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台灣去年出生率千分之7.21,為全球最低,大家就開始譴責婦女不生孩子;轉頭看到青少女懷孕率千分之4居高不下,又罵她們亂生孩子,台灣女性的子宮權在哪裡?
事實上,台灣女性生不生孩子常是被迫選擇,沒有多少自主權。請看看台灣的幼兒照顧幾乎被昂貴商業化、補教化的系統所占去,要不就是品質不佳、未立案的幼托所,即便是雙薪的家庭,也未必負得起,女性這樣的被迫少生或不生,說的好聽是,似乎是女性選擇了子宮罷工,但骨子裡,她還是被迫的。
又台灣15-19歲青少女懷孕率雖已下降,2010年約計四千位,但是無法統計的墮胎,則不計其數,或許可從網路針對青少年非法大肆做廣告的墮胎術、墮胎藥,連需要醫生處方的ru486墮胎藥,隨處可得,即可窺見一二。少女偷偷摸摸的、被迫選擇墮胎,這也不叫子宮自主權。
所謂的女性子宮自主權,除了性自主之外,還要全然的自由選擇要否生孩子。這其間沒有任何外力,或環境因素可以讓她害怕生孩子,或遭遇不生孩子的壓力,把生育權給女性,女性才算擁有全然的子宮自主權。
台灣有五成的女性是職業婦女,她們因為擁有子宮,反而承擔了所謂的『家庭風險折價(discount)』,不斷受壓迫。根據主計處的統計,女性薪資只有男性的八成,而且已婚女性有三成因為家庭須離開職場,能夠成功重回職場的,只有四成。為何在職場上女性承受比男性低兩成的薪水,因為女性可能要照顧家中的老幼病殘,而無法專心工作、請假,甚至離職,多數的企業就把這樣的用人成本算在女性身上,不願意負與男性同樣的薪資,畢竟多數台灣男性可以不用承擔因為子宮帶來的『家庭風險』。
女性因擁有子宮,受壓迫的不只是低薪,在就業市場相對低薪之下,她也很容易成為家庭照顧者,並淪為無給的照顧者,女人的命運就不只照護的『代間循環』者,還成為市場競爭下的『無薪、低薪循環』者。
根據統計,台灣家庭老老少少的照護、家事勞動等責任,八成是落在所謂的『母親』、『太太』、『媳婦』、『女兒』等角色的身上。家庭照顧者協會指出,目前台灣5成以上的家庭照顧者是超過50歲的女性,平均照顧時間長達10年,其中,46%缺乏親友協助,它很容易形成女性照顧者的『代間循環』,在年長女性照顧者倒下之後,年輕女性即接手照顧。台灣女人如此多胼的傳統宿命,是否將隨著台灣的少子化變得更悲慘?
遺憾的是,政府在幼兒照顧系統發展上長期缺席,當國家袖手,人民只能痛苦承擔,並被迫在高價市場之外尋找廉價,可負擔的替代服務。人民最常購買的「照顧替代服務商品」,包括未立案的托兒所、外籍家事工,甚至是『娶個』外籍配偶回家照顧老小。政府自1992年開放外勞以來,台灣依賴外籍家事工的畸形系統再也回不了頭,這也成為政府怠惰、不大刀闊斧發展幼兒照護系統的最大藉口。
這些廉價的『照護替代服務』不管是外籍配偶或外籍看護工,不都是女性?難道女人要落入『女人為難女人』的惡性循環中嗎?這也難怪婦女團體毫不客氣的批評指出,這個後果就是讓女人繼續與女人為敵,讓老年女性與中生代女性為敵,讓女性雇主與24小時服務的女性看護為敵。當照顧工作不斷強調女人的愛心時,其實是政府壓迫女性、要求女性自我犧牲的藉口。
我們可預測,政府若不大刀闊斧建立起平價、公共化的幼兒照顧系統,在仍充滿性別不平等的台灣,這沉重的未來將迫使更多女性選擇子宮罷工,或更直接壓在婦女身上,迫使女人進入照護的惡性循懷中。
雖然政府有補助幼兒津貼,或是生育補助,但是民間社福團體認為,幼兒照顧最重要的不是收費,而是讓人民可以在地找到優質又廉價社區型照顧服務系統。目前國內幼兒照顧服務嚴重不足。走出台北市幾乎很難找到合格、平價的服務。
政府應積極發展社區型、平價的托育照護系統。現代社會,女性也要發展職業生涯,在家庭與工作兩頭燒中,女人需要的不是津貼,而是貼心、平價、高品質的社區托育照護系統。當台灣已嚴重面臨全球最低生育率挑戰,政府若還以津貼鼓勵生育,或說『孩子是傳家寶』的口號,女人的子宮還是會繼續罷工抗議的,女人處境或地位也將難以翻身,更難逃女人為難女人的惡性循環中,台灣的出生率將遠遠落後世界各國。
面對台灣的人口結構劇烈變動,急速的少子化,我們需要的是有性別思考的公共化、國家化、平價化、優質化的照護系統。
另外,再談青少女懷孕。最近行政院因應性別平等原則,宣布男女青少年可以結婚的年齡,通通改為18歲,在性別平權上來看,應該予以肯定。不過對於青少年性早熟,提早性行為所產生未婚懷孕,政府似乎仍停留在道德的判斷,未給正面協助。
這些大孩子,因為社會道德壓力,不敢求助,自行解決的結果就是墮胎,導致台灣的墮胎黑數更不可測。若詢問台灣婦產科,幾乎每一家都是墮胎業務比接生業務更興隆,換句話說,台灣去年生下16600多位的嬰兒,墮胎的嬰兒應該比出生的嬰兒數更高,聽起來挺嚇人人的,但這可能是事實。
在少子化的今天,台灣的社會是否還要繼續以道德眼光譴責這些孩子,逼他們去墮胎?還是要這些孩子學會負責?
在瑞典,他們面對青少女懷孕,採取的是在法令、政策上先撇開道德訴求,反倒給予資源,協助他們在負責的概念下,有多元選擇,包括各種小爸媽團體、生產生養協助、收出養協助、寄養、托兒、就業協助等方案。因為他們認為墮胎不是青少女懷孕唯一的選擇。也因為如此,瑞典的青少女懷孕率反比台灣低很多。
檢視台灣政府對青少女懷孕的資源,僅只有0800257085一隻不是24小時的求助電話,接下來的服務資源就看各縣市的『誠意了』,可以說的少的可憐,這當然是因為政府在道德壓力之下,害怕民意代表或父母指責政府,是變相鼓勵青少女懷孕,而不敢給資源。
其實,有許多的研究指出,政府在政策上越是道德思考,青少女懷孕率就越高,墮胎率與相關的死亡率相對也高,台灣在出生率世界倒數第一名,墮胎率無可測黑數的當下,應該站在性別思考,拋開道德譴責,建構友善的幼兒照顧系統,還給台灣女性真正的子宮自主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