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別小看我! 希望 自信 生命力!

2012年最後一集,NGO觀點製作單位特別把今年「發現NGO」專題,集結成特輯。其中有跨越世代的交流、服務家鄉的熱情、突破身心障礙的勇氣,還有重建自我價值的努力,每一個故事都蘊含著希望、自信及生命力。

跳舞,可以融合老少,也可以世代傳承。台灣有248萬老人,80%健康無失能,透過代間融合的概念,活化長者的活動力,也能減少未來長照的負擔。「活力跳跳堂」是青春少女與資深熟女同台尬舞,精彩的表演熱力四射。

台東都蘭的小花老師,看到部落內長期有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學業中輟等問題,十年前就構思以「KASUY」(薪火)為名組成薪傳舞團,教孩子們阿美族歌舞蹈,既傳承了傳統文化,也建立孩子們的自信心,教他們看重自己與自己的文化。

音樂是全人類共通的語言,一個音樂指揮家,遇見一群慢飛天使,他用音符敲開他們的心扉,也喚起自己的童心,共同譜出一段美妙的音樂奇緣。

身心障礙者,只要有人耐心教導,就可以學會按摩技巧,去幫助需要長照的人,進行肢體復健。他們不是社會的負擔,他們用一己之力去回饋社會。

離鄉來台的婦女,需要各界的鼓勵與協助。一碗越南海鮮麵、一個越南小吃舖,吃到的是滿滿的愛,還有對弱勢婦女的關心,及對社會公益的支持。

顱顏小孩們藉由溯溪活動挑戰體能極限,他們相互打氣、一起往前進。透過闖關設計,讓他們從中建立自信;在互助之中,蘊孕出團結助人及自我挑戰的精神。

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些充滿希望、自信、生命力的小故事。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心靈海嘯來襲!鬱卒台灣 解藥何在?



首播 12月20日(四) 晚20:00
重播 12月23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精神健康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 楊聰財
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 胡海國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李怡青
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 孫友聯

頭痛、睡不好、心情低落,許多上班族都有這樣的現象,長期下來不只工作效率下降,心靈健康也在逐漸惡化。最近有一項針對國人精神健康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景氣低迷、社會局勢不安,國人精神健康狀況驟降,如同遭受「心靈海嘯」襲捲!有將近300萬人欠缺「心理韌性」,遇到困頓不容易重新振作,其中有95萬人在心理韌性上非常脆弱,如果環境動盪再加劇,這些人會是精神崩潰的高危險群!

台灣人到底有多鬱卒?在這失落年代,不景氣、加薪無望,竟意外造就「療癒商機」,像是吃了會讓心情變好的巧克力,今年銷售額首度突破50億元;藥妝通路也發現,助人舒眠的保健食品比去年成長七倍,今年就賣了50萬顆。根據中研院所做的社會趨勢研究,這二十年來,罹患焦慮症與憂鬱症人數倍增,幾乎每四個台灣人中,就有一個患有焦慮、憂鬱症狀。同期失業率和離婚率幾乎增加兩倍,自殺率增加一倍多。誰剝奪了台灣人的幸福?摧殘台灣人的身心健康?這全都是『經濟』惹的禍?

心靈海嘯襲捲台灣社會,能笑、能動、能睡,就能扺抗心靈海嘯?媒體報憂不報喜,社會充滿負面訊息,人人身陷其中。今年選出的年度代表字「憂」,恰恰反映這種集體心理狀況。究竟每個人該如找到情緒的出口、增進自己的心理韌性呢?

海嘯通常來得又快又急,而且造成毀滅性破壞,人人都得安頓身心避免被吞噬。精神健康基金會以每年12月的第三個星期六,做為「台灣精神健康日」,呼籲民眾每年自我檢測精神是否健康,必要時得主動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

展望2013年,新年新希望,但元旦起除了勞保、公保費率雙漲,二代健保也即將上路,人民的負擔越來越重,景氣在短期內還看不到翻轉,民眾該如何面對?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一起找回幸福、健康與快樂!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薪情差!稅不公!人權治國淪口號?



首播 12月13日(四) 晚20:00
重播 12月16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中華人權協會人權指標委員會委員 劉佩怡
稅改聯盟召集人 王榮璋
自主工聯執行長 朱維立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惠林

馬英九總統自從2008年競選總統以來,便強調以「人權治國」為目標。2009年立法確認,讓國際人權兩公約具有國內法效力,施行迄今已近三年。今年4月20日,總統府更公布首份「國家人權報告」。但是,中華人權協會公布2012年台灣人權指標調查結果,卻顯示台灣人權整體評價退步,只有三成八民眾對台灣人權持正面評價。和去年比較,去年還有五成九的民眾正面肯定人權表現,今年卻驟降兩成!為何政府的努力,得不到民眾認同?我們該如何解讀這現象?

仔細分析人權指標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認為退步最多的是「經濟人權」,持負面評價的民眾高達76%!其次是「勞動人權」,負面評價的民眾高達56.51%,第三是司法人權,負面評價 的比例有53.53%。民眾對政府的產業政策、對弱勢勞工的社會保障評價為何最差?這是受全球不景氣國內經濟低迷導致?還是政府賦稅體制和產經政策不當?過去十年來台灣GDP持續成長,但民眾薪資卻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十四年。為何經濟碩果普羅大眾享受不到?卻見企業財團愈來愈壯大?起薪越來越低,物價越來越高,台灣勞工薪資及工作機會等等問題,政府為何拿不出對策?又該如何提升勞動人權?

退休軍公教人員年終慰問金案,研考會民調都顯示,有將近六成民眾「支持停發」、六成多民眾「不支持續發」,結果政府還在舉棋不定歹戲拖棚。行政院說未來可能會把將景氣指標,納入退休軍公教人員年終慰問金制度化方案中,但是對基本工資調漲卻拍板定案小漲一個茶葉蛋的錢,這樣符合公平正義嗎?

「相對剝奪感」造成台灣社會不同群體之間的緊張關係,租稅改革能達到什麼效果?馬英九總統勝選時承諾,未來將更重視分配正義、縮短貧富差距,究竟該從何下手?何時才能看到?

人權不應淪為口號!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一起來檢視『人權治國』!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勇報愛滋‧擁抱愛之 幸福無懼!



首播 12月6日(四) 晚20:00
重播 12月9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愛慈基金會董事長 張麗淑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林宜慧
陽明大學愛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主任 陳宜民
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行政中心主任 莊苹
愛之希望協會秘書長 柯乃熒

愛滋感染者馬修(化名)和他的母親,去年曾經一同拍攝紀錄片《愛的希望‧愛的福阿》,呼籲感染者定期服藥治療。但是在媒體曝光之後,一年多來面臨龐大的社會壓力。馬修表示,同事剛得知自己受感染時,原本親近的講話距離逐漸拉開到1.5倍手臂之外;原本肩併肩吃飯也變成對桌聚餐。

台灣在1984年出現首位感染愛滋病毒的外籍患者;1986年出現第一位台灣本土病例。這29年來,台灣在公衛宣導、疾病防治、大眾教育等各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大多數的人為何對愛滋病還是有莫名恐懼?

愛滋病毒和B型肝炎病毒,都是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染,愛滋感染者服用抗病毒藥物之後,抽血檢驗便測不出病毒。愛滋病毒投後控制良好、不會發病,就像控制慢性病一樣,然而還是有不少人對愛滋病聞之色變。根據一項調查發現,有超過八成的愛滋感染者,願意告訴親友病情。但是在表白之後,有兩成七會被親友排斥或排擠;更有三成三遭到惡意攻訐!因此,有超過一成的愛滋感染者,寧可選擇誰都不說。每個人都有心事,都需要有可以傾訴與寄託的對象,這些被排擠的愛滋感染者該何去何從?

根據統計,國內感染愛滋的人數累計有2萬4千多人,其中發病的有9千多人,最後死亡的有3700人。在新增感染者中,以20到29歲年齡層最多,佔了四成。愛滋病友為何會朝年輕化趨勢發展?政府和民間該怎樣來因應?防治工作又該如何加把勁?

疾管局統計,從1997年提供愛滋感染者免費的「雞尾酒療法」以來,發病者死亡率已從40%下降到4%。愛滋感染者必須終身治療、定期追蹤。根據疾管局估算,每新增一名感染者,以治療40年來計算,得花上千萬元的醫藥成本,如何才能達到「零新增患者、零愛滋死亡」的目標呢?

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愛之無懼‧無懼愛滋!我們一起來學習了解、接納與尊重。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