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民氣可用保食安! 食管法強渡關山



首播 2月6日(四)    晚20:00

與談人 
中研院院士  周昌弘
台大醫學院毒理所教授  康照洲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張智剛
     

《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過程曲折,終於趕在立法院臨時會最後一刻三讀通過,名稱也改為《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宣示政府捍衛食安政策的決心。到底我們可以如何期待這次修法的效益?從此就可以食的安心嗎?

這次修法最大的進展,是為食安基金定法源,未來可作消費者受害賠償與協助訴訟之用。但是,引發爭議的複方食品添加物查驗登記,經過折衷協調後仍未能入法,改由食品藥物管理署登錄管理。目前通過查驗登記的單方食品添加物有799種,估計可以組合變化出二十萬種複方,倘若業者故意再加入非合法成分,以衛福部現有人力、稽查密度及檢驗力,有可能揪得出來嗎?


回顧塑化劑、毒澱粉、混摻油,那一件不是「人心險惡」?就算現在修法將黑心廠商的罰則、刑期都提高,但對源頭的複方添加物不查驗登記,後端出事再重罰,真有嚇阻作用嗎?如果複方添加物是出問題的禍首,現在修法又有條件放寬,把政府查驗登記的作為,轉成業者自律管理,那這段時間口口聲聲說的嚴正修法,標準在哪裡?

食藥署在去年底公告食品添加香料標示之規定,相關食品之成品,可以簡化標示為「香料」或「天然香料」,揭露在包裝上,不須完全標示成分。倘若未來廠商把防腐劑、調味劑等當作香料,是否就不用標示?這是否形同在成分標示上開了一個大洞?該如何 「避免暴露商業機密」,同時又能保護消費者「知的權利和食的安全」?


就在食管法修法的這段期間,中研院也公布「國家食品安全維護及環境毒物防治體系建議書」,明確建議政府應有常設專案辦公室,才能協調各部會、統整食安體系。民以食為天!人民現在是吃得不放心,對政府沒信心,政府如何重振食安秩序以安定民心,修法才只是第一步。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民氣可用保食安,看食管法強渡關山!

沒有留言: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