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救災是作戰! 防災重擔誰該扛?


首播 7月18日(四)    晚20:00
重播 7月21日(日)    早05:00

與談人:
台北市基層消防人員  楊適瑋
嘉義縣水上救生協會理事長  呂文正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副教授  陳勁甫
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  薩支平



氣候變遷劇烈,天災人禍常相伴。根據世界銀行與哥倫比亞大學「天然災害熱點:全球風險分析」報告指出:台灣可能是地球上天然災害最為脆弱之地區,約有73%土地與人民暴露在三種或更多天災危險因子之下!面對不可預測的天然災害,台灣政府與人民,該如何重新思考與建構一套有效的反應機制?


蘇力颱風襲台時,傳出宜蘭三星鄉長請求軍方投入救災卻未獲立即支援。國家建立軍隊的目的,主要是應付外在敵對勢力的威脅,達成預防戰爭與維護和平目標。但自莫拉克颱風之後,馬總統指示把災害防救作為國軍中心任務,軍方角色由「接受申請、支援」轉換為「主動、協調執行」。國軍因為容易動員所以成為救災主力,這是否意味著,救災已是國軍最重要的「非戰爭軍事行動」?動用常備軍力救災是否會削弱國土保安的戰力?如果把後備軍力納入救災體系,是否更好?



地方政府本是救災第一線,行政資源不足以應付大型災害,可由軍方支援,如果軍隊「不待命令、主動支援」,會不會演變成地方政府過度依賴軍方動員,以致怠惰原有責任?權責不明、令出多門、調度不一,都將錯失黃金救援時機,人員如何分工整合,才能發揮最大救災效能?


無論天災或人為災害發生時,總會看到一群奮不顧身、以他人性命財產為先的救難英雄。這些英雄出生入死,千鈞一髮救人性命。但你相信嗎?負責全台灣緊急救護與消防的人力,竟只有一萬三千人!24小時待命,任務包羅萬象,不只是滅火、救水,還得抓蛇捕蜂、救貓救狗,林林總總大小事,都是消防員的工作範圍,平常勤務已經疲於奔命,吃緊的人力又如何應對突來的天災?政府是否應建立消防、救災不同專業的常設體制?鄰國日本也是易受天災侵襲的國家,各級政府內都建置救災機構,並且與自衛隊緊密結合,這個做法是否可供台灣作參考?

「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政府部門、軍隊編制、社區居民、民間團體,在「防災」、「救災」、「復原」三大部分,各該擔負什麼主要工作?

颱風季節已到,台灣準備好了嗎?周四晚間八點NGO觀點,救災是作戰!防災重擔誰該扛?

沒有留言:

每週節目即時動態

徵求NGO活動訊息:歡迎各位夥伴,若有任何NGO活動訊息,請與我們一同分享(E-mail:news50688@mail.pts.org.tw),共同參與!