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外勞救台灣? 提振經濟大力丸?



首播 8月15日(四)    晚20:00
重播 8月18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 吳靜如
全國自主工聯執行長 朱維立
中華經濟研究院 研究員  吳惠林


國內勞工就業狀況頻拉警報,但外籍勞工人數卻屢創新高。外勞總人數、產業外勞人數、社福外勞人數,今年六月都寫下新紀錄。目前台灣一共有46.2萬名外勞,其中從事製造業的約24萬人、看護工有20.7萬。


政府當初開放外勞是希望補充勞力缺口,讓企業根留台灣,才能持續提供本國勞工的就業機會,但是十多年來國內景氣不振,失業率高居不下。四個百分點的失業率,不僅代表40萬以上的失業人口,更可能波及150萬陷於生活困境的本國人民。因此要求檢討外勞引進政策的聲音也跟著出現。

從1989年開放外勞以來,隨著政經情勢而出現寬鬆或緊縮的調整,但是「限業限量」原則沒有改變。台灣外勞比例佔勞動人口5%,比日本、韓國高,又遠低於新加坡、香港。外勞比例和產業結構相關嗎?合理的比例又是多少?台灣到底需要怎樣的外勞政策?


2008年底金融風暴,經建會提出「裁外勞、救本勞」,現在為了吸引台商回流,又說「鬆綁外勞將創造8.2萬本勞就業機會」,這前後說法是否自相矛盾?究竟外勞是搶了本國勞工的工作?還是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的助力?馬政府口口聲聲要拚經濟,難道籌碼只有廉價外勞?


政府一再表示要控制外勞人數,從扁政府時代就提出每年裁減一萬五千名外勞,但事實證明外勞人數不減反增,裁減外勞真的這麼難?難在哪裡?是工商企業界貪圖便宜人力成本?還是本國勞工不再吃苦耐勞?


泰國、印尼這些亞洲的勞力輸出國正在全力建設拚經濟,台灣產業則亟欲升級轉型,突破經濟悶局,充足便宜的外勞,恐將不再是理所當然的人力資源。週四晚間八點NGO觀點,聚焦外勞政策,看台灣產業前景!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吳惠林的自由經濟概念我尊重,但是怎麼一直在打高空講概念,不對政策做評論跟討論,搞什麼@@

郭婉君 提到...

吳惠林的回答真是令人傻眼,硬凹到極點。把享受科技與壓榨勞工畫上等號,跟統一總經理說一樣的話:消費者就是只想享受低價商品,用這樣的觀點合理化資方的剝削,真是bull shit;還說不要指望政府政策、年輕人要理性坐下來談。完全與政策、研究、經濟無關,真是砸了中經院的招牌。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