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鑫/台北報導
巴基斯坦去年七月遭遇大洪水肆虐,至今災區百廢待舉。巴基斯坦種子醫師法雅茲醫師(Dr. Fayyaz)發起國際求援行動,獲得台灣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等NGO團體協助,在台募得100噸白米、冬被睡袋及5萬美元,共幫助13500個家庭,展現大愛無國界的人道精神。
根據聯合國資料顯示,巴國人口數為1億8470萬人,22.59%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在169個國家的「人類發展指數排行榜」中,排行第125名,是非常貧窮且需要幫助的國家。
巴國洪水造成1600人死亡2000萬災民無家可歸,影響最嚴重的是西北部的「史瓦特山谷」到南部的「辛德省」地區。聯合國人道事務官員指出,災情範圍比2004年南亞海嘯、2005年巴基斯坦大地震還要嚴重。
這項跨國性的援助行動的發起人,是在巴基斯坦籍的顱慧夫顱顏基金會種子醫師法雅茲醫師(Dr. Fayyaz) ,他同時也是巴基斯坦唇顎裂協會(Cleft lip &palate Association Pakistan, CLAPP Trust)創辦人及秘書長。
援助行動結合顱慧夫顱顏基金會、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及萬海航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外交部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也伸出援手,共同捐贈捐贈100噸白米、冬被睡袋及5萬美元,進行災民生活援助工作。
法雅茲醫師強調,災區的災民數量龐大,物資數量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最公平的發放,並安排合適地點庫存物資,是最具挑戰之處。經由與巴國當地NGO團體Al Mustafa Welfare Society合作,花了兩個月時間,將物資確實發放到災民手中。
白米物資及善款已於今年1月抵達巴國,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王金英,與國際合作組副主任范德鋆,於2月22到28日至巴基斯坦旁遮普省(Punjab)的Dera Ghazi Kham 及Muzaffargarh這兩個洪水災區,實地見證物資發放過程。這些物資共幫助1萬3500個家庭,展現台灣大愛無國界的人道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