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NGO觀點 紀錄花蓮洄瀾夢土的重生記憶

 陳佳鑫/有話好說NGO觀點/文

 公視NGO觀點單元「在地觀點」單元深獲好評,製作小組來到東海岸花蓮,紀錄這塊洄瀾夢土的生活點滴,除了看當地無毒農業的發展,也看社區如何善用當地資源,再造發展新契機。

 花蓮五年來積極推行無毒農業,一場綠色革命在寧靜中慢行。蕭雲青和張洲維表兄弟來到花蓮,因為「花蓮的土會黏人」,他們根留花蓮,捲起袖子彎下腰,用雙手觸摸泥土,在壽豐鯉魚山下,種出讓民眾吃得最健康的蔬果,並和大家分享都市人甘願下鄉親近土地的故事。

在都市年輕人來到這裡跟土地學習的同時,壽豐當地也在進行一場青少年自我學習的實驗課。

 東華大學教育系老師顧瑜君帶領學生實踐教育理念,利用日式老建築設立「五味屋」二手舖,經營團隊是豐田社區的青少年,屋內商品及展示架由他們四處募集、動手製作,他們行銷及控制盈虧的過程中,慢慢學習經驗,也培養待人接物的人際關係。

 現在,五味屋因網路的連結打出名氣,經營團隊想出「多一公斤的旅行」的構想,請遊客來花蓮旅行時,多帶一公斤的二手物資提供義賣,這些物資將可協助同青少年從做中學,如同五味屋簡介摺頁寫道「實踐多一公斤的旅行,也是您可以為花蓮五味屋所做的好事!」

 牛犁社區文物館過去是荒煙蔓草的日式舊宿舍,如今蛻變成社區產業研發中心,也成為孩子們最佳的戶外學習教室,總幹事楊鈞弼善用當地歷史資源,開發軟陶藝品等,還架設綠色大道,造景之餘,防止砂石車穿過社區肆虐。

 牛犁社區建立社區安全網,提供獨居老人免費送餐服務,NGO觀點團隊採訪這段故事時,剛好遇到一隻大黑狗「老黑」,正在攻擊小白雞「白白」,還好記者及時嚇斥狗兒,已被咬緊的雞才趁機落跑,救了一條雞命,現場雞毛掉一地,老黑的俎上肉跑了,心情很沈重,一臉無奈,成了一段有趣的插曲。

 另外,米棧社區鑑於年輕人都到都市工作,村裡只剩老小,透過社區營造,
把閒置的舊村辦公處及米棧分校校舍,翻修為米棧古道遊客中心;原住民藝創家帶領社區媽媽製作「米棧公仔」玩偶,社區還動員進行米棧古道生態的保護,讓居民重新凝聚社區活起來,讓單車客駐足消費,感受當地蓬勃生命力。

這些有趣和珍貴的在地故事,都會一一呈現在每周六晚間七點「NGO觀點」節目中,別忘了和我們一起分享。

沒有留言: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