對國、高中端,教育硬體的充實及改善,未見師資結構及養成的計畫,尤其是101學年度教師已然課稅,教育部原應敦聘更多合格正式教師及提高各國、高中、國小教師編制,以優質及均質化各國、高中、國小教育現場,顯然教育部是說一套做一套!優質及均質化各國、高中、國小教育現場!那只是口號!大家可別信以為真。
現今是個多元的社會,教育重視孩子多元智能的展現。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國中生入學方式就是以適性發展為規劃核心理念。其規劃方向自103學年度起正式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國中畢業生升學高中高職及五專以免試入學為主要入學管道,提供至少75%以上的招生名額,只要免試入學招生的學校登記人數未超過招生人數,所有學生皆可錄取;保留0-25%名額辦理特色招生,提供部分學生透過學科或術科考試進入高中職或五專就讀,讓學生展現不同優勢能力的機會。不論是免試或考試,均希望導引學生朝其性向、興趣與能力發展。

記得4、5年級生,當時的學制是個很棒的雙軌教育體制,有職校、五專及一般高中教育,入學方式也是非常多元,各科、各領域及各項才華的資優或績優學生,仍有推薦或保送…等各種管道入學,一樣是非常多元的入學管道,如今繞了一大圈又回到50年代的教育體制,能不讓人懷疑教育部只是年復一年,閉門造車,在做教育包裝嗎?

從以前到現在,大人們總有一個想法,就是想盡辦法要減輕學子的學習壓力,但我不禁要問:減輕了國小壓力那麼國中壓力怎麼辦?減輕了國中壓力那麼高中壓力怎麼辦?減輕了高中壓力那麼大學壓力怎麼辦?難不成大學也來個社區化嗎?減輕了大學壓力那麼出社會就業壓力怎麼辦?減輕了出社會就業壓力那麼成家立業生子傳承壓力怎麼辦?為何不提早讓學子承受不同階段的壓力,接受壓力的挑戰呢?大人們一廂情願的想法,不但沒有減輕學子的壓力,反而更增加了學子們學習的壓力及家長們的經濟壓力。

經過近20年來的教改,這些號稱教改專家學者,看來僅是在原地把教育重新包裝,撕去原有的包裝紙,換上一張不同花色的包裝紙重新包裝吧了!如今換上的包裝紙,既不是黑、也不是白,黑白難辨的包裝紙,家長們個個是霧裡看花(霧沙沙),看到教育部列出洋洋灑灑的荒唐比序項目,及各縣、市政府亦有各縣、市入學比序方式,對於一般的平民百姓,這種比序項目,無非是封殺了中下階層學子最後一線希望,一方面更要把另一群資優或績優的學子,用同儕的同化或類化方式,讓這一群資優或績優的學子社區庸俗化,而這些主導教改的官員們卻自我感覺良好,竟忘了他們受了當時多元又嚴謹的教育體制的洗禮,且當他們喝洋墨水時,如果有能力、有機會、也會硬是選擇哈佛、牛津、劍橋….等名校的洋墨水啊!今日他們有了成就,竟忘了初衷,教育乃百年大計,千萬不要為了教改而教改急就章,過河拆橋啊!

聽到站在教育的第一現場,教授10個班級的教育工作者,光是入學問題,問過學生們的想法,一個班級30位學生約又26-28位學生寧願選擇原有的兩次公平基測考試制度,不贊同12年國教免試入學的教改政策,他們更不願接受三年的煎熬,天天處在繁雜的比序項目,而斤斤計較各項比序分數的教育體制下苟活,請傾聽這一群躺在砧板上的學子吶喊的聲音吧!他們滿身是血!全身是痛的哀號啊!
教育部12年國教顯然最大受惠者並非學子,而是各大大小小的補習班及私校,請能為大多數中下階層的家庭及學子發聲千萬不要因12年國教毀了他們最後一線希望的生機,想想阿扁總統就是因為有一套公平客觀的考試制度,才有機會因為他的努力而當上總統,如今的12年國教入學制度主觀因素太重,且未能準備充分倉促上路,未能就其教育本質先行提升,何來均值優質化教育環境,就連課稅後各教育現場因減課多出的課務,都僅能以鍾點教師聘請代課教師,更遑論優質化教育環境...
想想前幾年廣設大學及讓五專直接升為技術學院或大學!其結果是5分的大學!前車之鑒歷歷在目!
台灣沒有必要浪費資源推展12年國教,他將是台灣教育的一場浩劫!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