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西南氣流雙颱共犯台灣人往哪逃命?



首播 6月21日(四) 晚20:00
重播 6月24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文化大學大氣系教授 劉廣英
台大土木系水利工程組副教授 李天浩
銘傳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王价巨
台北市忠順里里長 曾寧旖
桃園市會稽里里長 鄭麗花

上周才發生六一O水災,這周又有西南氣流伴隨颱風來襲,泰利如利刃般直接穿越台灣而來,全台恐遭暴雨轟炸,中南部累積雨量預估超過1500毫米。有專家比擬,這次風災很像民國47年的八七水災,不可掉以輕心!

台北市文山區一週兩淹!福興路、興隆路之間的地下因為管線太多,排水系統繞道,一下子雨又下太大,根本來不及宣洩。台北市雨水地下道平均每小時僅能承受78.8毫米的雨量,但文山區強降雨時雨量逾80毫米,類似的防洪問題還很多,早年設計早已不敷今日所需!陳沖院長表示要檢討新舊排水設施的銜接問題,但淹水一定出在地下排水系統嗎?為什麼總是在事情發生後才要「檢討」?當年編列的八年八百億治水防洪預算,用到哪裡去了?為何未見成效?文山區光一個滯洪池計畫喊了三年還沒動靜,對強降雨和頻率增加的新氣候型態,計畫總趕不上變化,台灣如何重新思考防災策略?

鄰近的日本同處於西太平洋颱風路徑上,為什麼不見日本人擔心東京淹大水呢?日本二十年前斥資千億日幣打造東京都龐大的「地下神殿」排水系統,怎麼做到的?內政部長李鴻源說,政府在二十年前就知道日本推動「綜合治水」蓋地下河川,但何以台灣水利、營建官員赴日本荷蘭考察治水者絡繹於途,這些經驗我們卻做不到?讓都市公園、學校地下能滯洪,讓建築物把雨水留在建築物內,是與水共生的新思維,但現有的法規是否行得通?

此外,像北市忠順里、桃園會稽里幾年前就開始著手「防災地圖」,讓每個人如果打開家門道路變河流了,還知道往哪逃。防災教育在地化深耕化,每個人還要準備逃生包,平時勤於演練,才能臨危不亂。

週四晚間八點,公視十三頻道NGO觀點:大雨大雨下不停,當我家門前道路變小河,怎樣逃命去?

1 則留言:

席福 提到...

『天井治水』~現代大禹版
日本人為防暴雨淹城,放膽與大自然潛在未知性翻天覆地的恐怖破壞力相抗衡,耗時耗巨資建造地下神殿,決意在治本,令人敬佩。日本人建築工法先進才膽敢廣鑿地穴除暴雨安居,觀其絞盡腦汁大手筆治水智慧,然人造結構承載能力都有所極限,要面對大自然未知性地牛翻身及越來越猛超級暴雨無限大的倒水量,它還是太渺小了。依『相對平衡論』有效治水必須具備『水暴來必採水暴去』乃治本之道,本人從日本建造有受限的地下儲水,悟得,若反向地面開天井儲水,結構簡單容易強化耐震,又可依實際需求無限量廣設分佈在排水系統,即可瞬間同時發揮暴吸暫儲突來暴增水量,實現『水暴來必採水暴去』治水治本之道~若引用在山間蓄水區下遊沿道精算廣設,免電力即能引道儲放發揮調節因暴雨瞬間暴增水量之集結,化解水集結爆衝所造成路毀橋斷驚人破壞力,確保河川道路橋樑之負荷及安全。天井可以設計技術性儲放,在連續暴雨來襲期間能保持最高治水效力,待暴雨過後將儲水做有造益社用之用途一舉數得。
本『天井治水』之道若行的通,台灣必能脫離每年逢水必淹之肆虐,無水患之憂民能安居國必富強,天佑台灣。它便是世界上防水患最廉價之終結者,特此分享治水構思。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