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本土?國際?新住民的母語傳承



首播 2月27日(四)    晚20:00

與談人: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執行長  蕭秀玲
印尼籍新住民 張慧芳
平鎮市東安國小校長  黃木姻
台灣首府大學教研所教授  溫明麗


移民署統計,目前在台灣的新住民已經超過48萬人,就讀國中小的新住民之子,也突破20萬,預計在2030年,全台灣25歲的青年中,有13%來自新移民家庭。有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社會異樣眼光對待,對自己母親有了偏差的看法,甚至產生自卑感,該如何讓孩子為他們的異國文化身分感到驕傲?這些孩子如果能說一口流利的母語,保有母國文化,不只能為台灣文化注入多元活力,也將增加台灣整體的國際競爭力。家庭或教育系統應如何協助這些新台灣之子善用優勢、找出自己的競爭力?


新台灣之子進入學校,對推行已久的「本土語言教學」有何衝擊?從99學年度開始,教育部把新住民母語學習納入新住民子女的教育輔導重點。許多學校紛紛以社團活動、親職教育等方式,推動新台灣之子的母語傳承。根據調查顯示,東南亞新住民在家庭內多半不使用母語,新住民家長教導子女說母語的比例也不高。新住民家庭是否認同學習母語對子女很重要?學校、政府、民間團體可以在那些方面著力?十二年國教上路,新住民語文正式納入「本國語文」領域,預期能達到什麼效果?國小之年必修,國中、高中選修,是因為師資不足嗎?新住民子女、家長、母語講師、學校教師等不同對象,對於母語傳承課程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定每年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呼籲各國積極保護各族群的母語。聯合國大力推動「語言平權」、「母語傳承」,台灣在這方面還有多少需要努力的地方?過去台灣社會獨尊華語,限縮閩南語、客語、原住民族語的生存空間,現在強調民主平權與多元融和,新住民母語可以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嗎?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本土?國際?新住民的母語傳承。

沒有留言: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