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青春要設防!穿越恐懼看愛滋



首播 12月5日(四)    晚20:00
重播 12月8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桃園醫院愛滋照護中心個管師  孫娜俐
台灣露德協會祕書長  徐森杰
紅絲帶基金會董事 涂醒哲


愛滋病去年首次成為台灣青年十大死因之一,根據HIV感染者通報人數顯示,近年來國內愛滋病患有年輕化的趨勢,1998年到2012年間,15~24歲青年感染愛滋人數,是所有患者中增加最快的一群,到2012年底累計有4700人青少年感染。台灣年輕人染上HIV病毒的主要原因為何?是施打毒品?是不安全的性行為?如何加強年輕人自我健康管理觀念,降低感染風險?


十二月一日世界愛滋病日,2013年防愛滋宣傳重點是『零歧視、零感染、零死亡』,但真的容易做得到嗎?曾經有一名彩妝師小楊配合公司,接受新進員工的健康檢查,繳回的報告上註明他的愛滋檢驗是陽性,沒多久就被迫離職。《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已明文規定,「感染者之人格與合法權益應受尊重及保障,不得予以歧視,拒絕其就學、就醫、就業、安養、居住或予其他不公平之待遇。」大家也明知愛滋病毒並不會從日常生活中傳染,為何社會上還是有不少人,對愛滋病聞之色變?


桃園醫院調查發現, 62%愛滋感染者離開職場的原因與感染愛滋病毒有關,包括被發現罹病、被同事指指點點,甚至是在上司要求下,不得已離職。長期以來愛滋感染者一直被汙名化,成為骯髒、墮落的代名詞。愛滋感染者以「帕斯提」自稱,就是希望能扭轉社會的誤解與汙名。


國內一份針對1077名網友所做的「愛滋治療認知大調查」,結果顯示超過1成民眾將愛滋病視為絕症;近9成民眾認為愛滋治療極其複雜,其中更有6成以為,患者每日至少要吞10顆藥。究竟台灣社會還存有哪些常見的愛滋迷思?想要做到感染零成長、患者零死亡,根本的關鍵在於零歧視?


沒有危險族群,只有危險行為。感染愛滋病毒不一定會發病,發病也不一定會死亡,愛滋不是絕症,更不應該被汙名化,社會大眾要以正確的觀念去面對接納、友善關懷。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青春要設防!穿越恐懼看愛滋。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節目若能加上討論home par,家長關心孩子,讓他們有更好的休閒育樂管道,不會無聊到找這些瘋狂派對,對愛滋感染的防治更有根本的幫助。

雖然重要,但光提到零歧視已經對感染擴散進程而言太晚了,影響範圍不大且感染者已經感染了,應該從杜絕傳染源問題最大的性交派對、瞌藥管制開始談起。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