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誰能澆熄孩子的復仇之火?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近日屏東發生長期遭家暴的子女,合謀復仇殺害父親,震驚社會,到底有甚麼深仇大恨,讓孩子犯下如此兇殘的報復行為?台灣社會又該如何扭轉這場人倫悲劇?

根據研究,長期在家庭暴力環境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被暴力行為同化,不知不覺中複製了暴力行為模式,以至於出現攻擊同儕行為、懷疑、或是不信任的行為。又美學者修斯, 1995; Garbarino & Plantz, 1984發現,童年受創兒隨著年齡的長大,開始有較多保護自己的能力,亦有較大的自主性,可以選擇不在家中捱打、捱罵,但他們可能常出現情緒困擾,此時若得不到疏導、支持,青少期會呈現出各種極端的自毀行為,如逃家、藥物濫用、自殺或殺人的念頭,以及販毒或偷竊等犯罪行為來逃避當前的不滿,所需社會成本難以估計。

內政部2009年統計資料顯示,婚姻暴力案件為41684人,如以一個家庭有1.2位子女推估,台灣一年超過50,000在暴力下長大的孩子。這群兒少因為目睹、受暴,長期受創,心中都有一把火,若無任何體系介入關心他們,心中那把火猶如未爆彈,潛藏在社會中,難以保證不再發生少年弒親案,以日本為例,去年就發生了十七件少年弒親案,件件令人驚心。

一位目睹父親毆打母親超過十年的案主小傑,在接受勵馨專業服務時,推想自己的生命歷程圖時,居然以一把槍做為他人生最後的終結!這位孩子和他的母親在某次父親嚴重暴力下逃家,各自居住,家庭崩解後,小傑被迫獨立生活,覺得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找不到自我存在的價值。這位少年若無勵馨的及時介入服務,復仇慾望極可能成為活下去的動力,釀成無可逆轉的悲劇。

分析屏東個案中,女兒幼年遭受家內性侵,而受暴母親離家後,姐弟兩人淪入80%的目睹暴力兒少繼而成為施暴的對象,十幾年來未曾被任何保護體系發現。再加女兒長大發展親密關係後,獲得男友錯誤的英雄式保護,就很容易擦槍走火。若其親友鄰里、學校老師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能察覺家庭問題,及時通報,讓保護系統介入協助,一定能中斷暴力循環。很遺憾的是,綜觀台灣的家暴通報紀錄,教育單位的通報率一直僅很低標在2%至3%。

實務研究經驗發現,協助孩子免於複製暴力的「保護因子」,包括:兒童內在資源、家庭支持、社區支持。兒童內在資源包括:課業上的成就感等,都能幫助孩子自我肯定;家庭支持包括:祖父母及親戚的支持;社區支持包括:遇到關心自己的老師、同學、鄰居、社工 等重要他人。三個相互影響系統,提供孩子正向滋養的關係,才能杜絕下一個『少年殺手』。

檢視目前政府防暴體最大漏洞,一、偏遠地區保護因子(政府、社區、家庭)非常不足。二、政府對童年期創傷少年未給任何醫療、福利、諮商等資源。因為政府的資源目前只能幫助事件發生當下的受害者。

台灣社會若不拿出資源投資偏遠地區保護因子,及幫助童年期受創少年,可預見台灣將因此付出更大社會更大成本。

沒有留言: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