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人生畢業考 從怕死到pass!



首播 10月17日(四)     晚20:00
重播 10月20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理事長  蘇逸玲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祕書長 杜瀛岳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  黃勝堅

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在台灣社會裡,死亡是極大禁忌。日常生活中大家怕沾晦氣、忌談「死」字;醫院更不能有四樓和四號房。然而誰能逃過『死』?

根據早期癌症治療的想法,要盡可能搶救到最後一刻,才算對得起病人,身上、鼻孔、口腔、喉頭的各種醫療器材、針劑和點滴,一旁還有呼吸器二十四小時不停打著幫浦送氧氣。根據台灣醫療品質促進聯盟統計,台灣一年花在無效醫療的費用高達新台幣1700億,這到底是延長死亡,還是生命?


為推廣安寧緩和醫療,台灣自2006年開始,開放健保卡註記「安寧緩和醫療意願」,但推動8年來,完成註記的民眾僅有17萬人,還不到人口的1%。安寧療護真的是消極地「放棄等死」嗎?何謂安寧照護?如何幫助患者減緩身心痛苦?也幫助家屬調整心情,勇敢道別?


走到生命的最後階段,在家善終是許多人共同的願望,新北市從7月1日起,開辦社區安寧照護服務,讓生命末期的病人可以回家修養,由醫護人員定期到府提供相關醫療照顧。事實上,醫院設立安寧病房、進行跨科共照、提供居家醫護,原本就是安寧療護的服務內容,但是從醫院走向社區,卻是困難重重,為什麼?


去年,立法院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修正草案,更明確地保障病患臨終選擇權,只要有一位最親近的家屬簽下意願書,並經由醫師確認後,就可拔管或撤除維生器材。但是何謂生命末期?誰有權力決定別人生死?


能夠善生、得到善終、與親人善別,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周四晚間八點NGO觀點,與您一起探討生死課題,從容應對人生畢業考。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套用人權團體的話"一個都不能死"啦!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